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
9785200000092

第92章 细节92

教会孩子反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两岁的吴朋走起路来颤颤巍巍,并不是很稳。妈妈跟在他身后,一个不留神吴朋就跌倒了,他哭了起来,妈妈赶紧扶起吴朋,然后用手打了几下地板说:“都怪这个该死的地板让吴朋跌倒了。”

吴朋不再哭了,看看妈妈又看看地板,然后指着地板说:“地板坏。”

妈妈附和着儿子说:“是啊,地板坏。”

妈妈的举动看起来有些可笑,但是这个有些可笑的举动让孩子留下了一个印象:那就是自己摔倒都是地板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走路不稳。这个印象一旦形成,对孩子的成长将会非常不利。可能在以后的岁月里,孩子遇到类似的事情,即使自己有问题,他也会把问题归到别人的身上,认为自己一点错误都没有。

其实,孩子摔倒可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地板真的是太滑了;二是因为孩子走路还不稳当。妈妈在孩子跌倒以后将孩子扶起时,要及时提醒孩子以后走路要小心。即使两岁的孩子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影响比母亲责怪地板要好得多。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一味地责怪孩子,或者干脆把错误全部推给别人,不去责怪孩子,而忽略了让孩子在这次的错误中认识一些问题,学会反思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以及会引发的后果。因为家长往往会把错误的原因或者是引发的后果直接告诉孩子,他们没有时间或是没有耐心等待孩子反思。

其实,在生活中教会孩子反思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很多家长却常常忽略这个事情,直接将答案告诉孩子。“你不应该这样做,这样做是错的。”“我都和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就是不听呢,你不能那么做。”其实,这样直接把后果告诉孩子,不如让孩子犯一下错误,再引导孩子反思错误发生的原因和引起的后果,这样的印象要来得深刻。

严女士去参加儿子的家长会,发现个子小小的儿子竟然被老师安排坐在了最后一排的位置上。严女士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个班里学生的座位情况,发现个子小的孩子一般都是坐在前排的位置。严女士没有询问老师情况,也没有询问儿子,在家长会后,她和儿子回到了家里。

严女士微笑着问儿子说:“你现在坐的位置,以前坐的是哪个同学啊?”

儿子回答说:“是一个叫做刘琪的女孩子,老师不喜欢她,因为她上课的时候总是爱做小动作。”

严女士仍然微笑着问:“那么,在刘琪以前,这个位置上坐的又是谁呢?”

儿子想了想说:“是一个男生,因为他上课的时候老喜欢和同桌说话。”

“那么你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感觉怎么样呢?”严女士问儿子。

儿子想了想说:“每次上课如果老师提问,我就举起手来回答问题,但是老师总是不让我起来回答。”

严女士继续问儿子:“老师为什么不让你回答?老师也不让刘琪和那个男孩回答问题吗?”

这个时候,儿子好像想起什么来了,他说:“是啊,老师也不让他们回答。妈妈,老师不让我们回答问题,又让我们坐在这个座位上,我是不是也和那两个同学一样让老师讨厌啊?”

严女士微笑着对儿子说:“老师不会无缘无故讨厌一个学生的,你也说了那两个学生都是因为有上课爱说话,爱做小动作的毛病,所以才被老师调出了你现在这个位置上。他们现在坐在什么地方呢?”

儿子想了想说:“他们已经被老师调到了前排的位置。”“他们为什么会被老师调离这个座位呢?”

儿子说:“因为他们已经改掉了身上的毛病。”

严女士抚摸着儿子的头说:“孩子,你很聪明,妈妈也相信你一定可以找出自己身上的问题,也一定会让老师把你调离这个座位的。”

几天以后,儿子高兴地回到家里,对严女士说:“妈妈,我被老师调回到原来的座位了。”

严女士高兴地问儿子:“老师为什么要将你调回去呢?”

儿子回答说:“因为我发现,老师调我到这个座位上,是因为我在上课的时候不认真听讲,总喜欢东瞧瞧,西看看。但是,后来我改掉了这个毛病,上课注意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说我进步很快,所以又将我调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

“那么,你以后上课的时候还会再犯以前的毛病吗?”严女士认真地问儿子。

儿子摇着头说:“不会了,我要好好听课。”

自始至终,这位母亲没有批评儿子一句,也没有去找老师了解情况。

而是一步一步地让儿子自己去认识自己的错误,让孩子自己反思,自己分析。所以,孩子很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有很多家长习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对孩子指手画脚,让孩子一味地模仿自己,或者干脆直接将孩子的错误告诉孩子。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帮助孩子纠正自己的错误,但是,对有些孩子来说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别人直接告诉自己的答案,永远不如自己寻找到的答案来得印象深刻。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孩子年纪还小,怎么会懂得自己去寻找答案呢?等他们寻找到答案的时候,家长都要急死了。其实,孩子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少不了家长的指点,家长要引导孩子去寻找答案,因为光是凭借孩子自己的思维和力量,有时并不能寻找到正确的答案。家长指点,但是又不说破,孩子依据家长的指点努力探索,找到答案也不会浪费多少时间。

是孩子都会犯错误,家长希望孩子同样的错误只犯一次,在告诫孩子以后,他们就可以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了。但是,家长告诫孩子的方式往往是大声地呵斥或是狠狠地责骂,以为这样会让孩子印象深刻。其实,呵斥甚至是打骂,都不能让孩子对所犯的错误有深刻的认识。因为犯错误的孩子往往知道那是一个错误,但是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为什么这件事情是错误的,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等等,这些问题隐藏在孩子的心里,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孩子对错误的印象不会太深刻。

所以说,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改正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或者帮助孩子解决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就应该教会孩子反思的方法。要提点孩子,让孩子一步步把事情弄清楚,然后再反思事情产生的原因。孩子学会了反思,也就学会了独立思考。这样,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孩子都会在第一时间里自己先将事情考虑一遍。反思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孩子全面地看问题,也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