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破解财富密码-实现财务自由的自助读本
9785800000024

第24章 精明操作,让财富像雪球一样滚起来(3)

如伟奇刚买了一辆宝马汽车,为了避免车被盗而发生财产损失的风险,因此准备为自己的爱车购买了财产保险。伟奇的宝马汽车价值80万,他在太平洋保险公司支付了保险金购买了保险后,如果车被盗,那么他可以得到80万元的足额赔偿。为了得到更多的赔付,他又在新华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足额的车险。但实际上,如果他的宝马汽车真的被盗的话,他是不可能得到2份80万元的赔偿的,因为财产险是补偿险,无论你花多少钱购买保险,事故发生,你得到的赔偿都不会超过你所投保的财产的价值。也就是说,如果伟奇的宝马汽车被盗,这80万元由太平洋保险公司和新华保险公司共同赔付,而伟奇后面在新华保险公司购买保险的钱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相当于这些钱被他打了水漂。

由此可见,保险投资并不像买菜那样简单,需要投资者的智慧才能具有效用。具体地说,在投资保险的过程中,有以下这些事项是需要投资者注意的:

1.意外险、健康险应该优先投资

要知道,理财的第一步就是做好风险的转移,即保险保障,这是所有的根基。有了保险保障才能够无后顾之忧地进行消费以享受生活,才能从容地投资以实现财富增值。如果在做保险保障之前迫不及待地投资,只会让自己的投资成为空中楼阁,经不起风吹雨打。因此,在家庭保险规划上,你应该先上意外险、健康险,其次才是教育险、养老险、分红险等其他险种。人总要能够健康地活着,教育、养老才具有意义。

2.置办房产前一定要先买保险

现在,房、车已经成为现代的家庭生活的两大件。许多人将目光放在房和车上的时候,却很容易忽视了保险。其实,在买房和买车前先购买保险才是科学的理财方式。

买车要买保险是人所共知的,因为车不上保险不能上路。同样的,不买保险就贷款买房也是一件很不科学、很危险的事。买房会使得家庭的经济压力陡然上升,将会使你在未来10年或者20年的时间里不能够间断收入,因为你要不间断地还贷。那么,当家庭成员因意外、疾病等风险而中断工作中断了收入,你是否还能保证自己能够不间断地还贷呢?要知道,一旦你无力继续还贷,房子就有可能被收回,这样你和家人就会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买房前买保险就是一个好方法。

3.即使风华正茂也需要人身险

不少人都有这样一种看法:年轻人身体好、风华正茂,需要什么保险啊?这简直就是浪费钱,等年纪大些再考虑也不迟。

但是,你是否看到这样一些事实呢:重大疾病已越来越年轻化,即使2岁的孩子也可能会得恶性肿瘤;空气污染、食品污染、环境污染,提高了年轻人患重大疾病的概率;孩子从小就背负了压力,产生心理、生理病变的概率升高了;在某儿童医院有一幢楼住满了患有白血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孩子。由此可见,即使是孩子或者年轻人也需要考虑为其购买人身保险。

4.投资保险也要讲技巧

上面三点是投资者在投资保险时经常忽略的,也是比较重要的。注意到上面所说的细节,同时还要讲究技巧。技巧性地投资保险会让保险投资更加成功。具体地说,下面这些技巧很值得我们参考。

(1)买保险前先回答这样几个问题:“现在以及将来一定时期内,能投入多少资金买保险”、“在不久的将来有哪些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需要购买保险者承担了怎样的责任”、“财务状况如何”。

(2)年收入在10万元以内,最好不要考虑分红险,应以解决基本保险问题为主,所谓基本保险问题是指健康险或意外险。分红保险,等到家庭经济能力加强之后再做考虑也不迟。

(3)选择购买投连险和万能险时,一定要找专业的保险代理人。要知道,万能险保证收益且风险小;而投连险首先是保险,之后才是一种投资工具,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4)35岁之前,不要涉及养老保险。养老的确是人生的大问题,但是在35岁前考虑有些过早;且35岁前,还处于人生的积累资金阶段,应把重点放在投资收益上,而不应因养老险而分散了收益性投资的资金,错失了收益。

