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焦虑型神经症的主要症状。急性焦虑发作是本症的基本症状。可反复发作,每次持续几分钟到1~2小时,然后可自行缓解或好转。患者在发作时可体验到一种自行产生的主观恐惧感,以及又无以言状的灾难所感到的恐怖。并伴见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如心悸、心动过速、偶发早搏及心前区尖锐刺痛等。双手伸展时常可见到细小震颤,以及出汗、胃部不适、有恶心呕吐的感觉、全身软弱乏力与头晕。
慢性焦虑的症状与急性焦虑发作相似,但程度较轻,而时间较长,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月。患者感到紧张和忧虑,易受惊,心神不安,神经质,对未来觉得模模糊糊,似乎一直很疲乏、头痛、失眠以及出现各种亚急性植物神经性症状。
焦虑型神经症患者平素应注意修身养性,自我控制,调节情绪,避免刺激,多做户外活动,加强锻炼。家属应多关心体贴病人,引导他们,使他们心胸逐渐开阔。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和太极拳治疗。
①西医药治疗。
心理治疗:患者可通过自我揭露潜意识内心冲突,引致心理改变以增加自我认识和对内心欲念的忍受能力。松弛技术可以对植物神经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冥想也是一种特殊的、很有效的松弛方法。对于容易进入催眠状态的病人,可以用催眠疗法加强松弛效果。
药物治疗:可用弱安定剂以控制慢性焦虑或预防焦虑发作。
②中医药治疗。
肝郁气滞:焦虑,情绪不宁,易怒,时时太息,胸胁胀闷,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解郁、行气导滞。
方药:柴胡、枳壳、远志、郁金各9克,香附、菖蒲各12克,白芍15克,厚朴6克。
心脾两虚:焦虑,心悸易惊,善悲欲哭,面色苍白无华,少动懒言,神思恍惚,疲倦乏力,不思饮食,便溏,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而弱。治宜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中成药:归脾丸,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刺五加片。
③肾阴亏虚:焦虑日久,惊悸不安,善恐易惊,腰膝酸软,耳鸣头晕,健忘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补肾阴。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
④太极拳治疗:可选择简化太极拳、杨式或吴式太极拳中任何一种,但必须坚持锻炼,锻炼中不断体会每招各式的动作及感觉。
太极拳治疗,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取得明显疗效,它是通过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达到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患者要树立信心,坚持锻炼。
(2)恐惧型神经症。
本症是指患者对于某些没有什么危险的东西、情景或躯体功能,表现出不合理或过分的害怕及担忧,并表现为焦虑。但与焦虑症不同的是,其必然与特殊的环境刺激联系在一起。恐惧症多见于具有焦虑症遗传史的家庭中。
本症患者想到令其恐惧的物体即有一种焦虑感,而一旦接近这个恐怖刺激时,焦虑便可增加到惊恐的程度。
广场恐惧症,是最常见的恐惧症,约占60%之多。主要表现为害怕有拥挤人群的广场或其他公共场所。第一次发病常在某个公共场所中突然出现惊恐。
单纯恐惧症,是对某些物体或情景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惧。此症常为幼年时期的暂时现象,如害怕黑暗、动物等。成年人也会有特殊的某种神经质性的害怕,如对关闭的空间产生幽闭恐惧症,对高空产生高空恐惧症等。
社交恐惧症患者在面对有别人时会感到焦虑,在公共场所时害怕窘迫或被羞辱。
本症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①西医药治疗。
心理治疗:内省心理治疗可减轻症状。也可用行为疗法以减轻恐怖。还可以让患者面对刺激时应用松弛技术(包括催眠)来对抗焦虑,从而使患者消除条件反射。
