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职场精英完全健康手册
9785300000022

第22章 小动作保证大健康(2)

我们的身体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感到疼痛,很多人在出现疼痛后,就赶紧求医,通过吃药和打针来消除,你可知道,有一种疼痛叫做“关连痛”,即真正疼痛的部位并非是你感觉到的部位,换句话说就是疼痛转移了。因此,有时你会觉得疼痛总是挥之不去。遇到这种情况,先别忙着去找“芬必得”或“散利痛”,拿起哑铃,练上一阵子,也许就能消除疼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肌肉疼痛症状,也许药物不行,但运动和肢体伸展可以驱除病痛。

有的人上臀后部会经常疼痛,这是因为不经常运动的人由于手臂后部的肱三头肌不发达,偶尔运动往往需要借助肩膀等周围的肌肉群,因此这个部位时常会因为疲劳而疼痛。这个时候你不必慌忙求医,你可以做做这种运动:体后臂屈伸。单手扶于椅子边缘,脚向前挪动,身体大致成直线。然后屈臂,放低身体,至上臂与椅子平行止。经常做这样的运动,你的疼痛感就会慢慢消失。

还有的人经常会觉得膝盖后侧紧张,这种症状的原因是:经常跑步、下蹲的人大腿前侧肌肉都很发达,这给膝盖很大压力,具体体现在膝盖后侧紧张上.因为这一地带是小腿肌肉的连接点。这里我们教你治疗疼痛的锻炼法:空踏车。仰面躺在垫子上.双腿抬高,模拟蹬自行车的动作,持续5分钟。还有一部分人会出现膝盖表面疼痛,较为强壮的大腿外侧肌肉将膝盖往外拉.而内侧的肌肉较弱。这样造成了膝盖疼痛,我们给你一个治疗这种疼痛的对策:腿屈伸。双脚夹一重物,坐在椅子上,膝盖成90度。将负重腿抬起至与地板平行,然后放低到一半,成45度角。再举回到平行位置。一组15次,做3组,然后换腿。中间休息1分钟。

另外,胫骨疼痛也是常见的症状,因为登楼、下蹲等运动只是锻炼了小腿肌肉,小腿肌肉强壮便于锻炼时大腿发力,但是胫骨可能承受不了压力,因此胫骨会发痛。这是个值得注意的信号,应该认真对待.否则最糟糕的结果是可能导致胫骨断裂。同样这里也有相对应的锻炼法:提踵。每天花一点时间锻炼一下小腿肌。坐在椅子上,脚底着地,将重物放置膝盖上方,脚板往上抬7到8公分,脚跟着地。每只脚每天各做15下。另外注意,跑步时要跑草地或者泥地,不要跑水泥地,以免增加胫骨疼痛。

你是否会感觉下背部剧痛,引起背部疼痛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因为强壮的腹肌有助于支持腰部,维护挺拔的姿态。如果腹肌太弱,会造成不可避免的腰痛。二是经常久坐的人突然间运动,也会导致后腰部疼痛,这部分人的运动需要循序渐进。久坐的人大腿根与骨盆之间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它对骨盆有牵引力,使得后腰紧张疼痛。

对于前一种起因可以抬腿仰卧起坐。仰卧,双脚抬起,曲膝成90度。将下腰部平放在地板上,将头和肩抬起,保持1秒。10至15下一组,做3组,每周3次。做熟练了以后,改成相反姿势.即腰和头贴地,将双脚举起,尽量朝身体方向伸展。如果是后一种原因可以肌肉伸展。将右手置于墙上,左腿往后弯曲,用右手抓住右脚。人不要往前倾,将脚往外蹬,坚持5至8秒,然后放手。每侧腿各做10次。

人人都会的经络养生技巧

经络是人体的总控制系统,也是人体的秘密武器,多锻炼经络,能医治百病,只要自觉地用几分钟的时间,通过锻炼经络,便可达到青春常驻、精力充沛的效果。经络养生理论告诉我们:“人活百岁不是梦”。

