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眼看人生
9786700000024

第24章 成功的人生(3)

曾经,在舍卫城里的两个乞儿,来到僧众聚集的地方,希望向比丘们乞讨用剩的菜肴。其中,有一乞儿见到斋主为诸圣众准备种种上好饮食,突然心生忌妒,便发了个恶愿:“这些道人凭什么受用这么 好的东西?如果来世我成为国王,操纵人民的生死,我一定要用车轮辗断你们的头。”但是,另一位乞儿却想:“出家人个个具足威仪,殊妙庄严,将来我要是成为国王,有大自在力,一定要筹办最好 的饮食、卧具、医药供养僧人,使他们不虞柜乏。”

等到比丘用斋毕,两位乞儿也各自乞足离开。心怀恶念的乞儿饱胀困卧于路边,不一会儿,数百辆的车队从远而近快速地驶过,扬起了满天的尘土,一个不注意,竟从乞儿身上辗过,辗断了他的头。结 果,魂丧黄泉的恶心乞儿堕入地狱,受无量的苦报。而怀着善念的乞儿,饱食后心中满是欢喜和感恩,出城寻得一棵大树,便于树荫底下休息,心中恬静无杂乱想。

此时有一国家,新丧国王,又无嗣主,王位虚悬令群臣忧心不已。一天,群臣百官共同商议,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否则人心大乱将各自散去。这天,有一智慧明达的大臣提出外访贤人,推拥新君的建议 ,于是大家开始分头寻找威德福相俱足之人来继承王位。使者出了国界后徐徐而行,忽然看见一棵浓密的大树底下有一人熟睡,虽然日光早已偏移,但是树荫仍覆盖着他,好似有宝盖在上一般。使者大 奇,趋近一看,只见此人面容殊好,神态贵不可言;使者心想:“此人若是作我国君,定能使民富足、国土安乐。”便令仆人唤醒乞儿,前呼后拥地带回宫中,群臣百官拜称“万岁”,拥戴为君。

佛教虽然宣讲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为什么经常见到有些造恶业者,非但没有受恶报,反而受用越来越增上;而我天天做善事,反而受用越来越少呢?这是他们对佛法闻思不够深入的原因 所致。我们做了杀生、偷盗等恶业,其果报不一定马上成熟,因为业因果的关系相当错综复杂,有些是定业,有些是不定业,有些是今生受报,有些是来世受报的,有些是过几百劫才受的。并不像刀子 割切身体,会马上看到血流出来。如同我们种庄稼一样,有些农作物很快成熟,有些需较长的生长期。但无论如何,到了临终之际,你所造的善恶业都全部显现出来以后,依自己的业肯定会感受到果报 。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释·善说海》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法则,善恶好坏、吉凶祸福都是其来有自,如能明白因果,知道人生的究竟、本末,便能不怨天尤人,自在生活。反之,不能认清世间实相,不能明白因果道理,不能圆融人我 关系,不能了知众生同体,这也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星云法师《星云法语》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报应的定律,就是诸佛如来也不能够改变。还有,因果的报应,并不是种一收一、种十收十,而是如同农夫的耕种,春天播下一斗的种子,秋天会收获 一百斗的谷子。因果报应要成熟,还需借助因缘的力量,如同种子必须借阳光、风雨、土壤、季节等条件成熟后才能抽芽、开花、结果。

——《玉历宝钞》

转厄运为好运

常人醉生梦死,谓富贵贫贱吉凶祸福皆由命定,不解因果报应。或有解因果报应者,亦惟知今生之现报而已。若如是者,现生有恶人富而善人贫,恶人寿而善人夭,恶人多子孙而善人绝嗣,是何故欤? 因是佛为此辈人,说三世业报,善恶因果,即是人天教也。

三世业报:三世业报者,现报、生报、后报也。

(1)现报:今生作善恶,今生受报。

(2)生报:今生作善恶,次一生受报。

(3)后报:今生作善恶,次二三生乃至未来多生受报。

由是而观,则恶人富、善人贫等,决不足怪。吾人惟应力行善业,即使今生不获良好之果报,来生再来生等必能得之。万勿因行善而反遇逆境,遂妄谓行善无有果报也。

造善业者,因其造业轻重而生于阿修罗人道欲界天中。所感之余报,与上所列恶业之余报相反。如不杀生则长寿无病等类推可知。

由是观之,吾人欲得诸事顺遂,身心安乐之果报者,应先力修善业,以种善因。若唯一心求好果报,而决不肯种少许善因,是为大误。譬如农夫,欲得米谷,而不种田,人皆知其为愚也。

