书城科普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科学常识
9791700000073

第73章 政治军事(9)

GPS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部分和用户部分3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是GPS系统的主体,它由24颗卫星在近地轨道上组成了一个卫星网,每颗卫星都不断向地面传回表示位置和时间的信号。地面部分由一个中心监控站、5个地面监控站和一个数据发送站组成。地面部分的主要工作是监测、控制卫星的工作。用户需要拥有一个GPS接收器才能使用GPS系统。用户需要拥有一个GPS接收器才能使用GPS系统。GPS接收器的体积只有巴掌大小,携带方便,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0米以内。

目前,GPS系统已经提供民用服务,精度在100米左右。它可以为飞机、轮船提供时空信息,帮助登山运动员和出租车司机确定方位。过不了多久,人们出门旅行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种新型的“指南针”了。

怎样识别军用卫星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发射航天器总数超过了4000个。其中70%以上为军用。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公开承认自己的卫星是军用的。

那么,怎样才知道一颗卫星是不是军用的呢?

一是从地面识别。向太空发射雷达波,将收回来的回波分成若干部分,以数字形式记录下来,利用电子计算机同已知用途的卫星回波加以比较,即可近似制定出卫星的外形、尺寸、材料和绕自转轴旋转的稳定性。同时,可以用光学仪器观察卫星的标志、窗口、天线、发动机等作为上述判定的辅助。另外,还可以通过准确测定卫星的运动轨道和飞行规律,与利用其他手段获得的资料一起进行综合分析。以上方法对判明绝大多数卫星的用途相当有效。

二是从空间识别。通过地面系统把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等引导到目标附近,用电视摄像机或光学仪器,就近拍摄它们的照片,然后用无线电发回地面进行分析,也可由宇航员直接观察。必要时,用航天飞机的机械手,把低轨卫星抓过来“看看”。总之,在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要想真正把军用卫星隐藏起来,是很难办到的。

如何对付侦察卫星

侦察卫星在太空中飘来荡去,“目”视一切,地球上的一切行动都逃不出它的“千里眼”。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对付它呢?

首先,可以运用一些手段避开。对侦察卫星进行跟踪测量,计算出它经过头顶的日、时、分,大体判断出对所载设备的种类、水平、用途,从而提前发出警报,利用卫星侦察的空隙来调动部队。

其次,还可以采用改变一些东西,让侦察卫星无从下手。例如,可以有针对性地把活动从地上改为地下,变室外为室内,变白天为黑夜,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弱卫星遥感系统的侦察。

再次,可以巧妙地隐蔽,遮挡住侦察卫星的“耳目”,使其“耳目”失去作用。

最后,可以利用反卫星卫星和反卫星拦截器拦击敌人军用卫星。反卫星卫星上有跟踪识别装置和杀伤武器,并具有一定变轨飞行能力。带有高能炸药碎片战斗部位的反卫星卫星,对高200—2000千米的军用卫星,在起飞后第一圈轨道内就可完成攻击任务。反卫星拦截器又称为智能卵石,射出的弹头可以自动寻找追踪目标,以高速运动的动能直接撞击卫星。这种武器已经进入运用阶段了。另外,激光枪、粒子炮、电磁炮等摧毁卫星的武器,也正在研制之中。

反卫星武器

卫星高高地挂在天上,该怎么对付它呢?有什么武器可以“制服”它呢?激光枪、粒子炮、智能卵石、电磁炮等这些武器就是用来对付卫星的反卫星武器。

激光枪把强大的光线集中为极细的、能量极强的一束光射出去,集中于很小面积上烧毁卫星较脆弱的部位,如露在外面的太阳能电池、仪器的敏感头等,使其失去工作能力。

粒子炮喷出点电粒子,使卫星带电,甚至产生火花放电,破坏卫星上的仪器设备,使卫星失去作用。

智能卵石是一种空间精确制导动能武器。它射出的弹头能自动寻找、追踪目标,用自己高速运动的动能直接摧毁卫星。

电磁炮利用电磁力加速弹丸,使弹丸速度达到每秒10千米,这个速度要比导弹飞行的速度高得多。弹丸上有自动寻找跟踪目标的红外寻的器,在整个监测系统的配合下,能准确地跟踪击中目标。

航天飞机能否用来“空战”

航天飞机是只在空中飞行的,它能否用来“空战”呢?一般来说,目前使用的航天飞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轨道器、助推器和外燃料箱。轨道器的外形就像一架大型的三角翼飞机,在它的尾部装有三台液体火箭发动机,前端是可容纳4—7人的驾驶舱,中部是货舱。助推器由两台平行安装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组成,任务是帮助航天飞机起飞。外燃料箱里装着液体推进剂,供轨道器的三台发动机使用。在这三部分中,只有轨道器真正进入太空,所以有时候也把轨道器称为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的轨道器靠助推器和主发动机的推力进入预定轨道后,就如同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一样,只能借助于初始速度和地球引力,在规定的轨道上作无动力飞行,而不能像靠发动机推进的飞机那样自由机动飞行。

