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修身立世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9754400000050

第50章 放荡不羁

这个典故比喻一个人行动随便,不受约束。

此典出自《晋书·王长文传》:“王长文……少以才学知名,而放荡不羁,州府辟命皆不就。”

晋代时,有一个叫王长文的人,字德睿,广汉睿(今四川中江东南)人。王长文自幼勤奋好学,少以才学知名。但他性格孤僻,放荡不羁,对州府的征召都不怎么服从。有一次州里召他为别驾,他便穿了件普通的衣服偷偷地溜掉了,全州的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刺史知道他不屈就官府,便赠以厚礼。后来王长文闭门不出,也不与人交往,专心致志地著书。他摹仿《周易》写了四卷书,起名叫《通玄经》,当时的人都把这本书比为汉代扬雄著的《太玄经》。

太康中叶,四川发生了大饥荒,官府开仓借粮。因为王长文平时就一贫如洗,所以借得粮食很多,但又无力偿还,郡里就把他送到州里想处罚他。刺史徐干知道王长文的为人,就没有让他还账,谁知道王长文连谢都不谢就扬长而去了。

王长文的行为,的确有点不受约束的味道。因此《晋书》说他“放荡不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