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
9785200000026

第26章 细节26

平等的态度非常重要

尽管在教育方法上,每个家庭都不一样,但一些大原则却是一致的,比如相对平等,相互尊重。事实上,互相尊重也就是平等相处。在家庭教育中,如果能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孩子就能得到被尊重的感觉,从而与父母更加和谐地相处。

然而,在现实的家庭教育中,有不少父母始终不能做到与孩子平等相处,以至于双方的关系闹得很僵,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想法,认为纡尊降贵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害怕以后孩子会不服从管教,然而,事实恰好相反。在那些没有得到平等对待的孩子的眼中,没有父母的威信,却有恐惧或仇恨。长期面对父母的“家长式”权威,他们很可能形成怯懦的性格,造就冰冷的内心。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父母想要的。

许多父母不能与孩子平等相处,是因为对平等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其实,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平等是相对的。

平等不是让大人跟孩子一样生活,而是让大人做好自己应做的事。父母和孩子所处的地位不同,但彼此之间却是平等的,大人没有特权。

当然,平等的范围很广,比如大人在孩子面前不小心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就要道歉,这也是平等。事实上,大人勇于向孩子道歉,不仅能让孩子明白对错,更能让他真切地感受到平等与尊重,孩子就会明白,无论是谁做错了事都要改正。

在家庭教育中,平等的态度非常重要。当你尊重孩子,给孩子以平等交流的机会时,他往往能够更快地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和错误。

有个孩子上小学5年级时,有一天放学回家后,他气呼呼地对妈妈说起学校的事情:在课堂上,后面的同学用手捅他,他反手将同学的书扔到地上,结果两人打了起来。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他们,让他们写检讨书。对此,孩子觉得很委屈,因为这一切并不是他惹起来的。

孩子说得很激动,指手画脚,大声嚷嚷。妈妈在一边听了一会儿,有些不耐烦了,很想批评他,但正好那天她咽喉痛,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于是,只好把那些批评的话收了回去。

没想到,孩子滔滔不绝地说完之后对母亲说:“谢谢您,妈妈,难得您能让我把话说完。”

第二天,孩子交了检讨书,诚恳地承认了错误,并向对方道了歉。虽然这个孩子得到的尊重是出于意外,但是这个“意外”却让孩子感受到了平等与尊重。

父母不要总把自己当家长,当你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长者模样时,孩子或许会敬重你,但你可能永远都听不到孩子的心里话,因为你很难理解孩子。

如果你想成为孩子的知心人,如果你想让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如果你想让孩子快快乐乐地成长,那就不要总是把自己当成家长,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吧!只要家长改变态度,把孩子当朋友,尊重孩子,给孩子以平等的对待,孩子自然就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