经络是什么?打个很简单的比方,我们经常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不知道你是否观察到,现在的马路都四通八达,基本上每一条主干道都有很多分支,马路畅通,交通才可以运行。我们人体的经络就像这些四通八达的马路,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人体要健康,各个器官要正常运转,首先就是要经络畅通。经络在中医中有养生治病的玄妙之处,经络是人体脏腑气血运行的通路,我们通过刺激体表经络或穴位,就能调理体内的脏腑系统。比如说,我们中国有一句成语叫“捶胸顿足”。人在悲痛的时候,都是哭天喊地、捶胸顿足,为什么呢?因为胸口有一个穴位叫膻中穴,人悲痛的时候,气就郁结在此,敲打膻中穴,就可以把郁气震出来,心情就会改善。所以悲痛时捶胸是人体的一种本能反应,是对身体机能的自我调节。你不妨试一试,生气的时候拍一会,心情就会变得舒畅,为什么要顿足呢?因为我们的脚底有涌泉穴。顿足可以打开涌泉穴,令肾的的精气充沛,肾精气振奋升起,人就会从郁闷之气中解脱出来。

在人体脏腑里,哪怕是极微小的疾患,都能从经络上窥出端倪。我们只要察看一下是哪条经的铃铛在响,就可以知道是哪个脏腑器官出了问题。这在中医里有句术语,叫“诸病于内,必形于外”。比如:对于急性胃痛或慢性胃痛的发作,马上点按梁丘穴有立时止痛的疗效;如果疼痛的位置偏于胃脘,要再多揉足三里。偏于小肠部位则多揉下巨虚。若属于慢性胃肠病的治疗,丰隆穴则效果最好。

很多人可能会问,像我们工作繁忙的上班族,需要掌握哪些经络养生技能呢?我们先来介绍简单的手足经络养生。

经络在我们的手和脚分布得非常多,我们很多心和脑的疾病都能在经络上反映出来,我们可以通过按摩十个手指,其实就是我们的十个穴位,来保护我们的大脑和心脏。我们可以经常按摩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横纹中,此穴可以养生,还可以治呕吐、口臭。按摩少府穴可以治疗心痛、心煩、心悸、、小便不利等。

还有我们的脚,也有六条经脉。其中三条经脉,是从脚走到人体内部的。所以我们的脚不能受寒,尤其是起源于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处,屈趾时凹陷处)的肾经。肾里边是藏火的,藏着我们生命的火种。我们有一句话说:“人老脚不老”,如果有一个人年纪虽然很大,但是他行走如飞,我们就可以确定他的身体肯定好,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还没老,走路已经是步履蹒跚了,那说明他身体不好,这里给你一个按摩穴位的巧妙方法,因为按摩穴位,就可以打通经络,平时你可以经常脱了鞋走石子路,让小石头刺激你脚底板的穴位。我们看脚底板其实就是一个躺着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们的五脏六腑都可以在脚底板当中反映出来,如果我们通过脚底板走石头运动,对我们五脏是个良性刺激。

关于经络,医学上还有一种“312”疏通经络的说法,很多人尝试过,得到的效果也非常的显著。

一个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失眠症的患者,大约在练了“312”三周以后,他的安眠药很少服了,兜里的速效救心丸也很少动了,心脏频发的期外收缩不见了。又经过一个多月的“312”经络锻炼,他的空腹血糖恢复了正常,尿糖不见了,血压也趋平稳。过去上街买菜、购物常常得在半路上休息一会儿,现在能一口气走到家。他还感悟到,所有这些变化可能是“312”的功劳,是经络的作用使身体恢复了平衡。

为什么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能有如此明显的效果?首先要承认老祖先传下来的经络学说是科学的,用现代的科学方法证明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身体上标出的经络走向是十分准确的。

“312”经络锻炼法是运用三种中医医疗健身的方法,即穴位按摩、腹式呼吸和以两条腿为主的下蹲运动来激发经络的经气,使失控的经络系统恢复正常,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3”就是每天按摩合谷、内关、足三里3个穴位。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按压合谷穴对大肠经循行之处(如头、面部和上肢)组织器官的不适与疾病(如头痛、牙痛、肩周炎等)有一定疗效;内关穴(位于前臂屈侧,腕横纹上2寸处)属手厥阴心包经,按压内关穴对其循行之处组织器官的不适与疾病(头痛、牙痛、颈椎病、乳腺疾病、腰痛、中风等)有一定疗效;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属足阳明胃经,按摩足三里穴,除对胃、肠消化系统疾病有疗效外,对全身的疾病都有疗效,故足三里有“长寿穴”的美称。

