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职场精英完全健康手册
9785300000007

第7章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1)

职场人士由于工作压力大,很多人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疾病,一般心理疾病的患者由于症状的普遍性,有时会忽视自己的问题。下面是一项关于心理的测试:

★感到情绪低沉,闷闷不乐;

★对生活感到没意思、没劲;

★自己感觉思维和反应总是比平时慢半拍;

★遇到事情经常自责、内疚,埋怨自己把事情搞糟了;

★容易疲倦、不愿活动;

★心中有莫名其妙的烦恼;

★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容易分散;

★特别容易受惊,也容易感伤,感情脆弱;

★抱怨身体各处疼痛,但又查不出问题;

★没有食欲或者依靠暴饮暴食来对抗情绪的不适;

★遇到有魅力的异性,却丝毫感觉不到对自己的吸引力;

★不再注意自己的仪表,邋邋遢遢。

如果你在生活中出现了以上困扰,就一定要警惕了,可能就有心理疾病了,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学会自我疏导,我们要知道,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心理老师。自己有能力让自己的精神变好。

情绪性失眠困扰你了吗

人的情绪波动与失眠密切相关,当一个人的情绪处于低谷时,往往伴有严重的失眠症。要使情绪走出低谷,防治失眠而产生的恶性循环,就要找出解决方法,自我心理调养。

有人说“墨水喝得越多觉越少”。这是指都市白领容易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深夜里,有三类人没有入睡,一类是嫖客,一类是妓女,再一类就是广告人。”为什么广告人深夜里没有入睡?因为广告人的生活是没有规律的。

有一位24岁的广告文案策划者,平时工作很轻松,可一接到新的文案,就是加班加点,深夜加班赶出文案后,本想可以安心的睡个好觉了,可是一小时、两小时过去了,却毫无睡意。加班完全打乱了她的生物钟,常常是熬到凌晨才能睡着。并且她的很多同事也一样,都抱怨说:“不到零点不睡觉,白天喝浓茶、咖啡提神,周末在家狂睡一天。”

为什么都市白领易患失眠症?压力大,情绪不好是主要原因。很多人在出现情绪性失眠的时候,往往投靠镇静类药物,专家指出,这种方法只能是适得其反,对付失眠需要回归自然,自我调理胜过一切药品。自我调养包括一下方法:

保持平常而自然的心态

俗话说:“心态决定一切”,出现失眠不必过分担心,越是紧张,越是强行入睡,结果适得其反。有些人对连续多天出现失眠更是紧张不安,认为这样下去大脑得不到休息,不是短寿,也会生病。这类担心所致的过分焦虑,对睡眠本身及其健康的危害更大。

寻找并消除失眠的原因

“解系还得系玲人”,自己出现失眠,就要从自己着手,寻找失眠的原因,其实造成失眠的因素颇多,我前面已经提及到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对因疾病引起的失眠症状,要及时求医。不能认为:失眠不过是小问题,算不了病而延误治疗。

身心松驰,有益睡眠

睡前到户外散步一会儿,放松一下精神,上床前或沐浴,或热水泡脚,然后就寝,对顺利入眠有百利而无一害。诱导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有许多具体方法,我们这里来介绍两种简而易行的方法:

闭目入静法

上床之后,先合上双眼,然后把眼睛微微张开一条缝,保持与外界有些接触,虽然,精神活动仍在运作,然而,交感神经活动的张力已大大下降,诱导人体渐渐进入睡意蒙胧状态。

鸣天鼓法

上床后,仰卧闭目,左掌掩左耳,右掌掩右耳,用指头弹击后脑勺,使之听到呼呼的响声。弹击的次数到自觉微累为止。停止弹击后,头慢慢靠近睡枕,两手自然安放于身之两侧,便会很快入睡了。

合适的睡姿

睡眠姿势当然以舒适为宜,且可因人而异。但睡眠以侧卧为佳,养生家曹慈山在《睡诀》中指出:“左侧卧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头,伸右足,以右手置于右股间。右侧卧位反是。”这种睡眠姿势有利于全身放松,睡得安稳。

采用上述诸法,做到寝时不言谈,不思索;先睡心,再睡眠,即:睡前不过度用脑,上床后排除一切杂念,保持安静;另外,注意卧室环境清静,空气新鲜,床铺硬软适宜,则能提高睡眠质量。睡得好,起床后精力自然充沛。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现代医学家证实,食疗对于失眠来说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优于安眠药,无副作用。下面介绍数则以供试用:

食醋一汤匙,倒入一杯冷开水中饮之,可以催眠入睡并睡得香甜。

经常失眠者,用莲子、龙眼、百合配秫米(粟米)熬粥,有令人入睡的疗效。

临睡前吃苹果一个。或在床头柜上放上一个剥开皮或切开的柑橘,让失眠者吸闻其芳香气味,可以镇静中枢神经,帮助入睡。

洋葱适量捣烂,装入瓶内盖好,临睡前放在枕边嗅闻其气,一般在片刻之后便可入睡。

喧哗里的寂寞,孤独袭来

很多人会把孤独症和自闭症联系起来,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老年孤独症”,“白领孤独症”,与自闭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所指的都是因孤独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

