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自然情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9754700000092

第92章 秋毫无犯

【释义】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不乱拿百姓一点东西。秋毫:鸟兽秋天换的新毛,又细又尖。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淮阳侯韩信原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后来他投奔项梁领导的抗秦起义军,一直默默无闻。改归项羽部下后,多次向项羽献计,都没有被采纳,于是他脱离项羽,投奔汉王刘邦。刘邦派他管理粮饷,同样不重视他。后来在丞相萧何的一再推荐下,刘邦才拜他为大将。

拜将仪式结束后,刘邦问韩信道:

“丞相一再谈起将军,不知将军有什么高见指教?”

韩信谦虚了几句后,反问刘邦道:

“大王自己估计一下,您在勇敢、仁厚和兵力各方面同项王比,哪个更强一些?”

刘邦沉默了好半天,才回答说:

“我各方面都不如他。”

于是,韩信具体地分析了项羽的特点,以及项羽的致命弱点,证明项羽名义上虽然称霸天下,实际上却不得人心,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最后,韩信提出了进兵计划:“现在大王如能采取和项王相反的办法,任用天下武勇能干的人,有什么地方不能讨平呢?把天下的城池分封给有功的部属,谁还会不心悦诚服呢?我们的军事行动符合将士们打到东方去的愿望,有什么敌人打不败呢?再说,大王进入武关的时候,纪律严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还取消了秦朝苛刻的法令,和他们约定的只不过是不许杀人、伤人和盗窃这三条法律罢了。关中的老百姓没有不希望大王在那里做王的。现在大王如果带兵东进,关中地区只要发一道布告,就可以收复了!”

刘邦听韩信这么一说,心中亮堂了许多,认为韩信是一个有智谋的将领,立即同意按他的计划行事,让他统领各路军马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