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科学常识
9791700000038

第38章 地理名胜(13)

峨眉佛光的出现其实是由于光的衍射造成的。衍射现象时,光在传播过程中由于通过了一个大小近似于光线波长的小孔,光线就以小孔为中心,形成环状向前传播。峨眉山地区森林茂密,河流众多。弥漫的水汽和云雾经常漂浮在半山腰。当人站在山顶上时,背对着阳光,太阳光从背后射过来,在射向云层之前通过薄雾的时候,光线在薄雾中的小水滴之间的空隙中通过,就出现了衍射现象。这时就能看到前方云雾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

另外,在泰山、瑞士的北鲁根山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由于具有相似的地理因素也会出现佛光。

险峻的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两岸山峰兀立,江底到山顶落差700——800米,且山体紧逼长江两岸,江面最狭处仅100米宽。那儿矗立的峭壁紧夹江水,江水在窄道中湍急而过,形成一个紧接一个的旋涡。

在1亿多年前,四川盆地还是茫茫大海。后来由于地壳上升,四川盆地变成了一个较大的湖泊。随着地壳的继续上升,到了几千万年前,盆地中的河水冲出东部高地向东流入大海,东部高地所在地就是今天的三峡。河中湍急的水流携带的泥沙,不断往下切割高地,使高地的地面与河面落差不断扩大。以后高地受地壳运动影响不断升高,形成高山。河水向下的切割力也不断加剧,把河底越切越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山高谷深、水流湍急的三峡今貌。

随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惊险的三峡航行条件会大大得到改善。

罗布泊湖的死而复生

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罗布泊,是一个典型的内流湖。在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它曾几度死而复生。

罗布泊最初形成于上新世,是一个构造断陷湖。当时气候湿热,雨水充沛。但到了上新世晚期,气候转向干热,罗布泊第一次干枯消失。等到早更新世,气候转为温凉多水,周围山地也继续上升,罗布泊死而复生,面积达到2万平方千米。从晚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初期,气候又趋干燥,罗布泊第二次干枯消失。中全新世是一个多水期,罗布泊再度充水成湖。进入人类历史时期,罗布泊仍有“广袤三百里”之说。在汉代,罗布泊周围水草丰盛,农牧业兴旺发达,楼兰古国位于湖泊的西部。后来,由于气候变化,湖泊逐渐退缩,繁荣昌盛的楼兰古国也因缺水和其他社会原因而成为一片废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塔里木河与孔雀河流域的农牧业不断发展,两河的径流几乎全被拦截耗尽。因此,到了1964年,罗布泊由于水量入不敷出,第三次彻底干枯了。

至于罗布泊湖能否再次死而复生,那就要看人类对它的影响了。

世界奇湖

甜湖:乌拉尔有个“甜湖”,湖水有甜味。这是因为水里有碱和氯化钠的成分。

咸湖:亚洲西部的死海是含盐最多的湖,一升水含盐272克。

酸湖:意大利西西里岛有一个酸湖,湖底有两口泉眼喷出强酸,把整个湖水变成腐蚀性很强的“酸水”,这种酸水可杀死一切生命,故也称“死湖”。

游湖:我国新疆东部的罗布泊,总喜欢“搬家”,人们称它为“游移湖泊”。

火湖:拉丁美洲西印度群岛的巴哈马岛上有个“火湖”。湖水闪闪发光,象燃烧一样冒着“火焰”。

圆湖:加纳境内的波森维湖,整个湖象一个标准的圆锥体,湖面象用圆规画出的一样。

黑湖:拉西美洲特立尼达岛上有个“黑湖”,湖底下石油和天然气源源涌出,和泥沙混合一起成为沥青。

白湖:智利的特亚斯柯敦湖,湖面有一层硬壳,象是白茫茫的浮冰盖在湖上。这硬壳实际上是硼砂,是一种很有用的矿藏。

沸湖:美洲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岛上,有一个长九十米宽六十米的深湖泊。整个湖面热气腾腾,象一锅煮开了的水,生的食物放进水里,一会就煮熟了。

