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时尚就是我:可可·香奈儿传奇
9783700000031

第31章 六十年代(2)

吃过“哑巴亏”的香奈儿学会了怎样利用媒体。每一次新装发布会之前,她都会设计几套同一系列又适合自己的新装,穿在身上出席各种活动,每当人们表示出关注时,她总是一笑,不愿意多说什么。越是这样,越是激发了时尚媒体的兴趣,她为此乐此不疲。当她吊足了人们的胃口时,她就会推出新装发布会,这样几乎不用花什么推广费用,媒体就会竞相报道。这时的香奈儿就像一个小女孩一样,坐在角落里得意地笑起来。

香奈儿还会利用自己的女性角色来打动媒体。据说,有位评论家打算针对她的新一季服装发表一篇带有负面性质的评论,香奈儿得知后邀请这位评论家共进晚餐。在这个晚餐上,双方相谈甚欢,香奈儿丝毫没有提及服装。后来,这位评论家撤回了自己的稿件,他说:“面对这样一位可以当我外婆的优雅女士,如果我再朝她挥舞大棒,那我就太不绅士了。”

时尚评论家罗伯特后来回忆,香奈儿在晚年招待媒体记者时,会像小女孩一样抓住对方的胳膊不放,用眼神和言语将对方黏在座位上,这样,别人往往就很难赶上其他的时装发布会。有一次,香奈儿听说有一个竞争对手有一场发布会,她立即布置赶在竞争对手之前开一场发布会,为吸引媒体的主力记者到场,她亲自主讲,结果第二天,这两场发布会都同时见报,冲淡了竞争对手独家发布会的影响。

1962年,好莱坞摄影师道格拉斯·科克兰德曾拍摄了一系列香奈儿的工作照。照片展现了香奈儿在工作中极其苛刻的一面。虽然她在二战前就取得了服装和香水上的成功,身价已达数百万美元,但她到了这个年龄,还是坚持亲自设计剪裁,对每个小细节都不放过。对模特们,她是既哄劝、鼓励,又批评,她的神情表明了对完美的执著追求。

六十年代初,香奈儿无可争辨地在时尚王国里辉煌了多年。可是,时尚界标新立异的冲击始终未断。这一次,冲击来自于伦敦流行时尚趋势设计师玛丽·奎恩制作的迷你裙。

迷你裙很快遍地风行开来。在以短为潮流的迷你裙盛行期间,香奈儿仍坚持她自己的风格,决不提高下摆。

香奈儿应蓬皮杜总理之邀赴总理府做客时,在餐桌上就碰到三位女士,她们都穿着迷你短裙,远远看去像几位妙龄少女,可是走近一看,上了岁月的皮肤就显示出年龄来。

看着这些上了年纪的女人穿着迷你短裙,香奈儿就想发笑。可是,她的意志也阻挡不住这股潮流了。甚至在香奈儿公司的内部,迷你裙的影响也开始显现出来,外来的业务明显地减少,虽然还不至于断炊,但营销人员丝毫不敢大意。

更让香奈儿生气的是,有个老主顾受邀到公司参加新品发布时,上身穿着香奈儿服装,下身穿着不知是什么品牌的迷你裙,露出半截白花花的大腿,在照灯下显得格外刺眼。当这位老主顾和香奈儿拥抱时,她把脸转向一侧,以示对这种着装风格的不屑。

就在这次发布会上又出现了久违的冷场。模特在台上走步时,台下的掌声稀稀拉拉。很多人在时装表演结束前就退场了,只有摄影师坚持完成了全程摄像。

香奈儿再一次坐在装满棱镜的台阶上发呆。

“露出膝盖就是美吗?膝盖不就是一个关节吗?看起来古里古怪的,也不匀称,有几个女人的膝盖长得很有美感呢?”香奈儿自言自语地说:“下次我也会来些彻底的革命,让他们知道什么叫震憾。”

香奈儿站起身,抚摸着发酸的膝关节。对她来说,像这样的失败也不是第一次了。

就是失败了,也未必不是英雄。

香奈儿对失败了的英雄惺惺相惜。她曾经资助过美国拳击手布朗的教练费,让他重新站在胜利的舞台。也许,这是来自她自身的感受。

香奈儿说的革命性震憾始终没有到来。女人们都在追求着大短特短的性感,甚至将浑圆的臀部和肚脐眼都露出来。她那些要遮住膝盖的裙子的未来在哪里呢?

连她手下的员工都在质疑着,老板这么顽固是不是太老了?她的设计师们私下设计了若干种迷你裙的式样,只要香奈儿一点头,立刻可以投入批量生产。

“流行匆匆,而风格永存。”香奈儿说:“懂行的主顾穿上几天超短裙,还会回到香奈儿。我们的衣服可以供她们一年四季都有选择,超短裙每年能有多长时间的生命呢?”