当你走在繁华的大街上,身边的人流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你是否会觉得身边的一切都与你无关,好像整个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其实这就是你的孤独症。如今,“都市孤独症”正袭击着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在孤独症患者中,有的是名副其实的“工作狂”,一旦完成了工作,其他什么事也提不起兴趣来;有的朋友交友满天下,而知心的朋友却空无一人。等到空闲的时候只有孤独作伴,有的沉迷于网络,激情于虚拟的世界,有的与宠物相伴,试图寻找情感寄托……在现代都市的人潮人海,繁华闹市中,他们却是独来独往的一族。

小邓在一家私企做销售主管,工作上很顺心,也正由于工作的关系,他几年来结交了各行各业的人,每天打电话、收发邮件、上网聊天是他的“必修课”。看上去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可是,一旦空闲下来,就显得无所事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前的同学都结婚生子,联系自然越来越少了,他经常感叹道:“我现在才发现,朋友是短暂的,不可能永远在一起。”刚参加工作的那段时间,朋友的来往非常频繁,生活也很充实,那时候朋友经常会相聚一起唱KTV,谈人生,谈理想……,可是,如今“孤灯作伴,寂寞无边。”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小邓在QQ签名上写下这样一句凄凉的文字。春节独自一人呆在新买的房间里,想找个朋友一起聊聊天,可是翻遍了所有的电话本和名片夹,却发现个个都很陌生,工作的几年里,小邓没有在单位里找到一个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大家都忙自己的工作,朋友的关系也仅仅维持在办公室里,下了班,各回各的家,谁都不在乎谁的感觉。

厚实的电话本,近千张名片,MSN、QQ上好友成群,每天有着赶不完的饭局和聚会……然而,危难之时或欣喜之际,翻开电话本、名片夹,打开电脑寻找、梳理、搜寻,却难以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朋友来分担、分享――这是“都市孤独症”最真实的写照。

那么,都市白领如何摆脱这种孤独感呢?

其实,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都市白领们不必为此烦恼,既然摆脱不了,只能去适应这种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矛盾心态。而适应孤独感,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心理自疗。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没有朋友,无论你怎么变换生活、工作环境,身边总会有几个朋友的,可以大胆敞开心扉,真诚待人,在感到孤独时,学会自我调整,以健康的心理看待社会,孤独感就会在无形中被冲淡。

另外要尤其重视邻里关系。俗话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使你的朋友再多,但毕竟没在一起生活的经历,而邻居们常年生活在一个小区,生活上的事情还是可以相互帮助的。一旦发现自己的有孤独倾向,就要努力避免把自己禁锢在孤独的笼子里,不妨打开自己的心扉,走出个人小天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通过交流不仅可以开阔视野,还可以让自己的心灵更开放,而开放的心灵会让生活更有弹性。

我们列举出了目前通行的自我检测方法。如果检查结果表明至少有三项和您能打上对号,那么您可要当心了!您也许已经患上了都市孤独症。

★对集体活动缺乏兴趣,不合群,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缺乏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技巧,不善于利用面部表情,手势,姿势等与他人交流;

★倾向于自我封闭,对外界环境缺乏足够的观察和应有的情感反应;

★当身体不适或不愉快时,不会寻求同情和安慰;对别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也不会表示关心和安慰;

★语言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常听不懂,不习惯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痛苦,很少提问,对别人的话也缺乏反应;

★习惯于重复刻板动作或姿势,有时候过分依恋某些物品,并从中得到极大的满足;

★常常自言自语,情绪低沉,失眠,烦躁。

紧张性头痛症——这是什么惹的祸

紧张性头痛又称为肌收缩性头痛,是现代人的一种常见“都市病”,特别是白领丽人更易得此病。患者多为三四十岁。

很多职场人士抱怨:最近头好像被紧紧抓住,而且有被挤压的感觉,其实这就很可能患上了紧张性头痛,现代白领大多会出现时而发作又颇为常见的头痛,尤其是压力增大时最为明显。这是一种常见的“都市病”,肌紧张性头痛是慢性头痛中最常见的一种,由于长期保持一种姿势,会造成颈部肌肉持续紧张,酸性代谢产物堆积刺激压迫头部神经(头部的神经多数发源于颈后),再加上精神和心理紧张、抑郁和焦虑就会导致持久性头、面、颈、肩部肌肉痉挛或血管收缩引起的牵扯痛或扩散痛。肌紧张性头痛女性多见,约占75%。患者除头痛外,尚有头部沉重感、箍紧感,颈部的紧张酸痛不适,精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还会影响睡眠质量。

有一位王小姐是个电脑族,可上班看电脑的时间稍微长一些,到了下午太阳穴就很痛,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患了肌紧张性头痛。