水银湖:前苏联兴顿山里有一个湖泊,谁走近离湖面四五百米时,就会恶心头晕呼吸困难,如不马上离开,就会窒息而死。其实它是一个水银湖。

地下森林

在我国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西北50千米处,有一片死火山,火山爆发后留下了10个火山口,其中最大的三号火山口直径为500余米,深200米,奇特的是火山口内有茂密的原始地下森林。从洞口向下望去,古木参天,有黄菠萝、水曲柳、红松等珍贵树种,最高的达90米,人们称之为“地下森林”,凡是来镜泊湖游览的人,都要到这儿来一睹“地下森林”的奇观。

世界上火山很多,但是很少有像这里一样从火山口底部长出森林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考察,原来在这里的火山群爆发停止后,火山口岩浆冷却收缩,顶部下陷,形成内壁陡峭的巨大火山口。阳光可射入火山口底部,底部的火山堆积物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丰富的营养元素,加上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含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独特的地形特点和优越的自然环境为树木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长出了许多树木,逐渐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地下森林”。

洋中之海

大西洋中部的马尾藻海是一个“洋中之海”,而世界上的海大多是大洋的边缘部分,都与大陆或其他陆地毗连。

马尾藻海的西边与北美大陆隔着宽阔的海域,其他三面都是广阔的洋面。所以它是世界上惟一没有海岸的海,因此也没有明确的海区划分界线,“洋中之海”也由此而来。

马尾藻海还是一个终年无风区。在蒸汽机发明以前,船只只能凭风而行。那个时候如果有船只贸然闯入这片海区,就会因缺乏航行动力而被活活困死。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率领的一支船队,就曾在那里被马尾藻包围了整整三个星期,才摆脱了危险。

雷州半岛

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对面是海南岛,是我国大陆的最南端。雷州半岛的得名跟这一带的天气关系密切。在这一带,雷暴天气很常见,即使在秋季,也经常能听到连绵不断的雷声,于是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形象而又贴切的名字——雷州。

雷暴是由发展旺盛的积雨云引起闪电雷鸣现象的局地风暴。雷电一般出现在炎热夏天的午后。一个地方夏季越长,雷暴天气就越多。

少女峰

在瑞士中部有一座山峰,海拔4158米,绵延18公里,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一座高峰。峰顶覆盖着晶莹的冰雪,几道冰川顺峰而下,站在山下远远望去,就像一个披着银发、婀娜多姿的少女,所以被称做“少女峰”。

少女峰上有许多迷宫般的冰洞,洞内左弯右转,时宽时窄,也是探幽寻胜的好地方。在洞中还可看到用冰雕成的人像和各种器物。

少女峰是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它的东、西两侧各有登山通道。1912年还建成了7公里长的隧道,游人乘上火车通过隧道可直抵少女峰的一个山口。

魔鬼谷

在青海省西部昆仑山脉与新疆阿尔金山脉交界的山区,有一个神秘的魔鬼山谷。它东起青海茫崖的布伦台,西止新疆若羌的沙山,长约百余千米,宽约2——30千米,谷地海拔约3200米。

这个狭长的谷地受到高空西风气流的影响,当气流前进至此,遇到山地的阻挡,便沿着山坡上升,气温不断下降,气流携带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谷地气候湿润,加上冰川遍布,湖泊沼泽众多,所以林木茂密,牧草葱绿,成为理想的高山牧场。但是,这里的高山天气多变。天气晴朗时,风和日丽,春意盎然;天气骤变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刹那间,原本妩媚的山谷,变成了恐怖的地狱,漫山遍野留下了无数遭雷击的焦木残树和牛羊的尸体,因而被人们称为“魔鬼谷”。

