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金岗山麓的追忆
9779200000063

第63章 后记二

《金岗山麓的追忆——文化部丹江口“五七”干校文化名人寻访录》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本20万字的书稿凝聚了编委会一年多来的心血。尽管这部书稿因年代久远、时间仓促、能力有限等诸多因素,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困惑,但作为文化部丹江“五七”干校的历史见证,其出版发行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然,我们对文化部丹江“五七”干校的挖掘、整理工作并没有止步于此。这一书稿付梓问世标志着丹江口市委、市政府对丹江“五七”干校挖掘整理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历程。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领导和干校学员及家属的支持和帮助,全国政协文史委主任陈福今同志为本书提出很好意见,市委书记孙咏平同志要求编撰工作要客观真实地再现那段文化史,载入丹江口市史志,并亲自为本书作序,市长曾文华同志、市委副书记张涛同志多次指导审稿工作,文化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黄晓捷博士不辞辛劳,联络北京的原干校学员及家属积极撰文,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照片;湖北省向阳湖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城外先生热情予以帮助,提供了宝贵资料;市政协副主席陈丹庆同志、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汪光军同志,中共丹江口市委办公室朱自欣、路素景等同志对本书进行了编审,特别是朱自欣同志,年过六旬,衔命应征,查档案于故纸,溯校源于咸宁,访名人于京畿,编书稿于案几,克服种种困难,历时一年余终于完成书稿的初步编校工作;中共丹江口市委办公室李新胜、赵永峰、陈海涛、张燕,丹江口职业技术学校陈珍珍等同志对本书的资料搜集、整理给予热情帮助。市水务局、市教育局和文化部丹江口文字605厂为本书编写提供了方便。同时,本书中的部分文稿、照片摘编自有关报刊和网络。在此,对上述领导、专家、作者和相关人员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于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