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
9785200000094

第94章 细节94

培养孩子顽强的性格

读过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这本书的人,都会把保尔·柯察金看做是坚强意志的化身。对于保尔来说,贫困,失恋,坐牢,战争,重伤,失明,一个接一个的挫折打击着他,但是所有的挫折都没有打倒这位坚强的战士,保尔以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地战斗着,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全部贡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坚强是追求成功的核心品质,对于我们父母而言,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保尔一样坚强。但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胆怯懦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对近万人的调查中发现,大约有4·。的人认为自己胆怯,腼腆。胆怯有许多种表现形式,如公共场所胆怯,社交胆怯,特定情境胆怯,特殊动物胆怯等。

孩子的胆量生来不一样。有些孩子天生不爱说话,害怕生人,不敢表现自己,我们宁可把这看成是他们的性格特点,而不要简单地看成是缺点。有些孩子小时候活泼开朗,敢于尝试,而父母在安全意识过强的影响下,老是不管孩子干什么都说“危险”,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从中总结出一条经验:最可靠的办法就是什么都别动,只有那样才是最安全的。孩子自然就成了胆小怕事,没有勇气的人。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想自己早日长大,遇事都想自己动手去试试,尽管在尝试的过程中难免出错,但还是希望父母给他们机会去尝试。他们有时很反感父母保护过度,希望父母不要事无巨细地关心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在小伙伴面前没面子,好像是个无能儿。他们认为,其他小伙伴能做,自己也同样能做。

其实,在某些父母看来很危险,且认为不适合孩子做的事情,实际上孩子是可以胜任的。只是父母出于过分爱护,总对孩子的能力缺乏正确认识,导致阻止孩子去探索新的事物,熟悉新的环境,剥夺了孩子锻炼自身的机会。这样,无形中不仅伤害了孩子,更对他们的人生有着不利的影响。

许多事实证明,父母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和勇气,从而变成一个懦弱的人。这样的孩子有很强的依赖心理,甚至认为自己无能,没有力量。

在孩子成长中,碰伤了膝盖或皮肉很容易痊愈,但受了伤的自信心和没有被开发出来的勇气却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故而,我们的父母对待孩子不应保护过度,需从小加强对孩子勇气的培养,把孩子培养成坚强,勇敢的人。

第一,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孩子的勇气

有些孩子胆子很小,父母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勇气的培养。鼓励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让孩子不要有“怕”的概念。在培养的过程中,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如“人家多优秀,就你不行”,“你就是没用,就是个胆小鬼”等。

孩子存在能力缺陷时,父母要耐心地加以训练和培养。如孩子本来说话表达不清,父母可以和孩子每天一起坚持表达训练。父母应注意孩子的闪光点,对他的优点经常鼓励,使孩子从中获得尊严。当孩子面对新的环境时,父母要教给孩子适应新环境的方法,并教孩子勇敢地去面对。

父母一定要学会欣赏孩子,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爱,应该告诉孩子,他们的每一点儿成功,父母都是非常欣赏和欢喜的,如孩子懂得体贴大人,知道关心他人等,父母都要有反应,要表扬他们,鼓励他们继续。这样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永远都在关注他,支持他,就更有信心和勇气去克服困难了。

第二,让孩子学会自己生活

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买东西,擦桌子,端盘子等,让孩子通过这些活动逐渐认识自己的能力,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有锻炼的机会,让胆小的孩子慢慢地变成勇敢的孩子。

著名文学家朱自清说:“要让孩子在正路上闯,不能老让他们像小鸡似的在老母鸡的翅膀底下,那是一辈子没出息的。”

父母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软弱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舒适,平静,安稳的生活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

一位独生子女说:“我一直相信妈妈是非常爱我的,她希望用自己的肩膀为我挡住所有的风雨,安排好每一步路。可是,在她每天为我忙忙碌碌的时候,她不知道,我所有的勇气和自信都丢失在这份特殊的关爱里了。”