“1”是做一次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通过慢而深的呼吸方式,加大了肺的通气量,最大限度地增加氧气的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同时激发循行于腹部的9条经脉与气血运行,促进人体健康。

“2”是指做一次从锻炼两条腿到全身经脉的蹲起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当进行下蹲运动时,通过全身骨骼肌的活动带动全身经络活跃起来,实现全身的全面经络锻炼。

开车精英的健身运动

现代人以车代步的时间多了,走路、运动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久坐难免使人发生很多不适感,对自己的健康也可不利,开车族更需要健身运动。

开车族久坐引起腰酸背痛、肩颈不适,虽说与缺乏运动有关,但是和姿势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开车族首先应该注意自己的坐姿。

据观察,很多人坐着的时候,都会把身体整个窝进椅子里,使得脊柱成了C形,其实正确的坐姿就是脊柱保持和缓的S形曲线。姿势不良会过度拉扯下背部的韧带,且压迫到附近脊柱的神经,造成背痛。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懒惰型的C形坐姿,其实很简单,你在坐的时候尽量把臀部往后移,让脊椎稳稳地坐落在髋关节上,下背打直,这样养成习惯就成自然了。另外,还有一种健康方法就是坐在椅子上,在下背部垫上二三寸厚的小靠枕,同时应该避免长时间坐着,开车的时候,保持座椅向前移,腰背挺直,使膝盖能高过臀部,同时,右脚不能完全伸展才是正确位置。若是不得已需要长时间驾车,那么最好每隔两小时停车休息15分钟,下车活动活动脊柱,做做下蹲和颈部运动,伸展四肢,转转腰。还应该做眼部放松运动。最简单的做法是:选择两个参照物,一远一近,将目光交替投向这两个物体,几分钟就够了。驾车时最好随身携带一副镜片偏黄的眼镜。天气不好时戴上这种眼镜可以提高四周物体的反差度,此外,还能避免眼睛因迎面车灯而发生目眩。

现代医学表明:连续驾车两小时以上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长时间连续驾驶会引发多种疾病,如软骨病、脊神经炎,男士易患前列腺炎,女性则会导致子宫附件发炎。切记,腰部和前列腺疾病也有可能是车内的“穿堂风”所致。一定要锁好车门,关严窗户,不要留下缝隙。即使觉得热,也最好不要开窗,以免着凉。最好开汽车顶部的一天窗。

另外,开车族要想为自己的健康加分,平时有必要加强胸腔以下、膝盖以上的核心肌群的锻炼。因为,这段肌群是维持人体稳定的重要组织,肌肉力量够强的话,姿势很难不正常,腰背的酸疼也随之消失。

做屈膝仰卧起坐运动,训练的部位是腹肌,预备姿势:身体平躺,双手交叉于胸前,两腿弯曲成90度,脚掌平置于地面。有些朋友腹肌力量不足,也没关系,可以采取比较容易的预备姿势,双手放在膝盖上,其余姿势相同。如果不腹肌力量很不错的人,不妨尝试较高难度,双手上举过头,其余姿势也不变。动作:借腹部力量,使肩膀、上背及下背等部位逐次卷上,直到身体抬高45度左右,对抗地心引力,撑住半秒。依相反顺序,让上述部位一次缓慢降回地面,恢复平躺姿势。建议反复做12~15次,可依个人身体状态加减次数。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的,仰卧起坐很多人都会用脚勾住东西,然后,双手扳着自己的脖子,一个劲的往上抬,其实这是不恰当的。因为,大腿勾住东西会用力,使腹肌受到训练的效果降低,而扳紧颈部很容易造成颈椎拉伤,应该提防颈部用力过猛,头部振动太明显的话会伤及颈椎。运动的时候最好让眼睛盯着天花板某一点,有助于让姿势正确,维持颈部稳定性和安全性。抬起时角度如果超过45度,对于肌群来说,相当于休息,根本就没有受到训练。最理想的方式,就是维持在45度左右,维持片刻,重复动作,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