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职场精英完全健康手册
9785300000002

第2章 崖边奔跑的“A型人”(2)

陈先生30岁,是北京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最近拿到了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个案子,自然不敢有丝毫懈怠。为了保证时间进度,每天晨昏颠倒,废寝忘食。可是案子进行到一半,他却发现自己越来越后悔接下这个活。在公司的时候,他满脑子想的是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晚上回到家,整夜睡不着,于是酒吧买醉;早上起床,又不想去公司,总是尽可能多地赖一会儿床。特别是工作上遇到不顺畅的环节,他不会按照正常的思维去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莫名地烦躁起来,经常对职员大发雷霆。

其实这就是抑郁躁狂的征兆。有一项对“白领”阶层人士健康状况进行的问卷调查。调查共收到2600份问卷。90%的被调查者为20~40岁的办公室一族。统计结果显示:认为自己生理、心理各方面均健康的白领还不足5%,79%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躁狂症状。

无从排解的抑郁导致突然的自杀

上海大众公司总经理方宏是一个天才,而他已经自杀十多年了。方宏死于1993年,事后分析他死于抑郁症。

1993年3月9日这天,早上司机来接他的时候,他风度依旧。可是出事的前些日子里,方宏已有一些异样,他吃饭吃到一半,会停下筷子用眼睛定定地看着自己的妻子和母亲。有一段时间,方宏失眠,医生给他服用安眠药,服药之后,方宏入睡情况尚好。出事前一晚,方宏没有吃安眠药,很快便入睡了。方宏表现出来的平静,除了说明他后来的自杀没有任何一点预谋外,家人还被他这种情绪上的暂缓现象迷惑了。

方宏自杀前的24小时,没有踱步于斗室的狂躁,也没有一反常态的从容,没有近乎绝望的长一声短一声的呼叹,也没有任何了断后事的细节。3月9日这天空气又潮又湿。回到大众汽车公司5楼的总经理室,方宏像往常一样签署了两份文件,上午9时,他将文件交给秘书时说,我想安静一会儿,请你们别来打搅我,说罢,总经理室的门被紧紧关闭。仅仅相隔16分钟以后,方宏从5楼总经理室的窗口跳下,轰然倒地。

如此出色的精英人士为什么会自杀?工作、生活压力过高,引起难以排解的抑郁是主要原因。

A型人易患“精英症”

很多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置身于精英行列,同时却发现自己也成了“精英症”患者,面临精神、身体的双重危机。

什么是“精英症”?一般认为是社会或者企业精英由于压力大,工作勤奋,总处于一种应激状态,由此导致各种心身疾病,如抑郁焦虑、高血压、心脏病,其他还有头痛、腰痛、关节炎、哮喘、支气管炎、癌症等,最终导致英年早逝。

其实,“精英症”问题的提出已经有20多年了,引起话题的是蒋筑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一位相当杰出的科研人员。1982年6月14日深夜,他因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败血症被送进医院,于次日下午去世,终年只有43岁。

之后,著名数学家张广厚,音乐家施光南,作家路遥、王小波等,先后在四五十岁的时候撒手人寰,引起全社会的震动。2004年4月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53.34岁,比10缩短了5.18岁。对知识分子健康每况愈下的局面人们似乎已经见多不怪。而最近一段时间,社会精英人物,尤其是企业家的英年早逝,则格外引人注目。

知识份子的健康问题每况愈下,不容乐观,而企业精英也是英年早逝,在过去的几年中,青岛啤酒前总裁彭作义(2002年、56岁)、大中电器公司前总经理胡凯(2004年、52岁)、爱立信中国公司前总裁杨迈(2004年、54岁)等均因心脏病突发而辞世,地产巨子汤臣集团汤君年(2004年、56岁)因糖尿病并发症而病逝,温州民营企业家的领袖王均瑶(2004年,38岁)因肠癌而病逝。

这些曾经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纵横捭阖的实业界精英,没有输给竞争对手,却输在了自己手里。应该说这些企业家的英年早逝并不是个案,而是一个现象,反映出中国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在精神和体力上普遍的过劳状态。