能不能在轨道器内多带些推进剂,让航天飞机在太空中作“有动力飞行”呢?单从理论上讲,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问题是怎么实现。按照目前的航天技术水平,每增加1千克的有效载荷,起飞重量就要增加40—100千克。为了把现在的68吨重的航天飞机轨道器送入太空,一次就要消耗掉1700多吨推进剂。假如再想把成百上千吨的推进剂同时送入太空,供航天飞机机动飞行使用,那么,运送它的火箭将是非常庞大笨重的。由此可见,航天飞机不能像歼击机那样用来进行“空战”的。

液体子弹

一说到子弹,你自然会想到尖尖的弹头和圆柱形的弹壳,但是,你知道还有一种像水一样的液体子弹吗?这是美国研制生产出的一种新型子弹。

液体子弹是一种可供室内外近距离使用的警用化学武器。它的外形呈圆柱形,里面装有化学毒剂和低压氮气。这种子弹可以握在手里,也可以装在口袋里或挂在钥匙链上。圆筒上有一个自锁式可滑动的阀门,下压阀门按钮,里面的化学液体立即经导液管从喷嘴射出,形成射流。

药剂遇到空气后会很快蒸发,射流到达一定距离后,即分散为液滴,继而变成更小的颗粒。这些液滴颗粒喷射在人的面部和皮肤上,会使人眼睛剧疼、流泪,看不清东西;同时,还造成呼吸困难、胸闷、打喷嚏,皮肤疼痛难忍并伴有烧灼感。如此一来,就使人在20分钟之内失去反抗能力。液体子弹携带方便,使用安全,已经成为特警人员的得力武器。

无声手枪

一般的枪在射击时都会发出强烈的声响,这是由于高温、高压和火药气体从枪口喷出时,冲击周围空气,产生激波而发出的声音;再加上子弹以超音速在空气中飞行时产生的激波发出啸声;另外手枪扣动扳机时,手枪里的零件会发出撞击声。

而无声手枪射击时声音会很轻,距离稍远的人就听不到声音,所以叫无声手机。它的声音很小主要是枪口外面装置了一个消声筒。消声筒是同十几个消声碗连接而成,消声碗就像平常没有底的碗,当高压气体从枪口喷出时,每遇到一个消音碗,气流便在里面膨胀一次,消耗一次能量。经过若干次的能量消耗,高压气体已经和外界的空气差不多了,这样声音就会变得很小。另外还有其他的一系列措施:第一,子弹采用速燃火药,从而降低了膛口压力,减小了排气时的声音;第二,使子弹的飞行速度小于音速,以消除啸声;第三,采用非自动射击为主射击方式,使手枪的零件撞击志减小。

由于无声枪的枪口装了消音器,使枪弹头的速度变小,有效射程也相应缩短了,所以,无声手枪只适合近距离作战。

现代作战飞机武器装备的模式

现代作战飞机的武器装备,大约有三种模式:一式防空截击机,以中程拦射空空导弹为主,航炮为辅;二是格斗歼击机,以近距格斗空空导弹为主,航炮为辅;三是新型歼击机,以中远距拦射空空导弹、近距格斗空空导弹和航炮三种机载兵器并存,在作战使用上以空空导弹为主,先用导弹,后用航炮。

地毯式轰炸

地毯式轰炸是一种每间隔50米投下一枚炸弹,对目标区进行大面积盲目轰炸,企图将敌人一个不剩地全部消灭的战术轰炸方式。在海湾战争中,仍然采用B—52型轰炸机进行了普通炸弹的地毯式轰炸。

地毯式轰炸虽然采用了较落后的武器——普通炸弹,但是它作为一种战术进攻方式,却有其独特作用:一是,它能大面积杀伤敌方;二是,持续不断的爆炸声,也是一种威慑、涣散敌方的“绝招”;三是可以将大量堆积于仓库的过时的炸弹扔向敌方阵地,既起到杀敌作用,又减少了库存和高额保管费。因此,地毯式轰炸看似落后,但是在现代战争中却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空中斗士”——歼击机

歼击机又叫战斗机,是空战主力。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出动了百余架飞机偷袭美军珍珠港海军基地,制造了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日本的这百余架飞机中,“主力队员”就是歼击机。

歼击机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战斗机——主要是在与敌方战斗机在空中斗争夺取制空权;截击机——截击敌方轰炸机;歼击轰炸机——攻击敌方目标。

美国的F—14、F—15、F—16,俄罗斯的米格—23、米格—29、米格—31,以及法国的“幻影2000”,都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战斗机。

“空中奇兵”——直升机

直升机可以直升直降、超低空飞行,甚至可以悬停在空中,能执行一般飞机不能担负的任务。

直升机悬停在波涛滚滚的海面上空,可以探测和跟踪敌方潜艇,发射深水炸弹、鱼雷、导弹等。直升机能长时间低空、低速飞行,可以扫雷和布雷,还能担负高山抢修、水中救护等任务。

