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碧水蓝天畅想曲
9785400000012

第12章 “光灰”变奏曲(1)

【朱俊峰】

1

一座美丽的山脉大抵属于诗赋中的山。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轻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唐朝的张志和为一座美丽的山留下的传诵千古的诗篇。

一座美丽的城市也常常伴随着一些欢乐的歌。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是当代名不见经传的词人王路在旅居黄石的岁月为这座城市写下的童趣短章。

感谢文人骚客,几首诗赋,为我们勾勒出令人神往的景致。然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知道这些美丽景致另一面的真实。

西塞山,雄浑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它位于黄石东南部,亦名黄石山,南延九十里向北横亘长江中游,“大江东去”因之改道奔流。“铁锁横江”的西塞山连同此处千年古战场,还有明代政治家张居正“至今西塞山头色,犹是当年战血痕”的字句,隐匿于斜风细雨之中。

黄石市,因石得名,因矿闻名,因矿建厂,因企兴市。“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是诗仙李白为这片矿冶之地描绘的一幅无比壮观的秋夜冶炼图景。如果他知道自己为之赞美的土地在一千多年之后,竟然冒出2300多个大大小小的烟囱,每个月每平方公里降尘90吨以上,恐怕也要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而那些小燕子们,会年年春天来这里吗?

好在,这样的沉重岁月只是弹指一挥间。

好在,这是一座有梦想的城市。那些关于“碧水蓝天”的期盼、“山水园林”的憧憬,引领着这座城市,变得摇曳多姿、顾盼生情。

2

遥远的年代,工厂遍地开花。

工厂是城市的庄稼,它们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茁壮成长。

那些烟囱,是庄稼拔节的姿态。那些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烟囱,带给城市的,是丰收、是繁荣、是喜悦。感谢这些烟囱,滚滚浓烟印证着光辉岁月的如歌征程。

烟囱,曾经是这座城市的显著标志,书写着一座城市的辉煌。鼎盛时期,黄石城区共有大大小小的烟囱2300多座。

让那些烟囱告诉世界,这座城市的名望并非浪得虚名。黄石是名副其实的矿冶之城,“商周铜都、汉唐铁镇、近代铁港、当代钢城”,矿冶文化的兴盛,与黄石历史发展的轨迹一脉相承,折射出了黄石的昨天和今天。“世界第九大奇迹”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这里在商代中期就开始了开采、冶炼青铜,经过西周、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西汉,又从三国时期到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大兴炉冶”,南宋岳飞制造“大冶之剑”。史料记载,明朝初期兴国冶铁产量几近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光绪十五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督鄂,兴建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成为中国第一家用机器开采的大型露天铁矿。光绪三十四年,盛宣怀组建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黄石这座矿冶城十分重视。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先后两次视察华钢和大冶铁矿。如今,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黄石建成了全国十大特种钢厂之一的大冶特殊钢集团公司、全国六大铜矿之一的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全国十大铁矿之一的大冶铁矿、全国三大水泥集团之一的华新水泥集团公司等大型骨干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建市以来,黄石累计向国家提供铁矿石1。9亿多吨,铜精矿(含铜金属)75万吨,原煤7000多万吨,各种非金属矿5。6亿吨;累计产钢3000多万吨、铜300多万吨、水泥1。38亿吨,累计上交利税270亿元,加上统配价差,黄石工业累计为国家贡献350亿元。几千年来的矿冶文明,几经嬗变,形成独特的“铜斧熔炉”精神,成为黄石的城市名片和象征。

工业基地、矿冶名城、钢铁摇篮、水泥故乡、青铜故里,在这些值得骄傲的名称后面,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呢?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黄石已发现矿产76种,其中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37种,煤、铁、铜、金、锶、石灰石等优势矿产资源的探明储量分别占全省的22%、66%、93%、84%、97%、23%。矿产资源开采利用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理念支配下,黄石先民“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代代在山上开山采石烧石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急需建筑、铺路用的大量石灰、建材,黄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让石灰窑、采石场的数量和规模急剧增加和膨胀。到90年代初期,全市大大小小的煤矿、灰窑、采石场和矿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市大量劳力投入其中,采矿、采石成了城市的经济支柱产业。

