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女职工心理健康手册(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
9749500000022

第22章 女职工的病态心理预防(1)

1.如何预防自我封闭的心理

自我封闭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

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因为是一种环境不适的病态心理现象。

自我封闭心理具有如下特点:

(1)普遍性。即不同年龄层次都可能产生。比如,儿童有电视幽闭症,青少年有恐人症、社交恐惧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厌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指子女成家在外)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闭心态等。

(2)非沟通性。有封闭心态的人不愿与人沟通,很少与人讲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害怕或讨厌与人交谈,前者属于被动型,后者属于主动型。

(3)逃避性。有些人在生活、事业上遭到挫折与打击后,精神上受到压抑,对周围环境逐渐变得敏感,变得不可接受,于是出现回避社交的行为。

(4)有孤独感。

自我封闭心理的成因

自我封闭心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与个人在生活及成长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挫折有关,因为挫折引起个人的焦虑。当人们抗挫折的能力较差,使得焦虑越积越多,他只能以自我封闭的方式来回避环境,降低挫折感时,便形成了自闭症。

自我封闭心理与人格发展的某些偏差有因果关系。从儿童来讲,如果父母管教太严,或没有时间管教,儿童缺乏自信心,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愿外出活动。青少年时期,同一性危机是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重要原因。该危机是指青年企图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产生的自我意识的混乱,即指青年人向各种社会角色学习技能与为人处世策略。如果青年人没有掌握这些技能与策略,就意味着他没有获得生活自信心以进入某种社会角色,他不认识自己是谁,该做些什么,如何与他人相处。于是,他就没有发展出与别人共同劳动和与他人亲近的能力,而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不愿与别人有密切的往来,这样就出现了孤单与孤立。对中年人来讲,不能关心和爱护下一代,为下一代提供物质与精神财富(还应包括整个家庭成员),那他就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这种人只关心自己,不与他人来往,或者自我评价低而懒于与人交往。对老年人来讲,丧偶丧子的打击,很易使他心灰意懒,精神恍惚,对生活失去信心,不能容纳自己,常常表现为十分恋家。

自我封闭心理的表现

(1)不愿结婚。其中大男不成家,多是不愿意承担建立家庭、养育子女的责任;大龄女人不出嫁,是在期待出现理想中的佳偶。他们或者回避现实,或者期望过高也因此自我封闭。

(2)社会恐惧。多发生在那些性格内向者的身上,由于幼年时期受到过多的保护或欺辱,他们内心比较脆弱,缺乏自信心,他们最怕到公开场合去,在生人面前常显得束手无策。

(3)自责心理。有些人因生活中曾经犯过一些“小错误”,自责自贬,就看不起自己,甚至辱骂讨厌摒弃自己,总觉得别人在责怪自己。于是深居简出,与世隔绝。

(4)消极的自我暗示。有些人十分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的好坏,总是希望自己长相出众却又觉得自己长得丑。这种自我暗示,使他们非常注意别人的评价,甚至别人的目光,最后干脆拒绝与人来往。

由于自我封闭阻隔了个人与社会的正常交往,便会使人认知狭窄,情感淡漠,人格扭曲,最终可能导致人格异常与变态。

自我封闭心理的自我调适

(1)乐于接受自己。学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结于外部因素,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走自己的路”,乐于接受自己。

(2)提高对社会交往与开放自我的认识。交往能使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机能逐步提高并得到完善;交往能使人的思想观念保持新陈代谢;交往能丰富人的情感,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一个人的发展高度,决定于自我开放、自我表现的程度。克服孤独感,就要把自己向交往对象开放。既要了解他人,又要让他人了解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

(3)精神转移法。将过分关注自我的精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以减轻心理压力,如练字、作画、唱歌、练琴等。

(4)系统脱敏法。自我封闭者要敢于正视现实,勇敢地介入社会生活,找机会多接触和了解外人,扩大与外界的交往。这可以从最易的做起,逐步完成难度动作。

2.正确认识吝啬的心理

吝啬,俗称小气,是一种有能力资助或帮助他人却不肯付诸行动的行为。

吝啬心理的特点

(1)自私性。吝啬的人都很计较个人的得失,总怕自己吃亏,贪小便宜,守财小气,又很贪心。

(2)冷漠性。这种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财产,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亲不认,对别人的苦楚更是显得冷漠无情,没有一点怜悯之情。

