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职场精英完全健康手册
9785300000005

第5章 忙里忙外,“养生”随身带(1)

我们通常说:家庭妇女整天忙里忙外,指的是:白天要出去工作,晚上回来要照顾家庭。

如今,白领精英们却是名副其实的忙里忙外了,不仅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还经常去扮演“空中飞人”的角色,有些人甚至把飞机当成“空中”的出租车,其忙碌、疲劳程度可想而知。

而这其中潜伏的健康问题你是否留意了呢?然而,只要你掌握一点应对措施,“空中飞人”也一样飞出健康。

未雨绸缪,带好常见药品

出差免不了闹小毛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往往影响身体健康。但是,在出差途中随身携带一些应急药品,可对伤病及时治疗,以免造成不堪。

人们出差旅游时,除了要带好衣物、洗漱等物品外,千万不要忘记带些必备的常用药品。因出门在外,难免有个头痛脑热、不舒服的时候,自己带药品使用方便,有病能得到及时治疗,不影响旅行。

一位朋友小魏出差回来后,向我抱怨道:这次出差实在是苦不堪言,邀请一位客户爬山游玩,本想借此套套近乎,签下一笔单子的,可是还没爬到一半,胃病突然犯了,身上没带止痛药,没办法,只好忍着疼痛打退堂鼓了,客户也是扫兴,好端端的一件好事,就这样被糟蹋了。

像这位朋友的情况,相信很多出差族都遇到过,看来,出差时带好常见药品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哪些药被归为出差族的必带药呢?一般外出旅行,不要带药过多,要少而精,所带的药品应用法简单、携带方便、疗效确切。

防治晕车病药

有晕车习惯的人,或者行程中有乘船安排的,眩晕宁、乘晕宁等必不可少,可在出发前口服乘晕宁1-2片(25-50毫克)。并可随身再带些。

防治感冒药

由于对旅途或异地的气候不适应,往往容易患感冒。故应带些感冒通、强力银翘片、新速效防风胶囊等。为防止旅途“上火”,嗓子疼痛,还可带些喉疾灵、清热消炎宁等中成药。

防治胃肠道感染药

出门在外,吃得不卫生了、水土不服,很容易闹肚子,可以备一点防止腹泻的药,像鞣酸蛋白就是一种很好的治疗腹泻的药物。胃药可以准备一些缓解胃痛的解痉药,如颠茄片,还有增加胃动力的药,如吗叮啉。另外,还应该备一些黄连素、氟哌酸、吡哌酸、增效联磺片、先锋霉素之类的消炎药(不是非处方药,但是常用药)。

抗过敏药

由于环境改变,“水土不服”,可能引起过敏,应带些扑尔敏、息斯敏、苯海拉明等。

消炎止痛药

应带些复方新诺明、红霉素片、甲硝唑、去痛片、颠茄片等。

防暑药

若夏季外出,为防中暑,应带些风油精、霍香正气水等。

外用药

外出游山玩水,难免有磕磕碰碰,因此应带些消毒纱布,创可贴、止痛膏、消毒药水等。为防虫咬、蚊叮,可再带些消肿止痒药。

其他药品

如有慢性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带些常用药品。

治疗晕车的穴位按摩法

很多朋友在出差乘车时会晕车,出现恶心、呕吐,非常难受,服药之后也不缓解。老中医留下了几个治疗晕车的穴位按摩法,不妨试试。

搭乘车船时常会感到心烦气躁、呕吐等情形,这就是一般所谓的晕船、晕车。这种症状使人很烦恼。

经常出差的刘先生,昨天下午的飞机到了福建武夷山,一路都还顺利,没有晕机,可是下飞机坐汽车去邵武,就晕的一塌糊涂,他无奈的说:“真没想到那山路真是十八弯啊,1个半小时的车程,狂吐了3次,最后脸都惨白,真成了”小白“了。”

很多人都有刘先生一样的经历,晕车不是病,晕起来要人命,本来出差和客户谈生意,要的就是清醒的头脑,这样一来,脑子晕沉沉的,不休息整整一天的话,还恢复不过来,这样浪费了时间,确实让人头疼,有些人在晕车时,服用药也得不到缓解,针对这一现象,安徽省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吕子萌副主任教给大家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按摩穴位,能临时缓解症状。

“鸠尾”穴是对治疗晕车晕船能产生速效的穴位。它位于身体前中心线之上,在最底下肋骨稍下之处。只要一边吐气一边按压此处6秒钟,如此重复10次便能调整胃的功能,不再有欲吐的感觉。如果每日指压“第二厉兑”穴,可根治晕车症。“第二厉兑”穴位于脚的第二趾趾根外侧2厘米处。只用拇指和食指,一边吐气一边揉约6秒钟,如此重复10次,连续20天不间断,就可根治晕车晕船症。

