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哲理荟萃
9751400000088

第88章 作家的秘密

——[意大利]迪·布扎蒂

对我而言,后退就意味着幸福,但我还没有达到幸福,因为我还有一小段距离才退到底。我想再尽情享受一下,因为我的年纪不允许我再浪费时间了。

我成为著名作家的时间已经早得记不清了,总之,我很早就名声四起,但我知道迟早有降温的时候,这是客观规律。

尽管如此,为这些毕生的成就,为今天这一可悲结局我仍然艰苦卓绝地奋斗了三十多年。

对别人而言,也许会觉得奇怪,难道不断后退就是我所追求的吗?

一点不错,作为作家,我是成功的。要是我愿意,我本可以毫不费力地沿着成功之路一直走下去,一直走到这个行业的最高点。

然而,这条路我不愿、也不能再继续走下去了。山峰虽高我却只能走回头路,沿着爬上来的旧路退下去,退回到原来的高度,也许你们会觉得这个高度很可怜,哦,不,不是的。实际上,我退回来不仅不会可怜,反而会得到各种安慰。本来我今晚写的这封信将密封住,等我死后世人才能知晓。但现在我要谈一下一个作家为什么要放弃前进的路的微妙原因吧!我总不愿带着这个秘密进坟墓呀!

在我四十岁时,正处在成功的顶峰,沉浸在自己的伟大成就中而不能自拔,然而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虽然我所追求的通往世界荣誉的道路是举世无双、令人神往、充满了人民的赞誉和胜利感的,但它只是一条短暂的小路。

因为物质富有对我已没什么吸引力。那么其余的呢?雷鸣般的掌声、胜利的陶醉、灯红酒绿的生活……,这些是大部分人锲而不舍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也是。可是,当我喝下一口甜蜜时,嘴里剩下的,就只是一股苦涩的滋味。那么什么才是最高的荣誉享受呢?难道是你与行人擦肩而过,行人都回头望着你,并轻声嘀咕着说“瞧见了吗?这就是他!”仅此而已吗?每个人都希望有那种感受!然而,这种时刻并不多见,尤其是像我们很少抛头露面的作家,在街头被人认出来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没有人认出来也有好处,就是可免去很多不必要的社交应酬,如邀请信件、记者招待会、报告会等等,它们虽然可以激励人心,但更加会毒害人心。我的每一点成就尽管给我带来的满足微不足道,但却给许多同行带来不快。这些我可以从他们的谈话中感受到,从他们的表情中捕捉到还真是让人为难。他们都是正直、勇敢、勤劳的年轻人,和我是老朋友,我干嘛要使他们难过呢?后来我明白了,是我求名的雄心刺伤了他们。我发誓,我从来没有想过为难别人,为这事我一直感到内疚。

我知道只要我坚持做下去,我就会获得更大的成功,荣誉会更高,但同时,也就会使更多的朋友们感受到巨大的痛苦。我们的世界到处都有引起痛苦的原因,其中妒忌对人损伤最大、刺激最深,也最难治愈。也正因为如此,往往会得到他人的共鸣。

我不愿看见朋友如此痛苦下去,想弥补一下自己的过失,于是决定退却,这样,使朋友和自己都会好受些。感谢上帝,我仍有机会做一些好事。我对同行们的心灵造成的创伤愈深,我的退却就给他们的安慰愈大。于是退却成了惟一的出路,我更加自信了。

虽然决定退却,但我不能不继续写下去,我不能让同事们认为我是故意退却,那样同事们就得不到应有的宽慰。我不得不隐藏自己的写作才华,去写粗糙的文章,从而顺应所谓的“真理”,当然,读者会因此而感到失望。

粗制滥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尤为费劲儿。

第一,写出来的文章要得到舆论界公众的批评,因为我一直以来的名声,众人都已习惯了对我的吹捧。现在要来批评我的文章,就必须首先扭转广大读者的心理。

要是他们发现我是有意退却呢?我是说他们会有可能发现的,那样他们会不会采取保守主义,继续吹捧我呢?

第二,创作和随便编撰可是完全不一样,尤其是对于像我这样的作家,虽然告诫自己要写粗制滥造的文章,但写的兴起时那种创作的激情是很难平息的。要磨灭作家的创作激情谈何容易。就是在他故意模仿粗糙文章的过程中也不容易办到。

然而我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了,虽然极力压抑自己的创作激情,但是能做到这一点就足以证明我是位才华出众的人。我写了一些不三不四、无头无尾、故事简单、语言干瘪、文法粗劣的书,一本坏似一本。一切都按我的计划一步一步地进行着。

就这样,每当我出版一本书,同事们都变得快乐一些,对我的亲近又加深一层。我只有不停地这样写,一直写下去,周围的同事们开始有了自信心,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他们又开始和我交往。他们像枯树一样又开花了。过去,我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现在我被清除掉了,难怪他们都很高兴。

渐渐地,我与周围的同事亲近多了,但对我的批判也快速地增多。可是我发觉自己却不感到难过,因为我虽得到那些批判,换来的是同事的关心。我感到一种莫大的幸福,即使在我以前是成功时,也未感受到如此的幸福,我听到的都是他们发自肺腑的真切关怀。从同事们的言谈中,我又找到了天真烂漫的年轻时所拥有的那种诚恳、清新和宽厚的感情。

对于别的人,也许会觉得奇怪,到底是公众重要,还是同事重要呢?难道您所谓的奋斗目标就只是让那几十个人高兴吗?您将公众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您的伟大抱负就只是这些?

我得承认,对于全人类,这的确很不公平。但我并没有欺骗后人,没有从广大公众那里夺走什么,更没有做什么对不起后代的事。虽然我近年来一直在不断地写粗制滥造的文章。可是,我的创作激情与水平却没有被阻断和降低,因为我一直在利用它们偷偷地完成自己的书。

它们完全可以帮助我赢回以前的辉煌灿烂。我写罢一部就锁进床头旁的保险柜里,一共写了12部。等我死后,它们就被公诸于世。那时同行就不会责难我了,对死人,他们还不至于计较什么。他们会好心地仰面大笑:“这头老骆驼,他还真有两下子,真是小看了他的才华!”

无论如何,反正我要……

老作家没来得及写完自己的心路历程,就去了。临死时他还坐在办公桌前,白发苍苍的头一动不动地伏在案头,一旁是信纸和一枝被捏碎了的笔。

亲人们看老作家的信,从保险柜中取出了信中所提到的书,只是这些书没有一个人能够读懂,因为,这12本书中,一个字也没有。

我要向一个未可知的地方进发,虽然仆人再三阻挠,也难以改变我坚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