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疟疾普遍易感,特别是初生的婴儿。反复多次感染人可以产生一定的免疫力,因此,在疟疾的高发区,居民随着免疫力的提高,易感性相对降低。如果由于战争、垦荒、施工等原因,大批易感人群由疟疾低发区进入疟疾高发区,就容易引起疟区,也同样可以引起暴发流行。
该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主要以夏秋两季为多,农村的发病率高于城市。
从蚊虫叮咬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的间隔,因疟疾的临床类型不同而长短不一。间日疟短者为11~25天,长者达6个月以上;三日疟18~35天;恶性疟6~27天;卵形疟13~15天。输血疟与血中感染的疟原虫数量相关,自3~41天不等,一般为7~14天。
疟疾的典型发作为发冷、发热、出汗3个阶段,全程大约为8~10个小时。在发作之间病人的体温恢复正常转为间歇期,4种疟疾典型发作的临床表现大体相同,可分为:前驱期、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前驱期病人疲乏不适、头痛、畏寒和低热。但多数病人为急性发病,特别是恶性疟和三日疟。发冷期病人出现寒战、脸色苍白,口唇、指甲发紫,四肢冷、鸡皮样皮肤,这些表现可持续10分钟至1小时。之后病人进入发热期,病人高烧、面色潮红、头痛、全身肌肉疼痛、感口渴、脉搏快,呼吸急促,体温可在39~41℃,此期持续数小时。随后病人突发全身大汗,进入出汗期。在此期病人的体温迅速恢复正常,除了疲乏外,顿时感到全身轻松舒适。一次发作后就进入间歇期。间歇期就是指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疟原虫的种类和机体的免疫力。就典型病人的间歇期来说,恶性疟的间歇期不规则,短的仅数小时,长的可达24~48小时,间日疟和卵型疟约为48小时,顾名思义,隔一天发作一次,三日疟为72小时。
如出现了上述表现,又是在疟疾流行季节在疫区居住或旅游被蚊子叮咬过,或近年有疟疾发作史,或近期接受过输血等,就应考虑该病。
间日疟与三日疟经过治疗预后良好,但也有凶险发作,凶险发作常见于恶性疟。恶性疟可有脑型:表现为嗜睡、昏睡和昏迷;可有超高热型:表现为体温迅速上升至41℃以上,并持续不退;可有厥冷型:表现为软弱无力、皮肤湿冷、苍白,或轻度发绀,可有上腹剧痛、顽固性呕吐或排水样粪便、虚而致昏迷,甚至死亡;可有胃肠型:表现为明显的腹痛、腹泻、总有便意但不一定有粪便排出。凶险发作可致病人死亡。
疟疾可出现并发症,如黑尿热、肾病和脾肿大等。黑尿热主要表现特点是尿呈现黑褐色(酱油样尿)、腰痛;肾病主要特点是高血压、浮肿、尿化验检查可见蛋白尿等等。所以不可轻视疟疾,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无严重并发症的普通疟疾,经过抗疟药治疗后,一般均可安全而迅速地控制发作。凶险型疟疾,只要诊断和抢救及时,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现有的各种抗疟药,还没有一种对各种疟原虫及不同虫株都有同样的效果,同一虫株原虫在不同地区或处在不同免疫状态人群中,对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控制临床发作、消灭裂殖体的药物有氯喹、哌喹、甲氟喹、咯萘啶、青蒿素、奎宁等;预防复发和传播的药物有伯氨喹啉;主要用于预防的药物有乙胺嘧啶。具体的用药方法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灭蚊、防蚊是预防疟疾的重要环节,应采用各种措施消灭蚊虫,消灭蚊子孳生场所,如治理地沟、水沟,破坏孑孓的滋生环境;喷洒化学药物杀灭幼虫和成虫;利用自然天敌和致病的寄生虫消灭蚊虫。防止蚊子叮咬,使用蚊帐,安置纱窗纱门,室内喷洒杀蚊剂,使用驱蚊片;在皮肤暴露部位涂擦驱蚊剂等方法,都能有效地防止蚊虫传播疟疾。我国南方地区用菊酯类杀虫剂喷洒蚊帐和窗帘也取得防蚊的很好效果。
白泡泡虫病
白泡泡虫病,又称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的慢性寄生虫病,病原是绦虫中的细粒棘球绦虫。狗是包虫病细粒棘球绦虫的最终宿主,狗吃了虫卵后,虫卵在狗的体内生长发育变为成虫。成虫寄生在小肠并不断地把已成熟了的妊娠节片上的包虫卵随粪便再排出体外,容易传染给人、羊、牛、猪、骆驼等,使人、畜患白泡泡虫病。在驯狗、养狗时,狗身上沾染的包虫虫卵,也可以随手经口而感染给人。
人一旦被感染,虫卵在消化道发育成蝴虫,幼虫又可以在肠道钻进血管,经血流到人体内脏寄生,寄生在肝脏的称为肝包虫,发病率高达70%,肝脏中最大的白泡泡很重,它压迫肝脏,使肝脏萎缩,影响胆汁分泌、胆管受阻、肝脏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倘若白泡泡破裂,囊液外溢可引起过敏反应,出现荨麻疹、紫绀,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而死亡;白泡泡还可以寄生在心、脾、肾、脑、眼、骨骼、肌肉、皮下等造成各种危害。
