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福村艰难的迈步
9763600000020

第20章 停脚: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1)

一、童水木建新房成福村迈步的绊脚石

在我们刚到福村的时候,村子中部吴年程房子旁边就开辟出了一块空地,很显然在那里是有人要建新房子。在我们第一阶段有关福村文化风俗的调查人物后,我第二次踏入福村时,就住进了童水木家里,而他就是那新建房的主人,所以我亲身经历了房子的从打地基开始的一系列过程。

童水木,男,52岁,西山村小学教师,家中有妻程连香,有儿童圣成。在四兄弟中排名老二。兄弟四人当中,排行最小的就是童明,不妨先了解一下他。

王晓艳:你今年多少岁了?

童明:我是74年的,35岁。

王晓艳:你读过书吗?

童明:没有。

王晓艳:识字吗?

童明:不识字。

王晓艳:你是多少岁出去打工的?

童明:18岁。

王晓艳:18岁前在家里做什么事情?是种田种地吗?

童明:从来田也没有种过地也没有种过。

王晓艳:那在家里做什么呢?

童明:放牛。

王晓艳:放的牛是用来卖的?

童明:是啊。

王晓艳:18岁后在哪里去打的工?

童明:深圳啊。

王晓艳:做什么工?

童明:厂里面啊,就是以前帮别人做那个帮装金项链、金戒指那个盒子。

王晓艳:那个时候多少钱的工资呢?

童明:那个时候我们刚刚出去,91年的冬天,1400每个月,那个是计件的。

王晓艳:哦,做的多就得到的多。

童明:是啊。做的多久多哦,做的少就少哦。

王晓艳:那个工作干了几年?

童明:干了两年。

王晓艳:为什么不干了呢?

童明:哎呀,太累了。完了又另外去找一样啊,你叫我天天在那里做,好像我出去打这么久的工,好像我最多的时候就是做过两年。

王晓艳:做完了这个工作又去干嘛了?

童明:做完了这个又重新去做别的事啊。

王晓艳:做过什么?

童明:我做过的事情多的要死。

王晓艳:比方说呢。玻璃厂做过没有?

童明:没有。

王晓艳:做过木工吗?

童明:也没有做过。我在桂林做过十多个工种。

王晓艳:现在做什么?

童明:现在在橡机厂。

王晓艳:你是什么时候结婚的?

童明:95年。

王晓艳:你妻子是哪里的人?

童明:永福。

王晓艳:你们怎么认识的?

童明:在外面打工认识的。

王晓艳:你妻子读过书吗?

童明:读过。

王晓艳:她读到什么程度?

童明:初中。

王晓艳:她是县城里的人,怎么同意了你的呢?

童明:因为以前我是外面的,不在家里的。

王晓艳:是啊,在外面时你的工作工资都还可以,她在外面打工,是做什么的?

童明:她在那个玻璃厂。

王晓艳:她的玻璃厂具体是做什么的?

童明:就是做那个啤酒瓶的。

王晓艳:她在玻璃厂干了多少年了?

童明:干了7、8年了。我们结婚以后,我们一直在桂林,在我儿子有三岁的时候她就出去干活了。

王晓艳:你的儿子是在桂林长大的哦?你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童明:哦,他叫童元武,95年生的,今年14岁了。现在读初中一年级。

王晓艳:以前是在桂林读的?

童明:是啊,就是他读初中我才叫他在回来读的。

王晓艳:你一直在外面打工,今年回来主要是修房子?

童明:是啊,我请了一年的假。

王晓艳:为什么要修那么长的时间?

童明:因为我在这里修房子,我要请那个先生来看的嘛!

王晓艳:有看开工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

童明:是啊!

王晓艳:你们请风水先生每次给多少钱啊?

童明:来一次两百块。

王晓艳:现在来看了多少次呢?