(3)封闭性。这种人很少参与社会活动,也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他们不愿帮助别人,因此很少有知心朋友,他们多数有自闭倾向。

吝啬心理的成因

(1)从外界因素来看:

社会资源的分配与占有是不均衡的;

社会存在欺诈行为;

社会价值观念的导向,社会价值观念就是社会风气;

社会隔绝的影响。现代民居的邻里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有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也滋生了人的吝啬、冷漠之心。

(2)从主观方面看:

吝啬是一种消极的自我防御体制。精神分析学家们认为:焦虑是人的行为的基本能力。有些人将现实生活风险估计过高,对自己的能力与实力估价过低,为了应付焦虑,就建立起这种自我防御机制。冷漠、吝啬、无责任感就是这种机制的表现。

吝啬是个体早期人际关系的产物。这种人从小很少甚至从未从父母那里得到爱与关怀,他们也就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他们很少与父母有情感上的交流,因此对他人的艰难处境不会引起心理共鸣。

个人缺乏社会责任感。这种人自私、冷漠,对社会、他人乃至亲属不负责任,或者只站在狭隘立场来看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吝啬行为的表现

(1)不愿借钱借物给人;

(2)不赡养老人;

(3)遗弃女婴;

(4)重衣食不重教化;

(5)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

吝啬行为的危害

吝啬作为一种自私、冷漠的病态行为有很大的危害性。

它破坏了人类所固有的仁爱之心、同情之心。

吝啬的人极度自私,不给别人任何帮助,将人的本性降格为动物般的本性。吝啬破坏了人类美好的社会关系、伦理关系和道德关系。

物质与精神上的吝啬心理将会对一些社会成员造成精神及肉体上的伤害。

吝啬心理的自我调整

(1)领悟法。从思想上、领悟吝啬的错误。应记住,人活在世上,需要钱,但更需要亲情与友谊。

(2)皈依宗教法。几乎所有宗教提倡扬善除恶。宗教是一种信仰,具有助人的暗示作用,能消除人的吝啬心理。

3.贪婪心理的消除方法

“贪婪”指贪得无厌,意思指对与自己的力量不相称的某一目标过分的欲求。

贪婪心理有以下特点:无满足性、公开性、侥幸性、意志薄弱性。

贪婪心理的成因

(1)客观原因。一是社会病态文化的消极影响。“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的思想,反映了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它宣扬的不是勤劳致富而是谋取不义之财;二是社会舆论的误导。改革开放初期,舆论媒介详尽地报道“万元户”的收入与成果,却没有报道万元户是如何通过艰辛的劳动致富,以致激发了社会各阶层人员致富攀比心理;三是社会控制不严。目前在一些地区最先致富的人,不乏有靠不法手段的,客观地刺激了附近地区人们的贪婪之心。

(2)主观原因。一是错误的价值观念。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拥有;二是行为的强化作用。有贪婪之心的人,初次伸出黑手时,多有惧怕心理。一旦得手,便喜上心头,每一次侥幸过关对他都是一种强化,不断刺激着那颗贪婪的心;三是攀比心理,由于心理不平衡而产生的不良心态;四是补偿心理。有些人原来较穷,或者生活中有段坎坷的经历,就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一旦其地位、身份上升,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而无原则地索取钱财,以补偿以往的不足。

贪婪行为的表现

贪婪是一种过分的欲望。其表现有以下几种:

(1)不择手段的财欲: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利用一切手段索取钱财;

(2)难以满足的贪欲;

(3)难以填补的权力欲;

(4)欺世盗名的名欲;

(5)胆大包天的色欲。

贪婪的心理治疗

(1)自我反思法。即自己在纸上随机写出数个“我喜欢……”这个问题。回答时应不假思索,限时一个问题1秒钟内,全部写下后,再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进行较深层的分析。

(2)知足常乐法。一个人不能生活在过高期望中。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就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4.怎样杜绝自私的心理

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心理现象。自私之心是万恶之源,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病态社会心理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表现。

自私心理的特点

(1)深层次性。自私是一种本能的欲望,处于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考虑社会历史条件的要求,只想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的心态就是自私心理。

(2)下意识性。自私心理潜藏较深,它的存在与表现常常不为个人所意识到,有自私行为的人不认为他在干一种自私的事,相反他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却感到理所当然,心安理得。

(3)隐秘性。自私是一种羞于见人的病态行为,自私的人常常会以各种手段掩饰自己,以维护自己的合作形象。

自私心理的形成原因

(1)从客观方面看,资源的数量,分配方式的不平衡,导致一方面以权谋私,另一方面以钱谋私,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另外,病态文化的积沉和法制不健全,也是客观原因。

