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9755100000025

第25章 不学无术

【释义】没有学问和办事的本领。

【出处】汉·班固《汉书·霍光金日石单传》。

寇准三十几岁即被宋真宗封为宰相,他为人正直,敢作敢为,为此得罪了不少私心利己的大臣。投降派首领王钦若屡进谗言,排斥打击,寇准终于被降职到陕州作地方官。

寇准有个朋友叫张咏,在成都任太守时听说寇准做了宰相,对他的朋友说:“寇准这个人是天个下奇才,可惜他的知识少了些,做宰相有点不够用。”

张咏在成都任满,要回京城听候另行任命。他路经陕州,知道寇准被降职到这里,顺路来看望寇准。寇准见多年好友来访,分外高兴,立即盛筵款待。他们边喝酒,边畅叙别后的情怀,及朝中政事。天色己晚,张咏起身告辞。寇准依依不舍,握住张咏的手说:“你我是多年的朋友,这次分别,谁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重逢,难道你对我没什么要嘱咐的吗?”

张咏看看寇准,低下头想了好一会才说:“《霍光传》不可不读,以你的聪敏,读后定有所悟。”

张咏说完,二人互道“珍重”然后分手。

寇准回到寓所,想起张咏的临别赠言,觉得有些疑惑不解。寇准想:“霍光是汉武帝最信任的大臣。汉武帝死后,霍光辅佐刚刚八岁的刘弗陵当皇帝,他虽然总揽朝政,但尽心尽力。刘弗陵死后,霍光又立昌邑王为皇帝。昌邑王当了皇帝以后,荒淫无耻,整天饮酒,不理朝政,胡作非为,朝野上下惶恐不安。霍光为了刘汉江山不因此倾覆,不得己到皇家的宗庙发誓,废掉昌邑王,立刘询为宣帝,为汉家社稷立下大功。纵观霍光的生平,有大功而无大过,是历史上的名臣。而自己与霍光毫无相似之处,那么《霍光传》对我能有什么启迪呢?”寇准思来想去,认为重读一次《霍光传》,必有所启发,当他读到《霍光传》史臣的总结性评论时,书中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这句话,忽然恍然大悟,知道张咏是劝他多读史书,提高处理朝廷大政的水平。

寇准专心致志,奋发读书,终成一代名相。

“不学亡术”后来多说成“不学无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