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
9785200000006

第6章 细节6

教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宽容与谅解是人类最崇高的美德之一,它体现了一个人高尚的人格;宽容是吹拂在人们心头的春风,它可以融化凝结在人们心头的寒冰;宽容像一支饱蘸思想感情的笔,它可以把胸中积怨一笔勾销,在两颗心灵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金桥。

父母要想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首先就要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谅解。

来看看一位小学生的经历:

作为班上的生活委员,换饭票这个任务就落在我肩上了。由于是第一次换饭票,对此还没有经验,我把饭票发错了,2·元一份的饭票当成1·元一份发给了同学。饭票发完了,可还有几个同学没领到饭票。当时把我急坏了,老师给的总数肯定不会错,一定是我多发了饭票。我着急跑到宿舍去问,有没有发错了,同学们听后都立刻数饭票,把多出的还给了我,有些不知道的同学过后都陆续送了回来。

我非常感动,发错了饭票,这本来是我的过错,可同学们并没有因此嫌麻烦,发现自己的饭票给多了,他们立刻还给了我。几个没领到饭票的同学,那天中午吃的是方便面,当我把饭票给他们,并向他们道歉时,他们还说我辛苦了。当时我听了真想哭,由于自己的失误,给同学添了这么多的麻烦。同学们真诚,谅解的精神感染了我,它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工作,多为同学服务,以不辜负同学们对我的支持。

我们的集体是团结的,温暖的,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也不免发生误会,这就要求你遇事时要多从自己身上找不足,这样关系才有可能融洽。记得那天正值扫除,一个同学负责拖地,他懒懒散散,我很生气,心想:别的同学都很认真地干活,只有你那么心不在焉,太不认真了。我走上去,说了他几句:“别人都干得很好,你为什么不好好做呢?”他看了看我,没有说话,但显然生气了。做完扫除,我看着他正在收拾书包,心里很矛盾,很想上去对他说对不起。因为以前就听同学说过,他是独生子,在家很少做家务活,这次,也许他很认真地去做了,但因为做不惯,没有扫好。这么想着,我觉得自己刚才说的话重了一些。于是我鼓起勇气走了过去,不好意思地对他说:“对不起,刚才我的话说重了,你不要生我的气呀!”他听后笑了,一看到他笑,我放心了,说明他不生我的气了。他反问我:“你同每个同学闹别扭,都道歉吗?”我说:“不,但只要我做错了,我就会这样做的。”从那以后,我们之间好像从没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似的。

同学之间其实就应该这样,只要孩子能真诚面对每一个人,带着谅解,宽容之心去对待每一个人,那么,他就会赢得每一个人的心。

对于父母来说,如果你的孩子能学会宽容而又善于宽容,那他的生活将会更加愉快,他的学习将会更加顺利,他的人际关系也会更加良好。

那么,父母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呢?首先,教育孩子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克服自我中心主义。

现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小皇帝,全家人都围绕着他转,孩子的各种要求都会得到满足,会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以他为中心的。作为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孩子只是家庭中普通的一员,不能享受更多的特权。孩子会自我尊重了,还要教会孩子尊重别人,因此父母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含义的另一方面,那就是别人也是有价值的,也是同他一样独一无二的。

其次,教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在关心中学会宽容。德国人最能体会宽容的真正含义,他们在教育孩子时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善良品质的培养。因此,同情弱者,善待生命是德国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他们的“宽容待人”教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叫达尼的7岁小男孩,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遭到好友梅芙的无端抢白而感到大丢面子,因而试图报复以泄心头之恨。但后来在母亲的劝说下,他通过和梅芙谈心了解到,当时梅芙喂养的小兔子突然死去,心情十分沮丧,故难免出言不逊。在经过一番将心比心后,达尼宽容原谅了梅芙,两个小伙伴的友谊更深厚了。

在生活中碰到类似的事情时,家长们不妨学一学雪丽母亲的做法,让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学会关心他人,在关心中学会宽容。家长不能急于求成,尤其不要自作主张让孩子去宽容,而是当孩子有了宽容的行为时,要及时鼓励,给予强化。教孩子学会宽容别人,理解别人,不仅帮助孩子建立一套健康的与人交往的生命原则,同时,还赋予了孩子一种生命智慧,以及换位思考的能力。

最后,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孩子如果生活在一个宽容友爱,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会逐步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持久的宽容忍让的善良品质。多蒙茜·洛·诺尔特如是说:“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知道了这个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