故吾人欲诸事顺遂,身心安乐者,须努力培植善因。将来或迟或早,必得良好之果报。古人云:“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即是此意也。

──弘一法师《弘一大师讲演录》

我们发悲悯心布施钱财或给予无畏施,即使只是很简单的动作,效用却不校比如:有人久坐脚麻,我们伸手扶他站稳、不令跌倒,这也能安定他的心;或如有人在惶恐惊惧中,我们安慰他:“不要怕, 有我在!”这也能给人很大的信心。能付出爱心,也教他们对别人付出,这就是在撒播爱的种子、广结好缘,如此就能转恶缘为福缘。

──证严法师《心灵之窗》

改变命运的方法

学佛的人很多,几个人扭转了自己的命运?这原因在什么地方?佛说得很清楚,在我们有业障。障碍了我们修学,也障碍了殊胜的效果。

业障是什么?业就是造作。业一定起障碍的作用。它障碍自性。

自性就是佛门讲的心性、真性、本性。

我们对人对事对物,心里头有不平,这就是我们性德有了障碍。

贪、嗔、痴、慢是清净心的污染。是烦恼。我们的命运本来是绝佳的命运。现在把最好的命运变成坏运了。好运就成佛成菩萨。坏运就搅六道轮回。

我们业障太重,没有能断妄想烦恼。那些法门在理论方法上都没问题。而我们修学却成了问题,因我们不是这类根性。净土法门是一个特别的法门。不要断烦恼,不要断妄想,也能成就。而且成就得还 要高,还要殊胜。

净土法门的殊胜,普通人难信,菩萨难信,声闻缘觉难信,研究教理的大德难信。可是这是佛为我们开显的法门,不是假的。天台宗大德虚老法师,在佛七开示录音带中,举出他亲眼所见往生净土的四 位例子。一位出家人,三位在家居士。他一生亲眼所见的共有二十多个人,站着走的,坐着走的,临终走得很自在,往生净土。

净土法门是难信容易修,我们依据这法门的理论与方法来修学,是彻底的改造命运。命运彻底圆满的改造,现在的环境怎能不好呢?怎能不自在?不美满?我们这一生遇到净土法门,要能信能愿能行, 才能真正达到改造命运的目标,否则还是空过。理不能不明,明理就是佛法中所讲的破无明。修养不能不认真,修养就是佛法所说的断烦恼。

断烦恼难在妄想、执着放不下。放不下是理论与事实没搞清楚,搞清楚了,你不叫他放下,他自然就放下了。新加坡有一位同修,经商规模很大,学佛了以后明白一些道理,能放下了。他把公司的股份 无条件地分给干部,现在每人工作都非常努力,不要督促劝导,他很轻松快乐了,这叫布施。他能够放下,这是真正改造命运啊!

舍得这成语是出在佛经上的,要想得到。你就尽量舍,舍后面就得到了。不肯舍是决定得不到的。富贵通达,不是智慧,不是方法巧妙,不是运气,而是前世因果的关系。要想世间人怎样对待我,我就 要先怎样对待别人。想要社会怎样对待我们,就要先为社会造福,这才符合改造的原理与方法。

──净空法师《净空法语》

改变我们的命运,改变我们的人生,首先要从改变认识开始!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开始!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的探讨宇宙本体问题,到16世纪后转向认识论。因为,人类能否正确认识世界,毕竟还是取 决于认识能力的提高。

让我们的认识回归到世界的真实!