(5)要充分了解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险种不同,其保险责任和免除责任就不同,并且,即使是同险种,不同保险公司也有不同规定,因此你一定要看清条款里面哪些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一定要赔偿,哪些保险事故是保险公司不赔或者限制责任的,以避免出现花了钱却没有买到自己想要的保障的情况。

(6)签单之前,务必看清合同细节。保险期限、保险费、保险金额和保险责任、保障程度以及确定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和保费缴纳方式等都是在你签单前需要好好看清楚的合同细节。

总之,我们投资保险是为了让人生拥有充分的保障,是为了规避风险,为了没有后顾之忧,因此,在做投资保险这项略有风险的投资时一定要努力做到尽善尽美,这样才能真正地最大限度、最广范围地将人生风险最小化。

看准出场入场的时机

要想获得好的收益,投资时就要充分分析解读各种细枝末节的市场信息,并加以综合判断,然后找准投资时机,做到这些是至关重要的。而“景气循环”和“经济指标”的把握是找对时机的关键。那么什么是“景气循环”呢?

所谓“景气循环”是指,由于市场上供给和需求拉锯而造成经济扩张与衰退交替出现的现象。一般来说,从短期看,经济会产生不规律的波动;从长远看,就会发现它是周而复始的周期性运动。

景气循环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扩张、顶峰、衰退、谷底。

当经济处于景气扩张阶段时,社会总产量处于上升趋势,就业率增加,各行各业都一派欣欣向荣、前景大好的样子,而此时投资获利的概率也会随之提高。相反,当经济处于景气衰退时,社会产出以及就业率都会下降,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呈现出一派萧条的景象,投资获益的可能性会降低、难度会增加。

比如,年底往往是人们手边资金最充裕的时候,再加上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有许多家庭都有重新装修住房的需求,从而刺激到装修产业增加产能,这段时间装修行业往往一派欣欣向荣、忙碌非凡的景象。但随着新年越来越近,大部分人的装修需求都已经被满足,装修行业的项目数量会下降,进入了衰退期,需要“整理、休息”后,等到下一波市场形成才能再创辉煌。

投资如果能够顺应景气循环的大流,则往往能够大大增加获利的机会。如当你确定某个行业正在复苏或成长、处于景气扩张期时,不妨顺水推舟、加码追击,投资该产业,获益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相反,如果你投资了正在衰退的产业,就要小心谨慎、减码退场了。

当然,精确判断景气循环变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等到那些官方权威论断时却又为时已晚,因此,找到一种简单的方法来判断景气循环变化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其实,我们大可根据利率的走势来考虑什么时候出场、什么时候入场。对一般投资者而言,央行所公布的利率变动情况是景气变化的风向标。

央行宣布调升利率,往往是为了防止景气过热引发通货膨胀,这时股票的涨势会因央行的调控而受到压制。此时,你应该考虑从股市中出来,将资金转向其他保守型的投资领域。

相反,如果利率下调,那么说明景气衰退,央行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刺激市场,虽然有宏观调控,但由于经济本身的萧条,股市往往会在低档盘旋一段时间,你应该耐心等候一段时间,等到企业获利出现转机时再考虑杀入股市。

并且利率调整的幅度也是出场和入场的重要指示器。一般来说,3%~4%的利率水平是一条分界线。如果利率上调超过4%时,你最好能将股市资金的一部分转向保守型投资工具;如果利率水平超过了6%,就表示景气过热了,很快就会衰退,你的投资应该从积极转向保守。相反,如果利率下降到1%~2%的时候,说明景气已经到了谷底,很快就会复苏,这时就是你买进股票或房产的大好时机。

