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勤劳勇敢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9754900000080

第80章 临危不顾

【释义】面临危难,不顾惜自己。形容大义凛然的气概。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陈留王传》。

三国末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病死后,大权由姜维执掌。魏帝派邓艾、诸葛恪和钟会三路大军讨伐蜀国。姜维在军事要地剑阁坚兵据守。钟会久攻不下,便准备撤军。

就在这时候,邓艾率军绕过剑阁,直取成都,懦弱无能的刘禅见无法抵抗,便向邓艾投降,并派人命令姜维也投降。姜维没有办法,只好到钟会阵前投降。钟会非常钦佩姜维的才能,和他出则同车,坐则同席。

邓艾灭蜀后,在成都骄傲专横,独断独行,引起晋公司马昭的疑忌,钟会乘机诬告邓艾谋反,司马昭便下令将他逮捕,钟会带着姜维赶到成都,派兵将邓艾押送到洛阳去。

邓艾被捕后,钟会大权独揽。他想利用手握的重兵夺取天下。姜维发现了他的意图,也打算利用他的叛乱来恢复蜀国的统治,因此竭力怂恿钟会叛乱。双方由于都想利用对方,所以关系更加密切。

但是,钟会发现司马昭已有防备,已带领十万大军屯驻长安,决定马上动手,姜维想借钟会的手消灭魏国来的文武官员,然后再杀死钟会,为此对钟会说,这些官员不可靠,要赶紧将他们杀掉。钟会也知道,他们会反对自己叛乱,因此把他们召集起来,假传太后遗诏,说太后要他讨伐司马昭,希望大家望遵遗诏办事,同时拔出剑威胁说,违令者斩。

众官员慑于钟会的威胁,只好勉强依从,只有夏侯和、羊祐、朱抚三人毫不畏惧,身处危境,拒不听从钟会的话,并且严辞拒绝。钟会一时间也不敢奈何他们,便将他们关押起来。

魏国文武官员被关的消息很快传开,士兵们不愿叛乱,组织起来攻打钟会。被关押的官员乘机逃出去,和部下一起攻打钟会。

钟会见大批魏军来攻,慌了手脚,问姜维怎么办。姜维要他反击,并带领钟会的亲信迎击魏军。由于寡不敌众,钟会被乱箭射死,姜维也被杀死。

叛乱平定后,魏元帝下诏书表彰夏侯和、羊祐和朱抚,说:“你们坚持气节,反对叛乱,不屈不挠,拒绝钟会的威胁,临危不顾。”“临危不顾”也作“临危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