童明:已看了二次了,还要来两次哦。

童水木靠着自己教师职业积攒了几万元,童明常年在外打工也有了一点积蓄。四兄弟中,除了老大童水楚分家建了新房外,三兄弟还是和父母同住一栋房子,共有九口人,人口多了,每次童明一家回来,住就成了很大的问题,因此童明的妻子若不是万不得已就很难得回家一趟。受着这样的困扰,兄弟二人共同建新房的想法就此形成,除了他们自己的积蓄外,还向亲戚朋友借了大笔的钱,建房也就开始付诸行动。在农村,盖房子、娶老婆、生儿子都是大事,童明为了回家盖房子还向工厂请了一年的假,然而添新居的喜庆并没有带来多少快乐,反而烦恼接踵而至,这个烦恼不仅影响了他们全家,更影响了全村。

6月4日那天,童水木在学校碰见了南副镇长,南称要征童水木在对门山的那块地,并称征用公告已经贴出两年,他那块地属于征用范围,按照荒山的征用价是6480元/亩,童水木嫌价格低硬是不同意,南称若是不同意就要将钱打到公证处,此话一出使得童水木非常生气,声称若是这样,他就会告到中央告到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那去。傍晚童水木放学回到家说起了此事,全家人就轮番向我诉苦,说他们老是遭人欺负,这样的价钱让他们今后怎么生活,他们的孩子靠什么生活,他们的土地本身就只有那么一点点,如果都被卖了就活不下去了。还总是举例说,市场上卖东西做生意都是讲究个讨价还价,价钱都是好商量的,政府现在这么做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强行如此怎么能让人心服。至少要给个合理的价钱,他们拿景区水上餐厅的那块地作对比,童水木说至少也要给到跟那块地一样的72.7元/平方米的价格他才会卖。从他们说话的语气和表情上看,能够觉出他们对此事的无奈和无助,同时也透露出要与政府相抗到底的决心。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门山的地卖与不卖跟他建新房又有何关系呢?这事还得从新建房的建房证说起。通过了解,童水木老师的建房并没有得到县里的允许,也就是说还没有拿到建房证,童水木老师称去自己去办了几次县里都不给批,可是自己弟弟一家每次回来住房都成大问题,加上自己又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非常急切的盖房子,既然政府不批,而村里以前什么时候盖房子要办理什么建房证来了,索性就不办了,没有建房证也照样开工建房。

政府为何不给童水木办理建房证呢?按照锦镇政府的说法,福村正在做全村规划,在这规划之前,是不允许乱搭乱建的,故而建房证迟迟不予办理。但是仔细一想,全村规划是在我们来之后才开始的,而童水木老师去申请办理建房证一事在前,所以政府的说法有点站不住脚,除非在我们来之前,政府就已经有了规划福村的想法,要不然这理由是不够充分的。既然不够充分,就给予我们一个猜测的空间,童水木老师对门山那块地要被征用的事情已经有了很长的时间,就是由于童水木死守不肯同意被征用,政府就一直在做思想工作,按南副镇长的说法,对门山那一片的开发就仅剩童水木这一户了。而正巧,在政府一筹莫展的时候,童水木提交了办理建房证的申请,这时候政府就似乎找到了交易的筹码,推迟不给办理也就可以解释了。但这些也仅仅是一种猜测。

6月5日,徐老师接到镇领导的一个电话,事情变得让人有点头疼,让我们真正感觉到童水木在阻碍了全村发展的进程。电话里问童水木老师是否还在继续盖房子,得到肯定回答后,电话那头称若童水木依然在没有得到批准的情况下坚持盖房,且没有按照规划要求进行盖的话,那么市里和县里将停止一切对福村的资助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项目。

说起规划要求,童水木的建房结构模式并不是按照桂北民居的样式来建的,所以这对规划中需要保持桂北民居这一特色要求相冲突,这将损害整个村的新农村建设的利益。也就是说,如果童水木坚持要盖这个房子的话,那么我们之前所有的努力将付之东流。