这时,香奈儿公司雇佣了400个人,很多都是年轻的员工。不少年轻人表现出了对超短裙的向往,她们甚至期盼着香奈儿早点卸任,这样后继者就会紧跟市场的流行趋势。

“活儿做得好,款式又不错,永远会有顾客来。”香奈儿说。

“款式不新潮,做得再好的衣服也只能压在箱底。”员工们私底下嘀咕着。

香奈儿不仅在跟顾客较劲,也要跟雇员们做斗争。

她的背慢慢地驼了,脸上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苍老,整个人变得老态龙钟起来。

“你说我干吗要做这些呢?吃力又不讨好。”香奈儿对身边的密友说。

“放弃这些算了,您也该休息休息啦。”朋友们纷纷劝她。

“可是,你说我不做这些,我又能做什么呢?香水生产又不需要我来指挥。你说让我闲下来吧,那不让我闷死了。”香奈儿很无奈地说。

朋友们想想也是。像香奈儿这个年龄,早就退出了职场,要么丈夫陪着,要么哄哄孙子,可是普通人的这些,她都没有。她的精力只能在工作中消耗掉。

有一次,香奈儿让一个采访她的记者预测,未来的服装是长的,还是短的?

她希望对方给出某个答案。但是,她失望了,因为对方说出来的字眼是“短的”。

短有什么好?香奈儿十分不解。“连一个将要入土的老太太都不会哄!”后来,她就不请邀请这个记者参加香奈儿公司的活动了。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香奈儿仍然保持着每隔半年举行一次时装发布会。不过,媒体记者只是来走走过场,她的消费群体没有什么变化,记者们不想在这里浪费更多的时间。在他们看来,香奈儿已经太老了,无力再掀起引人眼球的新风尚。

“也许只有美国人知道,如果我把香奈儿公司关闭了,会意味着什么?”她想起了肯尼迪夫人穿着香奈儿套装的时候。

但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也无法拯救香奈儿。

香奈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在她81岁时,香奈儿决定养马,马是比较听话的动物。她养了7匹纯种马,并雇用当时最顶尖的驯马师。她的马在比赛中多次获得好名次。每次去看赛马,香奈儿都会让司机将车停得远远的,坐在车里用望远镜观看赛场的情况,一旦看到自己的赛马率先抵达终点,她就示意司机开车返回。

香奈儿一辈子都没有结婚,但她一辈子都在追求爱情,连到了八十岁的时候也是如此。

香奈儿在英国大使馆招待宴会上遇到一个叫弗朗索瓦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善良、淳朴。后来,她用高薪把他挖到了公司。

弗朗索瓦开始只是香奈儿的贴身秘书,并替香奈儿做管家工作,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首饰设计上展现出了某种特别的才华。香奈儿于是将这个年轻人调进了公司的首饰设计部门,成为一名首饰设计师。

弗朗索瓦出于一个晚辈对前辈的敬爱,对香奈儿照顾得十分周到。不过,香奈儿却渴望有人来爱他。在她的晚年,她像干涸的禾苗渴望雨露一样在渴望爱情。

“任何一个女人都无法拒绝最后一次可以恋爱的机会。”这是香奈儿的名言。年龄似乎从未成为她追求爱情的障碍。

有一次,香奈儿和弗朗索瓦一起看电影,这是一部爱情片。香奈儿在一旁似乎是有意无意地感叹:“你们年轻人真是好啊,我的双唇已经有十年没有人吻过了。”

弗朗索瓦以为这只是一个老人对岁月的感叹,没有当回事。谁知过了几天,在一个晚餐上,香奈儿对弗朗索瓦说:“亲爱的,难道你一点都没觉察到我对你的好感吗?我都已经几次向你发出请求,你都是无动于衷,你是真的不知道,还是装作听不懂?难道要我直接说出来,我们结婚好吗?”

弗朗索瓦惊讶得合不拢嘴。他一时大窘,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现场尴尬极了。

“我是和你开玩笑的。”随后还是香奈儿自己哈哈大笑地打起圆场。

弗朗索瓦再也不敢单独跟香奈儿一起吃饭。

过了几个星期,弗朗索瓦托人向香奈儿转交了一封辞职书,信中对香奈儿表达了敬意和祝福,但没有说明辞职的原因。

弗朗索瓦从香奈儿的眼神里看得出来,她说的并不全是玩笑。可是,香奈儿和自己的祖母年龄差不多。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太大了,这是不可能的事。

弗朗索瓦本来就有女朋友,他很快就结婚了。香奈儿为此黯然神伤了多日。因为一句话,不仅失去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也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助手。

香奈儿一生有过很多的情人,她对自己的感情也从不掩饰。她遵循着一条原则:当一段感情结束之后,才会开始新的一段感情。她从不纠缠不清,也从不拖泥带水。

香奈儿有几次几乎就快等到确定婚期了,但还是被错过。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香奈儿一生就这样错过,或者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