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9783400000024

第24章 舞蹈艺术(1)

什么是舞蹈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是经过提炼、组织及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难以表观的人们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如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的自我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的审美情感和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由于人体动作不停地流动变化,舞蹈须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存在;在舞蹈活动中,一般都伴随音乐伴奏,要有特定服饰,有的舞蹈还要手持各种道具。如果是在舞台上表演,灯光和布景也不可或缺。所以,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起源:远古人类尚未出现语言以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表情传达各种信息,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

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起源于多种因素,所以人们主张“劳动综合论”,即:舞蹈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详细点说就是,舞蹈是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性爱、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它和诗歌、音乐相结合,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之一。

特性:人的身体是舞蹈主要的艺术表现工具,以人体的动作、姿态造型和构图变化为主要表现手段,重表现人物情感的发展过程。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动作具有一定的技艺性,舞蹈演员要具备跳跃、旋转、翻腾、柔软、控制等高难度的技巧能力,是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一种手段。

小知识

图腾与舞蹈

图腾,原为美洲印第安人方言,意为“他的血族”。他们多以动物、植物或非生物及自然现象为标志,并认为图腾主宰他们全体成员的吉凶祸福。印第安人有以鹰为图腾的,澳洲的土著许多部落各以一个图腾为名,如雨、水、袋鼠、食火鸡等。

原始氏族图腾崇拜与舞蹈和武术活动关系密切,祭祀、庆典都要对着图腾起舞,后来逐渐演变为模拟图腾起舞,从而产生大量象形取意的拳法和舞蹈。如中国黄帝氏族以云为图腾,从而产生以《云门大卷》为名的乐舞,以祭祀黄帝,原始夏人的图腾为龙,其后有了龙舞,一直留传至今。

生活舞蹈

舞蹈由各个不同种类、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舞蹈组成。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类。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艺术舞蹈则是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

习俗舞蹈:又称为节庆、仪式舞蹈,是中国许多民族在婚配、丧葬、种植、收获及其他一些喜庆节日举行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在这些舞蹈活动中,表观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特征。

宗教、祭祀舞蹈:进行宗教和祭祀活动的舞蹈形式。主要用来祈求神灵庇佑、除灾祛病、逢凶化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或答谢神灵恩赐;祭祀舞蹈,祭祀先祖的一种礼仪性的舞蹈形式。过去人们用来表示对先祖的怀念或希望先祖和神佛保佑和赐福自己。

社交舞蹈: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舞蹈活动。一般多指在舞会中跳的各种交际舞。

另外,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在各种节日进行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多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会交往、自由选择配偶的社交活动,所以,也可将其看作是各民族的社交舞蹈。

自娱舞蹈:人们以自娱自乐为唯一目的的舞蹈活动。用舞蹈来抒发和宣泄自己内在的情感冲动,从而获得审美愉悦的充分满足。

体育舞蹈:舞蹈和体育相结合,用艺术审美的方式锻炼身体,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舞蹈新品种。如各种健身舞、韵律操、中老年迪斯科、冰上舞蹈、水上舞蹈、街舞Hip-Hop,以及中国传统武术中的舞剑、舞刀和象征模拟各种动物、特定形象的象形拳、五禽戏等。

教育舞蹈:指学校、幼儿园等进行审美教育的舞蹈活动,以及开设的舞蹈课程,用以陶冶和美化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教育人们团结友爱、加强礼仪,增进身心健康等。

艺术舞蹈

艺术舞蹈,指由专业或业余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进行艺术创造,从而创作出主题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由少数人在舞台或广场表演给广大群众观赏的舞蹈作品。由于艺术舞蹈品种繁多,根据的艺术特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

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区分,有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当代舞蹈和芭蕾舞;根据舞蹈表现形式区分,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古典舞蹈:在民族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人员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各具风格的古典舞蹈。欧洲的古典舞蹈,一般泛指芭蕾舞。

民间舞蹈: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舞蹈形式,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它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现代舞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当时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太过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抒发人的真情实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当代舞蹈:也叫新创作舞蹈,它常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鉴、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种风格、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兼收并蓄,创作出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各种舞蹈风格的具有独特新风格的舞蹈。

芭蕾舞:一种经过宫廷的职业舞蹈家提炼加工、高度程式化的剧场舞蹈。

“芭蕾”一词是法语音译,意为“跳”、“跳舞”,其初意是以腿、脚为运动部位的动作的总称。法国宫廷的舞蹈大师们为重建古希腊融诗歌、音乐和舞蹈为一体的戏剧理想,创造出“芭蕾”这种融舞蹈动作、哑剧手势、面部表情、戏剧服装、音乐伴奏、文学台本、舞台灯光和布景等多种成分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剧形式,在西方剧场舞蹈艺术中占统治地位达300余年,至今已历四个多世纪。