于是,徐老师和龙正、汉口一起到童水木建房地观看,童水木的房子已经盖了半层了,从格局来看丝毫没有桂北民居的影子,红砖房,很明显的能看出是对称的两边,兄弟二人两个家庭居住。

在接到镇领导电话之前,徐老师在龙林家里和几个村民正热情洋溢的谈论着村里发展的事情,话题是从房子改造的问题说起的。

龙正:有的这种想法,有的那种想法,像昨天龙甲说他那外墙还要搞个吊台出去,我说那样不行,他说我那样是考虑个人问题不考虑大局问题,我说你要考虑个人问题就要搞好来。

徐杰舜:他这个想法错了,他是村干部,他怎么能考虑个人问题呢?

龙正:他的意思是说他的外墙不是有点歪掉吗,他说他要拆掉重新搞起来,搞个阳台,就像个走廊一样。

徐杰舜:桂北民居没有这样的。

龙正:你这样的房子搞成要土不洋的。

徐杰舜:他还要做工作,叫村民不要那个,那他自己不带头啊。共产党员要顾全大局啊!

龙林:现在我们村里的事情很难做的。

徐杰舜:随便什么地方都是难做的,只要去做,总有办法解决的,你们已经进步很大了。

龙林:现在有些导游介绍给外地的客人说我们这个村叫长寿村。以前有个老人一百五十八岁,哈哈。我们村子的人,眼光太窄,太看不开。有好多人都图自己的利益,我跟你说,徐教授……

徐杰舜:哎,这个……龙林啊,你讲的是很对的,这就是一个过程,我们中国农民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要改变它要有一个过程。

龙林:我在他们面前有说过好几次,你们现在有这个条件你们不搞,这个环境和这个路,有这个新农村不搞,以后他们子孙后代出来会骂死他。再过一百年两百年你这个村子还是这个样子,是不是啊?

徐杰舜:既然来了,机会就在你眼前了。

龙林:那其他村子想搞都没办法搞。谁个村子搞得了呢?但是我考虑政府也有他一定得考虑。但是我们有一个景区在这里,是一个有利条件。第二个方面来说呢,像现在搞这个新农村,区政府和县政府啊都是有这个资金拨下来搞,就是锦镇旁边的村子都没有这个机会搞。

徐杰舜:对,没有。永福县现在只有三家。

龙林:所以这些人都是说这里是我的,那里是我的,他妈的,搞我的不行,那些人都是废人。

徐杰舜:这个时候还说我的这个东西怎么样,都不从全局来考虑,这个真是……

龙林:如果一万年不来动你的,你那一块就是死地。

我不知道龙林这句话是不是指童水木对门山的那块地,但是村里确实还存在许多人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且只用于最基本的农业生产,有些就是未利用地,从来没有去开发它的价值。

徐杰舜:绝对是这样的。

龙林:像我们房子这旁边的地,你现在不用不做它,你再放一万年都没有用,就是这个鸟样子。

徐杰舜:你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价值。

龙林:没有什么用的,我跟你说。

徐杰舜:包括你们这个门,我给你讲啊,你们村子里啊,所有的东西都是资源,资源都是有价值的,但是你们的价值都没有实现。

龙林:就是有价值的资源。

徐杰舜:对啊!所有的东西都有价值。就是包括你们的路,包括你们的土地,包括你们这个房子,包括你这个人,包括你这份祖宗牌位,都是有价值的,所以你们自己不了解。我们为什么看得到啊,因为我们看得多了,知道你们这里值钱,知道你们这里只要稍微改变一下动起来了就不一样了。

龙林:有些人他在会上说一些好话,在暗地下跟这个说这样跟那个说那样,这些人都是跟那些反革命一样啊!