药物治疗:弱安定剂有助于减轻可能产生的焦虑,使患者能较好地在面对恐怖刺激的情况下工作,然后逐渐脱敏。
②中医药治疗:
参照“焦虑型神经症”内容。
(3)强迫型神经症。
强迫型神经症的临床症状是反复出现某些想法或幻想(强迫思维),以及反复发生某些冲动或动作(强迫行为),患者能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病态,并在内心对于这种思维和行为感到强烈抵制。强迫症患者男女比例大致相同,一般认为智能较高的患病者较多。其发病与家族遗传有一定关系。
强迫症的主要症状也是焦虑,不同的是,强迫症的焦虑是对内源性想法和欲望所产生的反应,如强迫思维、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是与患者正在做的事情毫无关系的想法、词汇或幻想,它迫使患者予以注意,且无法抵抗。它们带有攻击或性的色彩,使患者感到焦虑,并加以抵制,想努力把它们从意识中排出。但这种想法会周而复始地出现。
强迫行为:具有自发性质,它是一种压倒一切地、不可抗拒地会做出某种攻击性、或下流举动的冲动欲望。它使患者感到焦虑,并且拒绝把它付诸行动,但事实上他们却作出这些强迫行为,而且反复出现,形成某种特定形式。强迫行为常继发于某种强迫思维。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①西医药治疗。
心理治疗:应用自省心理治疗,可以使症状消失,但多数病人症状顽固难治。行为治疗,尤其是冲击疗法,即让患者从事强迫行为时感到强烈焦虑的方法,也有一定疗效。
根据发病原因向病人进行解释和鼓励,消除不必要的顾虑,调动主观能动性,设法转移注意力,适当多参加集体活动和体力劳动、摆脱事务纠缠、安排生活,对预防本病有积极作用。
药物治疗:
针对病情需要可选用谷维素、利眠灵、安定、安宁等药物。用三环抗抑郁药和MAOI可以使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得到缓解。如伴有抑郁症状,可以使用抗抑郁药。
②中医药治疗。
参见“焦虑型神经症”内容。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为慢性功能缺损的精神障碍,其典型特征为涉及思维、情感和行为紊乱的精神病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通常在青年和成年时表现出来,而偏执型发病更晚一些。在社会经济较低的阶层中患病率比较高。一般认为大多数病例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复杂地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思维障碍、情感变化、感知障碍、妄想、紧张、暴力行为和非特殊性症状。
思维障碍:表现为语言的散漫、混乱或啰嗦。讲话中主题会出现突然的无法理解的变化;有时发生一阵由于边缘联想或只有患者自己才理解的“象征性”所引起的紊乱,以致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地按照逻辑进行思考。
情感变化:最显著的情感变化是感情的平淡迟钝和不协调。各种心境障碍——抑郁、兴奋、焦虑——都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在急性病例中,迷惘也可见到。
感知障碍:幻听是最常见的一种幻觉,但也可见幻视、幻触、幻味或幻嗅。幻听可见于各种疾病,不一定是精神分裂症;但是某些幻听,特别是对病人的行动像实况广播那样地进行讲述的幻听声音,或者是议论病人的语声,往往具有特殊诊断价值。
妄想:患者常有不由自主的被害妄想,还有那些涉及疑病、宗教、嫉妒及性别身份(特别是同性恋)的妄想。
紧张症表现:运动紊乱表现可从兴奋躁动直到明显的迟钝,以至木僵或缄默。有时可以见到极严重的违拗或自动服从症。矫柔造作的步态、扮鬼脸、或者过分夸张的正常动作等所谓“表相”的表现也相当常见。
暴力行为:虽然较轻的冲动行为很常见于急性精神分裂症发作之时,但是由命令性幻听所引起的危险动作或袭击“迫害者”的行为,还比较少见。有时,会发生一些古怪的暴行,例如自伤(常伤及性器官)或谋害性攻击。
非特殊性症状:可以发现病人明显地退缩,与外界现实相隔离,并且与内心欲念也不相协调。病人常显得迷惘若失、奇怪的穿着打扮、或蓬头散发。常有言语贫乏,以及伴有魔术思维样的仪式性行为。患者可能显得抑郁、焦虑、愤怒、或者是上述感情的混合状态。