我国地质科学工作者经过地质勘查,初步揭开了魔鬼谷神秘的面纱。原来魔鬼谷是个雷击区。这里的地层主要由强磁性玄武岩体构成,还有几千个铁矿脉及石英闪长岩体。这些岩体和铁矿带的电磁效应,引来了雷电云层中的电荷,因而产生了空中放电,形成了炸雷。雷电一旦触到地面凸出的物体,就会产生尖端放电的现象,因而牧场上的人与羊群就成了雷电轰击的目标,这就是魔鬼谷的神秘所在。

毒蛇岛

欧洲希腊南部地中海内有个西法罗尼亚岛。小岛方圆几十平方千米,有大山、河流,也有大片树林,这个岛被称为毒蛇岛。

在这个小岛上,每年8月6日——15日,数以千计的毒蛇从山崖树洞里爬出来,纷纷往岛上两座教堂爬去。它们盘在那里,逗留约10天左右,然后离去。第二年同样的时间又会再来集会,成了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后来经过调查发现,毒蛇定期去教堂是因为在毒蛇繁殖求偶季节,教堂钟声产生一种特殊声波,这种声波对蛇有刺激,而雌蛇尤为敏感。也许是地球引力或者是地热等因素,造成每年8月6日——15日教堂跟平时有所不同,产生对蛇的特殊诱惑力。

到底是那种因素起主要作用,目前仍没有定论。

五彩湖

五彩湖位于西藏北部无人居住的山间小平原上。在阳光照耀下,湖水闪现出白、黄、红、绿、蓝五种色彩,传说是天上的五位仙女幻作一泓神秘的湖泊而永远留在人间。五色湖中的各种色彩层次分明,各居一方。

青藏高原本是大海的一部分,随着地壳变动,海底成了陆地。五彩湖所处的地势低洼,因而形成湖泊。当时青藏高原的气候湿热,因而形成红色土,较浅的湖水被红土映照成红色。到第四纪时,强劲的北风吹来了黄土,它们沉积于红土之上的湖岸,因而湖水在黄土的映照下,形成黄色。以后青藏高原继续抬升,气候变干。长期干旱和湖水的强烈蒸发,在湖岸边又形成了白色的石膏层,湖水在石膏层的映照下又出现白色。在湖水较深的地方,由于对阳光的散射又形成绿色和蓝色。因而湖中五彩纷呈,十分奇特。

沥青湖

在加勒比海的特立尼达岛上,有一个非常奇特的湖,这个湖中没有水,而是蓄着很多沥青,因此就叫做沥青湖。

沥青湖的面积只有0。44平方千米,湖的深度却达到90米,湖中沥青的储量达12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沥青天然产地。

沥青湖的湖面漆黑闪亮,就像一个巨大的漆盆。更加奇特的是湖中的沥青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从1870年起,已经在这里开采了100多年,每年都要运走几万吨沥青,可是湖面却没有下降。原来,湖底有一块很软的地方,沥青就是从那里源源不断地往上冒的。人们把它叫做“湖的母亲”。

令人惊奇的是,在开采的过程中,还曾挖出过动物的骨骼、牙齿、鸟类的化石,还有古代印第安人使用过的武器等用具。因此,沥青湖又被叫做“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钱塘潮

钱塘潮,又叫“海宁潮”,以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在浙江海宁的钱塘江边所见到的海潮最为壮观。涌潮袭来时,潮头高度可达3.5米,潮差可达8.9米,气势磅礴,十分壮观。

钱塘江海潮的形成和涌潮的壮观景象与杭州湾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有关。杭州湾位于亚洲大陆东部边缘,形如喇叭口,外宽里窄,面向辽阔的太平洋水域,潮水由东向西推赶。每逢潮来,大量海水一涌而进,越往里越拥挤,促使水位很快被抬高,并在滩高水浅的地方激起一堵水墙。这种壮观景象,在中秋时节更加显著。因为这时东南季风盛行,风助潮势,潮借风威,滚滚江水与潮头顶撞,更加激起潮涌。从天文因素上说,每逢初一、十五的时候,受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影响,也形成大潮。因此有“初一、十五涨大潮”的说法。这就样,众多天文和地理因素相互配合,共同制造了闻名中外的钱塘怒潮。