徐杰舜:这些人要是这样,对我们村子的发展都是不利的,你不要小看,就是你那个木雕的小花,你的这个特点和外地的木雕是不一样的。

龙林:你看看上面这个,随便你去找,看你能找得出来没有。

村里到处都是有价值的资源,可是绝大多数村民都感觉不到一些东西有这样的价值,说起来还是思想认识上,所以大家的讨论又提到关于村民的保守上来了。

龙林:想外面的那个村子,(规划局)白主任来的那天,我们去走过了一趟,把那个规划把那个地方搞一条路上去是不是啊?就听到风言风语,搞我的要钱,搞我的也要钱。那天我也跟壬生说了,那样搞,童仁军希望路从那边搞上去是不是啊,但是我跟那个壬生和童胜说,你们那边搞不上去你们就从这里搞。

徐杰舜:从那个水口上是吧?

龙林:就从这个水口上。

徐杰舜:水口上的话就把你们村里最好的风景给破坏了,这是值钱的啊!

龙林:这值钱也没办法啊,那别人要走路上去,没办法啊!

徐杰舜:但是从后面走就把你们整个村子搞活了。

龙林:是搞活了。

徐杰舜:如果不从那边走,就从这个水口上去,那么里面那个村子还是个死胡同。

龙林:是这个道路,但是那些人的头脑他不易跟你沟通啊!

徐杰舜:那就要好好做工作了,我想全村人的利益,全村人子子孙孙的长远的利益不考虑,他还想不想这个村子活下去?

龙林:我们这个村子里的人啊,你看上次他们几个跟政府的进来啊,跟规划的进来啊,去看一下饮水啊,往哪里走啊,都是他们几个代表去,回来吃饭,在我这里吃饭,集体用那个钱来吃饭是吧,好像有些人就有意见,他们不要工钱都算好了,还有什么意见?你可以去的啊!

徐杰舜:跟他们一起吃顿饭是很正常的啊!

龙林:不要钱吃饭有些人都还有意见。如果是我在那开会我骂死他们去。我叫你去,你可以去的啊,人间挨了工,就十个八个人吃点饭,要多少钱?我算你十块一个人。

徐杰舜:这个钱是要花的,不花这些钱怎么做事情。

童汉口:像昨天测(量)水(管),我们吃饭八块钱一个人,现在不要讨论这七七八八的事情,现在人畜饮水工程做下来了,第二步道路硬化,真正大路从大门口过,上仁军那边,你从头做起,第一家给拆了,给弄了田啊地啊,给拆了粪场猪场挖那个晒坪啊,真正做起来了也会同意的,现在有百分之九十几的人都赞成做这个事情,还有那一两家人他也不会那样顽固了。现在都还没有做,你就不作声。

龙林:现在有三个五个……

童汉口:徐教授讲的,他的意见,他有他的嘴巴给他提,他有他的思想。

龙林:对整村人的利益你三五个人代表出来,耽误人工来为整村人做事情,这个工作餐这个饭食要吃啊。

童汉口:这个到时候好解释的。原来旷那么多的工,又没要过工钱。你出十块,我出十块,我还得帮工,小组成员,代表还得出人工,你出十块钱都什么都不用做。我这个十块钱就大于你那十块钱,我出了一个工两个工还没有算工钱,是不是?像这样的慢慢解释,他们也是会听的。像上次筹钱给你们出去旅游,我说你们不要讲这话,你出十块我出十块,你还可以在家多做几天农活,弄点柴火,我们出去还掏点小钱。

徐杰舜:关于出去参观的事情王书记有没有说啊?

龙正:他还没有说。

徐杰舜:我们要组织好人啊!

龙正:我说等你来了再说,想这两天星期六星期天哪天都行。

龙林:像这种工作餐,一百八十块,一千八百块,一些人就讲,他们讲你们得喝了,我们没得喝,我们这些变成了喝与不喝的说法。

童汉口:就像昨天到今天还没有一个对时,就有人讲风言风语了,说喝那么多酒,大酒大肉的,喝到都认不到路了,说拿集体的钱来开啊!

龙林:喝那些东西去的钱还是人工去的钱多,我问你。

童汉口:我们每个人也就八块钱。

龙林:以后做事情,就家家户户都去叫。再让你们说。

童汉口:问题是不需要那么多人啊,去了都没地方站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