独舞:由一个人表演的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双人舞:由两个人表演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现人物关系。

三人舞:由三个人合作表演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根据其内容,可分为表现单一情绪和表现一定情节,以及表现人物之间的戏剧矛盾冲突等三种不同类别。

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称群舞,一般多为表现某种概括的情结或塑造群体形象。通过舞蹈队形、画面更迭、变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造型发展,能创造出深邃的诗的意境,艺术感染力较强。

组舞: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较大型德舞蹈作品。其中,各个舞蹈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又都统一在共同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中。

歌舞:一种结合了歌唱和舞蹈艺术的表演形式。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能表观人物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

歌舞剧:一种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展观戏剧性内容的综合性表演形式。

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综合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

土风舞

土风舞是民族性的舞蹈,舞蹈风格和式样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希腊土风舞:希腊土风舞可分为四类:皮特其托、希尔托、旁狄和尼比狄哥。希尔托意为“拖曳”,舞蹈动作轻柔而飘拂,少有跳跃动作。“蜜丝罗小姐”属希尔托类,站在右端的为领舞者,常拿着手帕摇晃。希腊舞蹈姿态傲慢,风格自然高雅。习惯上男、女分跳,但现代已变成男女混合跳。希腊的链状舞蹈中,半月形是尊敬月亮女神的象征。

罗马尼亚土风舞:在罗马尼亚,圆形舞最普遍。这类土风舞经常随音乐的节拍而加速。频密的踏步和迅速的重心转移是模仿小果子掉落地后跳动的形态。

以色列土风舞:以色列的舞蹈有许多产生于圣歌,舞蹈较慢而优雅。但叶门人的舞蹈却配有强劲节奏,在鼓声、掌声及歌声中渐渐加速。“呼拉莎达夏”是催促谷麦生长;“水舞”是庆祝寻获水源的喜悦。

苏格兰土风舞:苏格兰舞蹈可分为乡村舞、高地舞。舞蹈的特质,尤其是高地舞,多半步法轻巧且带高贵和骄傲。舞步干净利落,表现出高度控制性。男、女子在社交或节日时穿着的低跟和软底舞鞋使“快乐歌顿斯”中的扑踏步更轻巧。

俄国土风舞:俄国土风舞包括单圈舞、行进舞及双人舞等。其特质是充分表现感情,动作从热带国家的缓慢动作到寒冷国家的强力动作都有;但一般来说,大多较具活力。俄国的舞蹈时常边唱边跳,音乐类似于东方音乐。

美国土风舞:美国土风舞音乐,活泼而无拘束。队形通常是四方形、圆形或行列队形。“快乐水手”是典型的美国舞蹈,步法轻松、俏皮。“黑鹰华士”则是借鉴了社交舞的华尔兹模式的双人舞。“快乐行列舞”是两对男女一组编排的混合舞,以双重圆或行列队形排列;舞者在舞蹈当中会转换组别。

丹麦土风舞:丹麦舞蹈的风格活泼而不浮夸,非常简洁,且有良好的身体控制。因丹麦人都喜爱参与群体舞蹈,舞蹈本身具有交谊性质。

舞蹈在丹麦十分流行,每个乡村和小镇都有自己的民族舞蹈组,较大的城市会有数个民族舞蹈组。链形舞或环形舞在丹麦是最流行和最原始的舞蹈。近年,双人舞和四人的方形舞变得十分普遍,尤其以出现在连接组合及图形舞组合中为多。“四人莎蒂士”是两对男女一组的混合舞,除了舞者会在末段以踏跳步转换组别外,所有走位均以莎蒂士步进行。

秧歌舞:又称“鞑子秧歌”,多在上元夜表演。舞者十数人或数十人不等,表演者各持尺把长两圆木,边击边对舞。常由三、四人扮妇女,三、四人扮参军及持伞灯者,饰卖膏药者为前导。以锣鼓伴奏,“舞毕乃歌,歌毕乃舞”。是化妆的歌舞表演。分徒步、高跷。若两秧歌队于路相遇,即行抗肩礼互敬。

现今的秧歌舞既有传统特色,又融入了民族舞和现代舞的表演技巧。

霹雳舞:霹雳舞源于美国,其创始人是美国东海岸黑人歌星詹姆斯·布劳德。他于1949年在电视上唱新歌时,自己创作了一种稀奇古怪的动作,青年竞相模仿,并在街头进行跳舞比赛。这种舞蹈传到西海岸洛杉矶后,又出现了模仿木偶机器人动作的舞蹈。美国东西两岸两大派街头舞蹈结合起来,因这种舞蹈多在街头表演,故又称“街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