本症患者应避免过分刺激或刺激过少,遇有患者不适应外界刺激,要及时开导疏通,使患者心情舒畅,以减少发病。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应辨证施护。要尊重病人的人格,切忌态度生硬、指责训斥,应镇静、亲切、言语温和。良好的环境可收到良好疗效。清新的空气,柔和的光线,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可增加病人的安全感,能稳定其情绪,减少兴奋躁动。
本病的治疗分西医药治疗和中医药治疗。
(1)西医药治疗。
①药物治疗:对行为十分紊乱的病例,可以每4~6小时肌注或口服5~10毫克氟哌啶醇,直到发作平息为止。各种药物的疗效相似,选用药物的依据主要是副反应。低效价药物如氯丙嗪,有引起嗜睡与直立性低血压的危险;而高效价药物如氟哌啶醇则可能导致锥外系副反应。
年轻患者应用足量抗精神病药物才能产生明显的副反应。老年患者(>65岁)特别容易发生多种毒性表现,再加上药物代谢也有所不同,老年人在用药时更应注意药量必须稍低。
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肯长期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时,可改用长效注射剂如氟奋乃静庚酸酯或癸酸酯,或者氟哌啶醇癸酸酯作为维持药物以防复发。可用氟奋乃静癸酸酯皮下或肌注,25~375毫克,每2、3或4周1次。氟哌淀醇癸酸酯则需每3~4周肌注50~150毫克。
在急性发作得到迅速完全好转之后,继续用药一般不应超过3或6个月以上。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药物治疗则应维持2~3年;有的病例则需无限期服药。一般而言,维持量应是急性期所用治疗剂量的1/3~1/5。这种维持量应在出院后续用3~6个月,并试予逐步减量,最后停药。
②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及社会调处:应给病人及其家庭进行一些心理治疗,这样有助于消除工作和个人关系中的问题和困难,有助于病人重新适应环境,并可找出精神分裂发作的诱因。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护理的要点在于小心地控制环境压力。过分刺激(过高的期望、亲属间过分的情感交流,或者工作负荷过重)或刺激过小都会导致症状复发或孤独退缩。个别心理治疗,加上合适的家庭及环境治疗,将有助于病人与环境进行交流。
(2)中医药治疗。
①肝郁气滞:缓慢起病,多见于青壮年患者。初则失眠多梦,惶惶不可终日,敏感多疑,忧郁寡欢,胸闷喜叹息,不与人往,渐至不能正常生活,自知力缺乏,舌红苔白腻,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养心安神。
方药: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石菖蒲、炒枣仁各6克,川芎9克,郁金、制香附各12克。
②气滞痰结:悲伤欲泣,不思茶饮,或突然发病,僵卧不动,大小便不知自理,昼卧夜动,或突然兴奋躁动不安,伤人毁物,少时即复,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或滑数。治宜理气豁痰、醒神开窍。
方药:法半夏、陈皮、枳实、石菖蒲各10克,茯苓15克,胆南星、沉香末、木香各6克。
③肝火挟痰:多见青春期急性起病,兴奋躁动,言语混乱,行为异常,思维紊乱,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大,或滑数。治宜清热泻火、豁痰醒神。
方药:生大黄、黄芩、黄连、沉香各10克,郁金12克,礞石20克。
气滞血淤:头痛少眠,烦躁易怒,妄见妄闻,语无伦次,多愁善感,不明事理,不识亲人,不食不寐,舌紫暗或有淤斑、苔白,脉弦涩。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淤。
方药:柴胡、枳壳、桔梗、红花、桃仁、当归各10克,川芎9克,牛膝、生地各15克。
结核性关节炎
结核性关节炎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但中、老年患此病的也日见增加。30~40%的患者是在患胸膜炎之后发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