那些年月,黄荆山一带开山塘口遍布,炮声隆隆,灰尘漫天。大批的企业与居民区混杂在一起,中心城区竟然集中了10余家工厂,华新水泥厂、黄石电厂、冶钢集团等重型污染企业坐落其间,烟囱林立。数据显示,当时黄石城区的降尘量每月每平方公里达到90吨以上。开山采石采矿造成了山体百孔千疮,导致了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城市景观遭到破坏。全市被破坏山体有327处,仅黄荆山南麓、北麓及长乐山沿线就有60余处,面积达56万平方米。开山采矿、采石不仅破坏了整个生态环境,而且开采的噪音和粉尘污染对附近居民的生活也带来了很大困扰。更重要的是,这些遗留的开山塘口坡度较陡,一般大于64度,高边坡高度在70至110米之间,坡体极不稳定,顶部土石经常垮塌,时有坠石、滑坡事件发生,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到了严重威胁。不得已,很多居民纷纷搬离了这些片区。那些烟囱更是黄石人的心病。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白衬衣穿一天变成黑衬衣,“光灰城市”的帽子一戴就是几十年,压得黄石人喘不过气来。

难道烟囱林立、炉火兴旺才是现代化?统计数据表明,2002年,全市工业废气、工业粉尘、工业废水排放量均居湖北省第二位,污染减排压力很大。资源型产业和企业的长期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损害,有些矿区地面沉陷、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现象严重。同时,市区主要湖泊如磁湖、大冶湖、青山湖污染比较严重,其水质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氨氮等主要指标严重超标,整治的难度相当大。

3

“宁可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也要保住一片蓝天,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逢会必讲。

早在武汉城市圈申报“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之初,黄石市委、市政府就对市情进行过认真分析,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着眼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投入支撑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黄石市决心坚定不移地把节能减排作为建设“两型社会”的突破口,重点围绕“抓大、关小、循环、拉长”八个字做文章,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手段,突出抓好一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淘汰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建设一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抓好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确保实现省定目标。在优化资源配置上,拓宽支柱产业发展空间,让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重点企业“吃饱喝足”;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能耗等综合利用和安全、质量等标准,提高新项目的准入门槛。

经济发达、生态良好、环境宜居才是高水平的现代化。黄石人行动了,该市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环境换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主要实施“六个一批”工程:坚持限期治理一批污染源,加快偿还历史老账步伐;坚决淘汰关停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能力和工艺落后及污染重的企业,不断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坚持搬迁一批污染扰民企业,有效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严格把关堵住一批污染企业入市,努力做到不欠环境新账;加大投入兴建一批环保设施,不断恢复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建一批环境示范单位,让绿色环保走进企业、学校、社区和农村,营造市民参与环保、支持环保、实践环保的良好氛围。

2004年以来,按国家产业政策,黄石先后关停了位于市中心城区的百年水泥老窑——华新水泥公司三台湿法窑,黄石矿务局水泥厂,黄石建化二厂、三厂,黄石南湖耐火材料厂,黄荆山北麓、长乐山沿线的34个开山塘口和50多家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淘汰了湖北新冶钢10万吨焦炉、2台高炉,湖北帅伦纸业公司黄石分公司制浆工艺等一批能耗高、污染大的生产工艺,为优势行业、企业的发展,腾出了能源、环境空间。

2007年9月12日,是一个值得黄石人特别铭记的日子。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4台75MW小火电机组关停,被誉为“全国第一高”、矗立了32年的150米高的烟囱成功爆破,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每年可减少烟尘排放2816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6350吨,全年节约标煤5万余吨。

从2007年初开始,黄石市计划投入近100亿元,启动污水处理、城市绿化、社区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保护等十大民生工程建设。依靠水系网络构筑、山体生态构筑、地质灾害综合整治、环境污染治理等有效手段,重点实施磁湖、青山湖、青港湖“三湖连通”、水生态修复保护、327个开山塘口治理、5。56万公顷石漠化治理工程、14座病险尾砂库整治、板岩山二期整治,以及大冶铁矿、铜绿山矿地质环境修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六大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工程,为黄石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夯实基础。

