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修身立世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9754400000037

第37章 大巧若拙

“大巧若拙”比喻正直灵巧的人,不自我炫耀,表面上好像很笨拙。

此典出自《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姓李名耳(也有人认为姓老名聃),是和孔丘生于同一时代即春秋末期的一位思想家。著有《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关于老子的姓名及《老子》一书是不是老子所著,历来有争议,本书《老子》为老子所著)。此书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过程,包括某些朴素的辩证法,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和日常生活。

《老子》第四十五章是老子人生论的一部分。在这一章里,老子运用朴素的辩证观点指出:有道德修养的人,其言行的实质和表现出的现象未必都是一致的。他说:大的成就好像亏缺,但它的用处是不会失败的。大的充实好像空虚,但它的用处是不会穷尽的。大的正直好像弯曲。大的灵巧好像笨拙。大的辩才好像语言迟钝。大的得利好像亏本。在生活方面,活动可以战胜寒冷,静止能够战胜炎热。在政治方面,清而无欲,静而无为,可以做天下的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