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
9785200000028

第28章 细节28

千万要避免感情用事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地会感情用事,把自己的想象投射到孩子身上,没有让他们做自己。

生活中常见的感情用事的父母主要有以下表现:把孩子看成讨人喜欢的天真无邪的宠物;回避生活中的问题,空口许诺等。

感情用事无害,却有可能因为对孩子期望过高而给孩子造成负担,使孩子感到沮丧。当孩子把大人的感情用事当成一种习惯时,就会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比如家长出差时一向都会给孩子买礼物,一旦忘记了,不仅你会有愧疚感,孩子也会受到感情上的打击。因此如果成人与孩子之间没有把握好感情的尺度,教育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有个男孩头脑比较灵敏,记忆力也不错,但是他好动坐不住,上课的时候不太认真,容易走神。有一次,在上课的时候,他的眼睛又直直的,也不知在想什么事,老师也没有呵斥,只是装作无意间踱过去,用书本拍一下他的头。他回过神来,歉意地一笑,坐正了姿势。但等到下一节课时,他又发呆了,老师还是用书拍了一下他的头,以提醒他。

不料,这次他不干了:“你怎么可以打我的头呢?这样容易被打笨的!”

“那样容易被打笨吗?”

“这可是敏感部位,教育法明确规定不能体罚学生。”“这也算体罚?”老师气急了,脸有点涨红。

于是,二人的言语开始升级,一堂课就这样被搅得七零八落。

教育是一件理智的事情,感情用事是换不来好教育的。在教育过程中,有点感情色彩并非坏事。但如果总是以感性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就会变得不理性,一旦遇到一些状况,他们就很容易陷入情绪化的陷阱中,这对于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父母的喜怒哀乐会直接对孩子产生感染作用。如果父母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就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如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家长若是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子女受其影响也会紧张起来;相反,如果家长处变不惊,沉稳坚定,子女也会变得遇事沉着冷静。

除了情感上的问题,平时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时也要避免情绪化。一般情况下,孩子与同伴发生争执时,无须大人参与就能够自行解决,家长最好不要横加干预。

当然,如果双方发生打斗,则应该迅速地劝开孩子。千万不要生硬地将自己的孩子拉回家,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感情用事责骂自己的孩子或对方,因为这样很容易混淆孩子头脑中的是非界限,也会让孩子变得不好相处。

当出现孩子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父母应该弄清楚情况,向孩子讲道理,并引导他们自己去解决矛盾。

在教育中,感情用事的实质是爱的极端情形,即把孩子当成了幻想中的产物,不尊重孩子真实的天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给予孩子自身发展的空间太少,最终很容易让孩子的性格走入不健康发展的轨道。

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应该认识到感情用事是换不来好教育的,只有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才能使其进入良性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