(2)从主观方面看,当个人的需求变成脱离了社会规范的不合理的需求时,就会导致自私心理。

另外,个人的自我敏感性、价值取向与社会行为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自我敏感性,是指一个人关心他自己的问题,感到需要别人的帮助,以及的确得到别人的帮助后的心理感受;价值取向,是指在社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评价事物的标准和态度;所谓社会行为,是指包括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有益于社会的个体行为;高度的自我敏感性可以外化为对他人的敏感性,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但也可能成为一种只顾自己的倾向。

自私自利的人一般都是自我敏感性极高,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他人极度依赖与索取,而不具备社会价值取向(对他人与社会缺乏责任感)的人。

表现形式

自私作为一种病态社会心理,有很强的渗透性。大多数社会公民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私心杂念。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1)不讲公德;

(2)嫉妒他人;

(3)感情自私;

(4)技术垄断或剽窃;

(5)以钱谋私;

(6)以权谋私。

自私的心理调试

(1)内省法。这是构造心理学派主张的方法,是指通过内省,即用自我观察的陈述方法来研究自身的心理现象。依据社会公德与社会规范的客观标准,经常对自己的心态与行为进行自我观察,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价值取向,总结改正错误的方式方法。

(2)多做利他行为。平时,多为他人想一想,凡事从正反两个方面考虑问题,关心他人,除去病态想法。

(3)回避性训练。从心理学而言,以操作性反射原理为基础,以负强化为手段对患者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凡坚决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一旦有自私的念头或行为,就用缚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弹环弹击自己,提醒自己先克制并纠正不良心态和行为。

5.抛弃自卑心理的措施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时,才归之为心理疾病。

在人际交往中,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

形成原因

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心理上的消极的自我暗示。主要表现在:

(1)现实交往受挫,产生消极反应。女职工在交往过程中常可能遇到不能克服的障碍,导致交往挫折。如,对待爱情挫折,有自卑倾向的人会难以忍受,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或倒霉的命运,因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这种不良后果会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使得自卑心理更深入内心,并不断膨大,以致丧失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2)消极的自我暗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有些女职工常因个子矮、过胖、五官不正、身体有残疾、缺陷等抑制自己天性的发挥,感到精神压力重重,常怀疑或担心自己的缺陷被人耻笑,因此离群索处,不敢主动交往或接受友谊。

(3)对自我智力估计过低带来的消极暗示。有些女职工由于学业上、工作上成绩平平,无出色表现而过低估计自己的才智水平,甚至对整个自我认识消极,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于是在交往中过于拘谨,放不开手脚,担心自己成为笑料或被人算计。

(4)对性格与气质自我评价带来的消极的自我暗示。自卑者大多对自己的性格、气质特征有些了解,但他们对于自身存在的不利于交往的性格特征,总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叹曰“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如那些自认为性格怯懦、抑郁低沉、反应迟缓者,多不敢主动结交朋友,常常“天马行空,独来独往”。

治疗

自卑是心理暂时失去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对此可以通过积极的补偿方法来加以调节,这种积极的补偿方法有:

(1)正确对待失败。青少年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失败时往往找不到恰当的方法排解自卑感、挫折感,结果出现恶性循环,失败导致自卑,自卑引起失败。要知道,在漫长的人生征途上,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而挫折和失败倒是必然会发生的,对此持平常之心,就不会在感情上产生很大的被动了。

(2)增强自信。凡事都要有一个必成的信念,要对自己有充分信心,对事态发展的前途抱乐观态度。要自信,自信是消除自卑、促进成功的最有效的补偿方法。平时要注意及时抓自信心的种子,清扫自卑的瓦砾,给自信心一片湿润的土壤——因为自信心是通过一次次微小的成功来增强和得到升华的。在自信基础上,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抱负水平”。

(3)“抱负水平”是指个体将某件事做到某种程度的心理需求。“抱负水平”不宜定得太低或过高。定得太低,激不起奋斗热情,反而引起惰性;定得过高,超过自身能力,达不成则易引发“失败感”。所以,“抱负水平”必须符合自己的实际条件。

(4)“避己之短,扬己之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对自己做出公正的全面的评价,既不沾沾自喜,又不顾影自怜。要善于发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并尽量发挥。

6.病态怀旧心理的抑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