预防、改善紧张性头痛需要改变一下您的工作方式。有些习惯性工作动作持续一段时间后,常会引起肌肉酸疼或头痛,如脑力工作者长期伏案写作或伏在键盘上打字,或把话筒夹在头和肩膀之间打电话,都会导致头痛。因此,要端正坐姿,并经常改变姿势,每隔45分钟休息3-5分钟,哪怕只是在办公室里倒杯水,稍微活动一下也好。

还可以通过完善工作方式来避免紧张性头痛,如在1周内确保至少有4天能够进行45分钟的有氧健身运动,即使在最疲劳的时候。虽然不是总能得到足够的睡眠,但能保证坚持每天在同一时间睡觉和起床。每天抽出至少15分钟时间你自由支配,读书、思考或享受一下轻松的音乐,坚持下来,也许5、6周后,你将看到一个全新的你。

另外中医里面记载了头痛的绿色疗法,最常用的手法是用指关节按额头两侧的“太阳穴”。双手的食指弯曲成钩形,在双侧的太阳穴上,双手同时以顺时针的方向做旋转按摩,约3分钟左右。

头痛剧烈的患者,可用一只手的拇指和中指使劲按两边太阳穴,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按揉后颈部的颈窝(头骨下部中央),手法要重些,直到不痛为止。实践证明,常揉太阳穴不仅能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安神健脑,养目护耳,而且对偏头病和暴发火眼(急性结膜炎)有一定疗效。当你感觉太阳穴有搏动痛时,压压它可以减轻疼病,也可以用大头巾绑起头或用指尖按摩,不过有些病人的太阳穴可能相当敏感,一触即痛,这时要特别小心,动作轻柔一点。

如果头痛严重的话,可以进行药物治疗,抗焦虑和肌肉松弛剂,首选阿米替林25毫克,1日3次,其他有安定、硝基安定、利眠宁、眠尔通等。每个病人选用1~2种药,连续用1~6个月,然后逐渐减量至停。另外常用的还有阿司匹林、颅痛定、索密痛、撤烈痛、卡马西平、速克痛等。也可在肌肉压痛点处用2%奴佛卡因1-2ml封闭。

整天觉得手机响——信息焦虑综合症

有些人每天翻阅大量的信息,如网络、电视、报纸、广播都在信息收集的范围内,但仍担心自己漏掉了什么信息,每天一有空就无目的地上网寻觅,始终处在焦虑状态之中。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自我强迫和紧张所造成的心理疾病。

信息焦虑症悄然袭来

如果最近你总是感觉疲倦、睡眠不足,甚至出现整天觉得手机响、不自觉地看手表等情况,那可得小心了。不少以收集信息为职业的人士特别容易出现这种现代人所谓的“信息焦虑综合症”。很多年龄在25岁到40岁之间的高学历者,常常在没有任何病理变化,也没有任何器质性改变的前提下,突发性地出现恶心、呕吐、焦躁、神经衰弱、精神疲惫等症状,女性还会并发停经、闭经和痛经等妇科疾病。这种疾病流行于每天都要面临高度压力与挑战性的工作环境或职业中,如外企、淘汰率高的企业,而记者、广告从业人员、信息员、网站管理员、IT从业人员等都可能是该症状的高发人群。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焦虑综合症”。

症状表现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信息消化不良。

大量信息在短时间内输入大脑却来不及消化,时间一长,便出现偏头痛、头昏脑胀、注意力分散等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高血压、心律不齐、紧张性休克等;

信息干扰。

大脑中可能同时贮存着大量同类信息,对于各种信息接触过多,又不善于分析和处理,会变得思绪混乱,判断力下降。

信息恐惧。

由于知识更新过快,不得不拼命学习新的知识。有些人会因此而顾虑重重,感到负担过重或担心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最后出现惶恐不安、失眠健忘、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等症状。

在某知名外企业工作的小程刚过而立之年就被升为部门的高级主管。为了提前完成工作业绩,他需要不断地收集产品的最新市场动态。自从升职以后,小程就觉得压力特别大,常觉得提不起精神,睡不好也吃不香,心情常会莫名地烦躁起来。最近,他还莫名其妙地跟妻子吵了一架,夫妻感情也受到影响,到医院检查,却什么病也没有查出来。后来,他在朋友介绍下,去看心理医生,才知道自己患上了信息焦虑综合症。

有人会问:“有没有避免和减少信息焦虑综合症危害的可能呢?”

其实,在信息焦虑综合症发病初期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也不用担心它会快速转为精神疾病。假如你认为自己已经出现信息焦虑综合症的初始症状,建议你除了遵照医嘱吃一些药物外,还应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的工作、生活有规律,比如每天限制接触媒体的时间及数量,每天保证9小时睡眠时间,要大量饮用冰糖水,晚上坚持锻炼15分钟,减少娱乐,严禁饮酒等。当然,严重者应立即咨询心理医生。

都市白领面临新技术综合症

当电脑、手机、MP3、PDA已经成为新科技携带者身体的一部分时,现实生活中,他们经常会出现心情无法及时转换的“新技术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