黄石市把耗能总量比作分子,把地区生产总值比作分母。该市遵循科学发展观,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分母,压小上大,拉长产业链;减小分子,从而降低综合能耗,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降尘大幅减少的同时,作为重工业城市黄石的三大主导产品钢、铜、水泥产量却大幅增长。

从去年开始,占全市总耗能一半以上的湖北新冶钢、大冶有色、华新水泥、鸿俊铝业等13家企业,分别被列入全国全省节能减排重点考核企业。一年来,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五条主要途径,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今年头7个月,全市万元GDP能耗和电耗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2。23%和18。88%,共节约标准煤50。51万吨,节电2。46亿千瓦时。

4

为了蓝天碧水,黄石人学会了“拒绝”。

2004年,汪仁镇费九牛二虎之力,与重庆巨力水泥公司草签了协议,计划在黄荆山新区投资10亿余元,建设年产水泥500万吨的水泥厂。据预测,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黄石市新增税收3000多万元。然而,就在项目开工前,一封市民来信摆到市领导案上:“黄荆山地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新区用地,在此建水泥厂会产生噪音和粉尘;从城市长远利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生态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经济发展。”

市政府接受了市民意见,现场“拍死”了即将动工兴建的水泥厂。近几年,该市先后否决了在磁湖边建设沥青厂,在长江边建设红矾钠厂,在城区建设散装水泥熟料转运点、钢球厂等10多个总投资20多亿元的环评不达标项目。

对重点排污企业,黄石市环保局则统一安装环保“黑匣子”,实施在线监控。8月5日,华新水泥黄石公司4、5号水泥窑前,乳白色的轻烟袅袅升起。上午10时在线监控系统显示:粉尘实测深度每标准立方米21。51毫克,不到欧洲标准的一半,窑尾气排放浓度优于国家新的排放标准。

黄石现已对14家重点排污企业实施在线监控。在黄石青岛啤酒厂,黄石市环境监察支队人员指着一个在线监测系统集成箱说:“这套设备价值20多万元,可对企业废水、烟尘、二氧化硫等排放物进行在线监测,省、市环保局,足不出户就可同步24小时全程监控。”

5

为了绿水青山,黄石人学会了“还债”,一笔欠给子孙的良心债。

黄石是一个有山有水、风景秀丽的城市,绵延百里的黄荆山更是上苍赐予黄石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一处处暴露的开山塘口抬头可见,城市仿佛遍体鳞伤。如何抚平这城市的“伤口”,重新给被破坏的山体披上“绿衣”?

面对山体景观、植被系统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地质灾害的形成,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要坚决停止破坏山体环境的短视行为,一定要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青山绿水、安全宜人的宜居环境。”

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在三年内逐步关闭黄荆山北麓沿线所有采石塘口。该市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备用金制度,并出台了《黄石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缴存及使用管理试行办法》,要求企业每年根据一定的系数向财政部门上缴备用金用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防止地质灾害和恢复植被。

利好的政策制度出台,彻底改变了“老板发财、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不良局面,优化了矿山环境。据了解,目前,全市已有409家矿山企业缴存了备用金,累计达到4600余万元,许多矿产企业加入了边开采边复垦的行列中。其中,位于铁山区的黄石石灰石矿,在开采的同时已出资20余万元用于恢复植被,种植了5000平方米的刺槐,目前,存活率达90%。

开山容易,复垦难,这是全国性的难题。

从2005年起,该市就对开口塘口治理做了诸多探索。市园林局投资400万元,实施客土固化喷播和配套使用“沙漠、岩石植树宝”对岩面进行复绿;市环保局先后投资50多万元,修建挡土墙,墙内种大树进行遮挡;市国土资源局投资137万元在山体炸出1000余个坑穴,填土栽种爬山虎……尽管这些生态修复工作的实施成效已显现,但仍给各相关部门提出了一个同样严峻的现实问题:造价成本太高,治理工作难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