什么是世界的真实?真实是如实地认识世界,使我们的认识和世界的真实相符合。如果桌上有5个苹果,在我们的觉知中也应当是5个苹果,不要增益也不要损减。

正确的认识和观念,要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获得呢?通过修学佛法。佛陀是具有圆满智慧的觉悟者,是宇宙人生真相的发现者,是解脱道的实践者。时至今日,即使在不同信仰的人们看来,佛陀也足以是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正如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的那样:“从我所见闻的大师或是哲人的著作中,从我所深入了解过的那些社会里,从西方人引为骄傲的所谓科学中,我究竟懂得些什么 呢?即使把它们全加在一起,与坐在树下的圣贤的沉思冥想相比,也不过是些片言只字罢了。”

由此可见,佛法所阐述的真理,是对宇宙人生本质的揭示,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落伍,对今天的我们依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佛法认为,有情的生死烦恼根源于自身的无明。无明是对宇宙的无知 ,对人生的无知。这种无知是颠倒认识的根源,是错误观念的根源,是烦恼的根源,也是犯罪的根源。而正见则是解脱生死烦恼的根本。佛法修行的基础为八正道,其中即以正见为首,依正见建立幸福 人生,依正见迈向生死解脱。

──济群法师《生命的回归》

如何掌握命运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

宿命,是指过去生的事情,如前生的身世、所从事的行业,乃至修行等。而过去的种种,又与今生的境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佛法言:“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说明 了前世、今生与因缘果报的道理。一般世间人,不了解佛法因缘果报的真正道理,因而往往落入消极的宿命论。认为今生所有境遇,冥冥中已有定数,非人力所能改变。因此,一旦遇到人生的逆境,就 认为是天注定,便无奈地承受。或者求助于算命,若所得答案是好,则心生欢喜;答案是坏,则忧伤悲恼,这念心始终患得患失,做不了主,乃至最后行住坐卧都不得安宁。

《首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遭迂曲。”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想超越命运的樊篱,做命运的主人,就必须在这念心上努力,时时反盛检讨自己。起了恶念马上惭愧、忏悔,这念心时 时保持善念,进而修种种善法,如此善业成就,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唐朝宰相裴度,年轻时学问渊博,可是时运不济,以致屡试不中。一日,裴度到一寺游历,于大殿内拾得一只包袱,里头竟是贵重的玉饰。裴度不但未见财起贪,反而将失物归还原主。《佛说菩萨逝经 》言:“人不悭贪,身行善、口言善、心念善,续自得其福。”心不行悭贪,这念心清净,则身口意三业必是善行,以此净因,后必得福。所以,裴度因此一念不贪、慈悲之心,感得福慧增长,后再应 试,即中进士。

佛法教人知因识果,目的即是使人了达命运是由自己掌握。只要这念心俱足智慧、慈悲及定力,广修一切善法,则这一生无论做任何事业,都能得心应手、飞黄腾达。

──惟觉法师《惟觉法语》

命运在康熙字典的解释是:命也,不可改;运也,可以转。以佛法而言,没有修行的人,很容易随既有的业力运转而走完一生,这就是被“命”所“运”;但是,以大修行者来说刚好颠倒,他能够主宰 及运用自己有限的生命,这就叫做“运命”。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莫不是为了了解真理,掌握自己的生命。例如:一个前世杀人放火的人,造的恶业不计其数,今生却很幸运地转世为人,并有机会听闻佛法;但是他念佛、拜佛以后,反而常发生意 外。然后,又是儿女不孝,又是家庭不和……等等。他内心因此非常痛苦,却又找不到答案,最后,还是决定放弃佛法。

像这样,就是因为不了解三世因果的关系。如果知道是过去所造的恶业太重,如今业因成熟,并非短时间的念佛或者拜佛,就能够转化自己与家人的业障,必须要更加的勇猛精进修行,并持之以恒,才 能从生命的束缚之中解脱出来。

因果是通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过去所造的业有迹可寻,今世才受到牵引。但对修行人来说,命是算不太准的。以前我未出家前,算命的说我将来是个大企业家,太太很漂亮也很有能力,夫妻还会吵 架,现在,我出家了,证明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所以,人是可以转变命运的,大部分的人总是庸庸碌碌,甘愿随世浮沉,无法改变他的人生,到头来,两腿一伸又再一次随业而转,继续轮回之旅。这是多么悲哀的“命运”啊0修行”一定要认清轮回 的本质,“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从原因下手,才是釜底抽薪的解决之法,并不是取决于你相信命运与否。那么要被“命”所“运”或随因缘而“运”你的“命”,就端看你自己的抉择了!

──慧律法师《慧律禅师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