内关穴是指手掌内侧手腕处横纹正中上约2寸的地方,这个穴位通“心”,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的功能,按压内关穴是治晕车最常用的方法。

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相当于第一掌骨的末端与第二掌骨基地部连线的中点,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虎口”处,按压此穴位可直接作用于胃肠,能够非常好的缓解头晕及恶心呕吐。

足三里是指外膝眼下三寸处与胫骨前脊外一寸点的交叉部位。按压时须根据个人的耐受程度,按压上述穴位1―5分钟,当感觉有酸胀感时即可停止。关于足三里的位置,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多讲。

“空中飞人”注意身体保养

这里所说的空中“飞”人,不是杂技表演时的空中“飞”人,而是经常乘坐飞机穿梭于城市上空的人。杂技表演属于一种锻炼方式,有利于健康,而穿梭在城市上空的人,确对身体有害,因此,想成为真正的空中飞人,需要注意身体的保养。

曾经听过一位著名跨国IT公司的中国区副总裁在公开场合讲这样一个故事:

某航空公司曾劝一位超级VIP客户减少飞行的次数,说他乘机的频繁程度都超过安全几率了。他曾经一个星期飞过五六个城市。

现代职场精英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在全国或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成为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然而,长期空中飞行,需要经常待在有压力的机舱内,有些人甚至需要在飞行中穿越几个时区,这无疑会影响到睡眠模式、消化和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正常运行。为此,每一位空中“飞”人都应密切留意飞机旅行中的健康问题。

时差综合症是很多人在跨时区飞行后表现出来的一种疲劳、迷乱和嗜睡的症状。为了避免这种因穿越时区而带来的不适感,需要做好保养措施。下面我来介绍空中飞人的常见问题及保养措施。

皮肤问题及其保养。

“机舱里空气的干燥程度堪比沙漠”。这,已经成为了很多经常出差的女性白领的共识。然而,机舱给出差一族们造成的健康困扰远不止皮肤一样,最常见的就有因为血液循环不畅而造成的下肢静脉栓塞、全身水肿、腰酸背痛等。

至少每两个小时就要在机舱里走一走,或在座位上做一些简单的锻炼。如伸伸胳膊活动一下腿,站一站。尽量多喝水和果汁,避免摄入酒精类饮品,因为酒精容易使人脱水。不要服安眠药。服一片阿司匹林将有助于防止血凝块。穿宽松的衣服,避免穿紧身的袜子和裤子,因为这会影响血液循环。自我按摩下肢,有利于血液循环。

耳部问题及其保养。

空中飞人往往会出现耳部问题,当飞机上升、外界气压降低时,耳朵的鼓室内形成正压,正压使咽鼓管张开,这时您可能会感到耳膜有轻微的鼓胀感;而飞机下降时,外界压力逐渐增加,鼓室内形成负压,咽鼓管呈现单向活瓣样作用,又受周围高气压影响而不易开放,外界气体无法进入鼓室,导致中耳负压增加,中耳黏膜水肿,血管高度扩张,使人感觉耳膜有负压感。负压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咽鼓管仍不能及时开放,鼓室内外压力差加大,就会使鼓膜内陷、充血,鼓室内血管扩张,可能导致中耳气压损伤,血清外漏或出血,表现为鼓室积液或积雪,甚至鼓膜充血破裂,严重的甚至出现耳膜穿孔,此时会产生耳内闭塞,听力下降或失听,眩晕或耳鸣等症。为了预防这种状况的发生,可以做咀嚼运动,嚼几粒糖果,或嚼几块口香糖使咽鼓管张开。若症状仍未消失,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闭紧嘴巴,用力呼气,让气流冲开咽鼓管进入中耳空气腔而消除耳闷、耳重、耳痛等症状。

胃肠道问题及其保养。

有一位市场部经理,三天两头就得出差,三餐从无定时,正因如此,这几年小张的胃常常闹毛病,主要症状是一吃东西胃就痛,“觉得好像有东西在胃里烧,很难受。”

从小张的症状和他的饮食习惯来推断,我估计他得了胃溃疡。胃溃疡属于消化性溃疡的一种,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疼痛的区域位于剑突(心窝)下或上腹部中线周围。痛的感觉主要是有烧灼感和胀痛。疼痛发生后会持续半小时到三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