在畜牧区,畜牧专业户及养狗、驯狗的人,应该积极预防包虫病的感染。在预防工作中,消灭传染源是最根本的办法,即消灭野狗,防治家狗及牛、羊等动物感染而传给人类。狗舍应与住房分开,防止粪、尿随意排放而污染环境,不要用不明原因而病死的动物内脏喂狗,对于病狗应给予氢溴酸槟榔碱治疗,或杀后深埋。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多见于2~8岁儿童。冬春季发病较多,由于这种细菌含有红疹毒素,所以得病后皮肤出现红疹。
本病一般感染后2~3天出现症状,发烧,数小时后全身皮肤猩红,满布细小红疹,有时如鸡皮样。在皮肤皱折处皮疹密集,同时有咽痛、头痛、呕吐,也可能有腹痛,并有全身不适。检查可见患儿咽部红、扁桃腺肿大、有脓性渗出物。舌质鲜红,舌乳头肥大突出如杨梅状,称为杨梅舌。持续2~3天体温下降,皮疹逐渐消退,疹退后皮肤无色素沉着。2周左右可有脱皮。一般多为细屑样,严重病例可有大片脱皮。
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能并发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的是急性肾小球肾炎,往往发生在猩红热2周以后。轻症只在尿常规化验发现有少量蛋白和红、白血球。重症可有水肿、少尿和血尿,也可有血压升高。因此对猩红热患儿在发病2周时,应作尿常规化验,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此外也可并发化脓性损害,多见于体弱儿和幼儿。常见如颈部淋巴腺炎,表现发烧、颈部淋巴腺肿大疼痛、全身不适等。也可发生化脓性中耳炎。
患儿要隔离以防止传染别人,同时也减少再感染其它疾病,卧床休息。在发热期间宜给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喝水。烧退后可恢复正常饮食。一般患儿不必住院治疗。可用青霉素注射、红霉素口服或其它抗生素治疗。用药后1~2天体温可下降,皮疹消退。这时不可停药,因体内细菌未完全杀灭。一般应治疗5~7天,症状完全消失,咽部红肿消退才可停药。经过正规足量抗生素治疗7天,无症状体征者可解除隔离。
集体儿童发生猩红热时,部分小儿可能只表现化脓性扁桃腺炎而没有皮疹,其传染性相同,同样应隔离治疗。同班孩子和其他密切接触者应服预防药,常用复方新诺明,每天025~05克,连服3天。
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伤口传染,产生外毒素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牙关紧闭、强直性痉挛和阵挛性痉挛。病原体为破伤风杆菌,一般从污染的家畜粪便、土壤、污泥、尘埃等经伤口传染,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无持久免疫力。
本病的潜伏期1日至数月不等,一般为1~2周。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伤口处理:清创消毒,3%双氧水或1:4000高锰酸钾液湿敷。
②抗毒素治疗:抗毒素1万~10万单位,一次性静滴,幼儿1500~10000单位,一次性静滴;TIG一次3000单位肌注,分3等份肌注3个部位。
③抗生素治疗:可选用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
④控制痉挛:地西洋,成人2~8毫克/千克体重,分次静滴,儿童05毫克/千克体重,分次静滴。其他如苯巴比妥钠、氯丙嗪、水合氯醛亦可选用。
⑤对症治疗:重症伴高热、心肌炎者应用激素,牙关紧闭者防止窒息。
(2)中医药治疗。
①存命汤:羌活、川芎、大黄、清半夏、防风、僵蚕、全蝎、天南星、白兰、蜈蚣各9克,川乌、草乌各3~6克,琥珀粉、朱砂各3克。
②蝉衣合剂:蝉衣30克,全蝎3个。
(3)常规治法。
疏风定痉,清热解毒。
方药:全蝎粉3克(冲服),蜈蚣2条,白附子、天南星、白僵蚕、木瓜、大黄各10克,蝉衣15克,葛根30克。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叫做钩端螺旋体的微生物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我国大多数省份都有本病,但以南方较严重。在南方鼠是主要传染源,在北方猪是主要传染源。鼠、猪带菌的尿液污染水,经皮肤特别是破损皮肤而受到感染。夏秋季在稻田作业或洪水泛滥等,都可引起流行。青壮年农民和常下水的儿童发病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