死海

在亚洲西部有这样一个神奇的湖泊,即使你完全不会游泳,也不用担心会被淹着。因为下到水里你会发现,你不会沉下去而是漂在水面。这就是死海。

奥秘就在于死海的水盐度很高,湖水密度很大,人游泳时因为获得较大的浮力而不会下沉。

死海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续部分,是一块夹在两个平行的地质断层崖之间的地壳。死海位于沙漠中,只有北部约旦河一条河流补充水源。沙漠中降雨极少且不规则,冬无冰冻,夏季又非常炎热,湖水蒸发量远大于河流注入的水量,水中的盐度自然就越来越高。再者由于约旦河流经的地方都是荒漠、沙岩和石灰岩地带,河水中溶解了大量的盐类,最终都沉淀在死海中。

由于死海盐度太高,生物很难在其中生存,因此死海中没有动物,就连湖的周围也不长植物,一片死气沉沉,这也是死海名称的由来。

火龙洞

火龙洞位于新疆伊犁的铁厂沟西山,是公元1814年发现的,不仅洞里气温很高,就是洞口最低气温也超过40℃。更有意思的是,一处向阳的小洞口的温度竟高达百余摄氏度,不仅可以煮鸡蛋、烤馕,还可清炖羊肉。

火龙洞是由地下煤田自燃而形成的地热资源。煤自燃所产生的热气从断裂的缝隙中溢出,这种含有硫磺、白矾、水晶等多种矿物质的气体对治疗多种慢性顽症有一定的疗效,尤其对高血压、风湿病、皮肤病等疾病有十分奇特的疗效。当地的医院还根据洞口不同的温度设置了埋沙、烤腿等不同的治疗室。

由于火龙洞奇异的功效和良好的治疗条件以及神奇的传说,火龙洞不仅备受伊犁各族群众的推崇,同样也吸引着许多到此观光的国内外游客和各地的患者。

“海”与“洋”的区别

陆地和海洋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所谓海洋是指地球上广大而连续的咸水域的总称,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

海洋分为海和洋。通常海洋的中心主体部分叫洋,边缘附属部分称海。海与洋之间彼此通连,共同形成统一的海洋整体。

海与洋之间有四个明显的区别:大洋的面积大,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深度大,平均水深一般都在3000米以上;大洋有独立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受陆地影响小,水温、盐度等要素比较稳定,海水的透明度大。

海的面积小,只占海洋总面积的11%;海的水深平均较浅,平均水深一般在2000米以下,有的甚至只有几十米深;海受大洋流系和潮汐的支配;海与陆地接边,受大陆影响大,海水透明度较差。

千岛之国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全国共有岛屿13667个,大岛加上那些星罗棋布的小岛,共同为印度尼西亚赢得了“千岛之国”的称号。

印度尼西亚的海岛中有几个是特别有名的。伊里安岛面积78.5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仅次于格棱兰岛的大岛,岛的西部属于印尼;加里曼丹岛,面积约73.4万平方千米,为世界第三大岛,它有2/3的面积属于印尼;还有排名世界第六的苏门答腊岛,岛上的全部领土都属印尼。除此之外,面积超过一万平方千米的岛有9个,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岛有15个。

克里特大迷宫

在希腊的克里特岛上有一个特大的迷宫,至于这个迷宫是干什么用的,科学家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仍然没有结果。

克里特岛上的迈诺斯王宫建筑很是奇特,曲折绵延的楼梯,有时在8米之内就有3个楼梯,连到另一层的房间,回廊迂回盘旋,令人不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