可见,要培养孩子成为强者,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生活,把握自己。

善于生活自理的孩子是坚强的,在生活中,他会表现出坚强的一面,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他会用自己的能力去处理这些问题,不会无所适从。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生活,让他自己去面对问题。譬如:夜间让孩子独立上厕所,自己到牛奶站取牛奶等。经过这些锻炼,以后当父母暂时离开时,孩子就能够自己待着而不害怕,当发生意外情况时,也能够不惊慌,不哭泣等。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对培养孩子坚强,勇敢的品质很有益处。

父母还应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体育竞赛,文艺演出,演讲比赛,夏令营,冬令营等,这些活动都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和勇气,有条件的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去登山,去海边游泳,去森林探险等。

第三,不要把孩子当成弱者

在公共汽车上,有人给一个5岁的小女孩让座。孩子的妈妈却对让座的人说:“让她站着吧,她已经到了该自己站立的年龄了!”

想让孩子坚强,千万不要把孩子当成弱者来看待。只有让孩子自己去站立,他的双腿才会坚强,他的意志才会坚强。

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很注意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把大女儿带到战场前线救护伤员,让她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1918年,居里夫人又让两个女儿留在正遭到德军炮击的巴黎,并告诉孩子,在轰炸的时候不要躲到地窖里去发抖。这种把孩子当成强者的态度,让居里夫人的孩子们成为了坚强的人。

第四,教孩子凡事再坚持一下

要看到日出,就要坚持到拂晓;要得到成功,就要坚持到最后。成功往往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正如丘吉尔所说:“成功的秘诀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世界上的许多成功,往往都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小虎因为上课时没认真听讲,结果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一点儿也不会做,他急得直掉眼泪,想叫爸爸妈妈帮忙,可他们却说:“我们相信你,只要再坚持自己算算看,答案就会出来了。”父母看出题目并不难,而且小虎自己试着演算的方法步骤也对,只要他坚持到把答案算出来,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而且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弄懂的题目和方法是不会忘记的,对他自己有利。但小虎却觉得自己算出的答案是错误的,所以失去了继续做下去的勇气,认为自己是不会做好那些题的。在爸爸的鼓励下,小虎真的算出了答案,他终于松了口气,此时他明白了:以后遇事一定要坚持!

第五,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

劣性刺激是指一些令人不舒服或不愉快的外界刺激,这些刺激对孩子来说是必要和有益的。这些刺激主要有:

(1)困难。美国一些儿童专家指出,有条件的父母应该为孩子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常给孩子制造一些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困难。当然,在这当中,父母需要教给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也要教给孩子克服困难的办法。

(2)饥饿。饥饿是一种挑战生理极限的刺激,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孩子吃饭挑食,或抱怨这,抱怨那,这时候,父母可以偶尔让孩子尝一下饥饿的滋味,让孩子在饥饿的刺激下学会控制自己的偏好。

(3)吃苦。大部分孩子在面对从未做过的事或困难的时候,总是显示出娇弱的一面,父母不妨有意识地锻炼孩子,比如多让孩子参加一些野营活动,让孩子在艰难的条件下吃点苦头,这样比较有利于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

(4)批评。许多孩子的心理非常脆弱,根本无法接受别人的指责和反面评价。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埃丽希·弗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必须明确规定一些孩子不应做的事情,比如:打人,骂人,偷东西等,这些都是绝对不允许做的。如果孩子做了,就要接受批评,惩罚,有时还要严厉一些,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是有益的。”

(5)惩罚。对于孩子犯的较大的错误,父母应该给予适度的惩罚,这种惩罚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比如,让孩子面壁思过,不允许孩子买他想买的玩具等。

(6)忽视。父母总是一味地以孩子为中心,无论是在哪种环境下,孩子们似乎永远是主角。那么,如果环境发生变化,孩子不能再当主角了,不被重视了,他的心理就会失去平衡,他就可能承受不了这种角色的转变。因此,父母在生活中不要把孩子作为重心,有时候可以适当忽视孩子,并且教导孩子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帮助孩子在与人的相处交往中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