直升机由于灵活和升降方便,其用途越来越广。运输直升机、武装直升机、反潜艇直升机、侦察通讯直升机等。它们在现代战争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被称为“空中奇兵”。

无人驾驶飞机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顾名思义,就是驾驶员不在其内的飞机。无人驾驶飞机是依靠无线电遥控设备或自备程控系统进行操纵飞行的飞机。这种控制方式与遥控模型、儿童玩具的原理相同,只不过它要复杂得多。

微电子技术、控制和导航技术的发展,为无人驾驶飞机提供了技术条件。无人驾驶飞机的控制方式有两种,一是无线电遥控,二是自动程序控制。因此,无人驾驶飞机可以分为遥控和非遥控两类。前者又称为遥控飞行器,后者称为程序控制飞行器。

在飞行中,程序控制装置会自动输出信号,控制无人驾驶飞机按预定程序进行飞行。飞行的高度、方向靠自动驾驶仪保持。飞机上装有摄像机,地面遥控站的“驾驶员”可随时掌握飞机的飞行情况。

与有人驾驶的飞机相比,无人驾驶飞机的质量轻、尺寸小,而且成本低、机动性高、隐蔽性好。

空中侦察飞行器

在各种各样的飞机中,有一种飞机的模样很奇怪,在它的机头、机尾和机身上,有不少类似于金鱼眼睛一样的大鼓包。这种飞机就是电子侦察机,它的用途很大。

众所周知,金属外壳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空气中的电磁波无法进入金属外壳的内部。滇西侦察机是装有特种无线电设备的专用飞机,它的无线电发射机能通过机载天线向空间辐射电磁波,再通过接收机把回波接收过来,以顺利进行电子侦察轰动。如果这些天线安装在机身内部,就会受屏蔽作用的影响,什么无线电信号都收不到。为了能够在侦察过程中收发信号,电子侦察机就只好把各种电子设备的天线安装在飞机机体的外面,然后,再给这些天线的外面装上用非金属材料做成的环形罩子,这样,在电子侦察机的身上就出现了许多大鼓包。

从飞机型号看用途

我们在阅读报纸和收看新闻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EF—111,KC—135,AV—8B,YF—22等飞机型号。

这些型号的代码是有规律的,每个国家都对自己研制和使用的飞机由专门的名字和代号。最典型的是根据不同的用途,以英文字母作为机种的代号,用数码表示设计的先后顺序。如果飞机执行任务发生了变化,或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则分别在机种字母的前面或数码的后面加上新的字母,以示区别。例如,A——攻击机,B——轰炸机,C——运输机,E——电子战斗机,F——战斗机,H——直升机,K——空中加油机,V——垂直起降飞机,Y——原型机……这些英文字母大多数是各种飞机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如战斗机的英文是Fighter,所以用F表示。在一般情况下,飞机编号是由3个代号组成的,如F—16C,表示这种战斗机是第三次改进型;C—130E表示这种运输机是第五次改进型。由于任务的变更,还会出现由4个代号组成的飞机编号。如AV—8B表示这种垂直起降机是用于执行攻击任务的,而且是第二次改进型;EF—111B表示这是用战斗机改装的电子战斗机,并且进行了第二次改型。个别的飞机还可由5个代号组成飞机编号,如YAT—37B,标示这是用教练机B型改装的,用于对地支援攻击的原型机。

隐形飞机

现实生活中没有隐身人,隐形飞机倒是有。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机出动1200多架飞机,竟没有一架被击落,引起世界的轰动。隐形飞机不是真的人眼看不见,而是针对雷达、红外电磁波和声波等探测系统来说的。

隐形飞机为了避免雷达探测,设计的外形与一般飞机不同,样子很奇怪。B—2轰炸机的外形是个大扁片,没有垂直的尾翼,也没有水平的尾翼,没有传统的机身,也没有传统的机翼,机身和机翼融为一体,不给电磁波以反射的机会。因此,有的人不叫它飞机,而叫它“飞镖”或“飞翼”。

F—117战斗轰炸机又是另一种样子。飞机的外表像一块一块的扳子拼起来,有棱有角,像玻璃幕墙一样。这种稀奇古怪的形状使雷达伤透了“脑筋”。雷达发出的电磁波碰到飞机,不是被飞机表面的吸波性涂料吸收了,就是被镜面一样的“玻璃幕墙”反射到别的地方去了,雷达根本收不到什么回波。即使能够收到一点点,由于散射而造成的雷达测量误差,也会使“千里眼”上当。

由此可见,隐形飞机的外表和它所使用的废金属、吸波性材料是其“隐身术”的秘密。

水上飞机能在海上起降的原因

在海边,会看到一艘带“翅膀”的船飞快地划破海面,腾空而起,直上蓝天。时隔不久,它又向海面飞来,犹如蜻蜓点水,在船体(机体)两侧溅起白色的浪花,稳稳地降落在海面上,这就是奇异的水上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