许多研究单位和分析师对市场的预测也是通过这样的办法预测出来的,只不过他们所依据的经济指标更多、判断更综合而已。但不得不说的是,这种判断方法并非准确无误,要知道市场本身就是变化多端、难以预测的。

此外,景气循环还会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的接轨,影响股市涨跌的因素更加复杂、多样。在贸易全球化的时代,国外市场的情况同样会影响到国内市场的表现,各个市场之间的关联性大幅增强。因此,你的投资眼光要国际化、全球化,要关注全世界的经济发展,而不要局限在某一个市场或产业上。

抓住股市的涨跌命门

股市的变动趋势是由所有投资人的意志所决定的,股票的涨跌可以说没有哪一个人能够精准地预估。即使是那些操盘的好手也只能是通过自己的经验、采用一定的分析方法估计一个大概。而在诸多的股市分析方法中,技术分析和基面分析是最常用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技术分析。所谓技术分析是,通过股票的历史价格、历史成交量等历史行情数据来预测股票的走势。其关键在于根据过去市场的情况,推论出市场的变动规则,并由此推测出股价的未来走势。技术分析不关心股票的真实价值,只在意股票受欢迎的程度。

在技术分析的过程中,由于其指标比较多,因此许多人往往采用两三个指标来推测股票的未来走势,如果在某一点采用不同指标得出的结果都是涨,那么这一点就是黄金交叉;相反,如果结果都是跌,则为死亡交叉。在黄金交叉时,人们相信股价会升,而在死亡交叉时,则意味着股价会跌。但这并非完全准确,事实上,技术分析具有其明显的局限性。

技术分析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相信历史会重演。但历史真的会重演吗?这就是技术分析的局限所在。它的各类指标,如K线形态、成交量大小、筹码分布等都是根据市场的历史情况得出的,属于落后的指标,并不一定对当前的形势有效。

与技术分析不同,基面分析主要用来推算股票的市场价值、真实价值以及预期价值。它侧重于研究股市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分析股市供求关系的基本因素,如库存量、产量、进口量、消费量、出口量等,来预测未来的股票价格变化情况。此外,经济政策、社会环境、人们心理、相关产品、气候等能够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也在其研究范围之内。

具体地说,从基面分析股价走势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本益比,是指某种股票普通股每股市价(股价)与每股盈利的比率。本益比的正常范围是10~20之间,本益比过大的股票一般都是热门股,但风险较高;而过小则可能为冷门股,虽然风险低,但购入也未必能够获益。第二,股价净值比是某只股票的股价相对于每股净值的比值,是股票发行公司资产价值的关键指标。一般来说,如果股价净值比小于1,那么其公司的重置成本必然高于市场对其的定价;如果远低于1,其公司会成为被收购的对象,因为通过收购其股权以获得其资产远比自己进行厂房和设备的投资要经济得多。第三,股价营收比是某只股票的股价与其发行公司营收的比值。一般来说,投资者应该积极寻找股价营收比低的股票,避开股价营收比超过1.5的股票,坚决不碰股价营收比超过3的股票;对股价营收比涨到3~6之间的股票应该考虑卖出所持股。

基面分析需要大量的市场供求数据信息,但是我们往往很难精准地掌握各项相关数据信息,这就导致了基本面分析的结果具有局限性。

两种分析方法各有优点,又各有局限性。一般来说,基面分析能够告诉你股票的“质量”,而技术分析则是用来解决股市的操作和买卖时机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基面选股,技术操作”。

在股票买卖操作中,最好能够将二者结合运用。如运用基面分析在众多的股票中选出体质佳、前景好、价值被低估的股票,然后采用技术分析法,当其结果显示该股票正处于低档,可以介入时,配以适合的技术指标长期来回操作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投资报酬率。当基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结果相同时,看涨、看跌是一致的;相反,如果结果矛盾,一般会出现震荡整理、多空不明的情况。

当然,每个人习惯采用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如果能“双管齐下”,将二者结合起来,往往能够增加投资获利的概率。

选好理财经理才能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