“过劳死”在A型人中蔓延

在我们的周围,不缺乏这样的“工作狂”:他们早上上班,晚上下班,整天整夜地工作,连星期天、节假日也不休息。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已严重损毁健康,甚至发生“过劳死”。

《韩国经济》中有一则名为《疲劳的中国,加班现象蔓延,每年60万过劳死》的文章。文章说到,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人均劳动时间已超过日本和韩国。随着加班的“普及”,年轻人死在办公室的例子屡见不鲜。

2005年1月22日晚,36岁的清华教授焦连伟突然发病,经医院抢救无效去世。这位清华大学电机与应用电子技术系讲师,博士毕业后留校已近6年。医生诊断的死因结果是:突发性心脏骤停,导致心肌梗塞死亡。但此前焦连伟从未表现出任何心脏病的症状。亲属及同事认为,这与长期被他忽视的超负荷工作、心理和生活压力过大有关。

人在职场,身不由己。上级的压力,同侪的竞争,驱使职场中的A型人更加透支自己的健康。职场人士面临异常繁重的身心压力。

一些企业往往把员工当作赚钱的机器,“把女人当男人使,把男人当牲口使”已经成为企业用人的潜规则。职场人士或“A型人”尽管生活在痛苦之中,也已经习以为常,大多数人已经将此视为生活的本来面目而抱以无奈的态度。

尽管一些先进企业中也出现了为员工提供心理帮助的做法,但目前为止,大部分企业管还是做得不够,似乎这不是企业管理所应关注的问题。

2007年的一个深夜,一辆崭新的现代出租停在了加油站,加满油后这车居然不走了,女工拉开车门,坐着的司机从方向盘上出溜着滑下——死了。加油站工作人员发现后报警。经检查,“的哥”身上没有明显伤痕,警方排除他杀可能。

经确认,死者刘某,只有37岁,系北京某出租车公司员工。据刘某家属介绍,刘某刚刚开车不到3个月,之前也没听说他身体有什么毛病,很可能是过于劳累所致。

“过劳伤害”绝非“不足为虑”的“疥癣之疾”,乃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无论青年人还是中老年人,也不论体力还是脑力劳动者,最好每年做一次体检,包括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及有关心脏的其他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特别是隐性冠心病,发现疾病,不论轻重,都要及时认真治疗。

测一测自己是不是有过劳的症状,或是过劳到了什么状态了。

★早上起床时,有持续的头发丝掉落。5分

★感到情绪有些抑郁,会对着窗外的天空发呆。3分

★昨天想好的某件事情,今天怎么也记不起来,而且经常出现这种情况。10分

★上班的途中,害怕走进办公室,觉得工作令人厌倦。5分

★不想面对同事和上司,想封闭自己。5分

★工作效率明显下降,上司已明显表达了对你的不满。5分

★每天工作一小时后,就感觉身体疲倦,胸闷气短。10分

★工作情绪始终无法高涨,最令自己不解的是:无名的火气很大,但又感觉没有精力发作了。5分

★一日三餐,进食甚少,没有一点口味。5分

★盼望着早早的逃离办公室,为的是能够回家,躺在床上休息片刻。5分

★对城市的污染,噪声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清幽、宁静的山水,休息身心。5分

★不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朋友的聚会,有种强打精神,勉强应酬的感觉。2分

★晚上经常睡不着觉,即使睡着了,又老是在做梦的状态中,睡眠质量很糟糕。10分

★体重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早上起来,发现眼眶深陷、下巴突出。10分

★感觉免疫力在下降,春季流感一来,自己首当其冲。5分

★性能力下降。妻子(或丈夫)对你明显地表示了性需求,但你却经常感到疲惫不堪,没有什么性欲望。10分

如果你的累积总分超过30分,就表明健康已敲响警钟;如果累积总分超过50分,就需要坐下来,好好的反思你的生活状态,加强锻炼和营养搭配等;如果累积总分超过80分,赶紧去医院找医生,调整自己的心理,或是申请休假,好好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