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三
9737200000018

第18章 陆逊(2)

联蜀破曹

刘备不久病死,儿子刘禅继承了帝位,诸葛亮执掌政务,与孙权联合。当时应该做的事情,孙权总是让陆逊告诉诸葛亮,并刻了孙权的印,放在陆逊那里。孙权每次给刘禅、诸葛亮写信,常常让陆逊看过,轻重是否合适,如果有不妥之处,便让他修改,加印封好送去。

黄武七年,孙权派鄱阳太守周鲂(fánɡ)诱骗魏国大司马曹休,曹休果然领兵进入皖县,孙权于是召见陆逊,任命他为大都督,迎击曹休。曹休已经发觉,为自己受到欺骗而感到耻辱,自恃(shì)自恃:过分自信而骄傲自满。兵马强壮、兵力雄厚,于是与陆逊交战。陆逊自己担当中路主力,命朱桓、全琮为左右两翼,三路同时推进,果敢冲击曹休的伏兵,赶跑了他们,向北追击逃跑的魏军,一直追到了夹石。斩首、捕获了一万多人,牛马骡驴各种牲畜拉的车上万辆,军用物资、武器器械全部缴获。曹休回到魏国,背上生毒疮而死。各路部队整顿通过武昌,孙权让身边侍从用御盖为陆逊遮覆,进入殿门,赏赐给陆逊的东西,都是皇帝专用的上等珍品,当时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黄龙元年,任命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这一年,孙权东到建业巡狩,留太子、皇子以及尚书九官在武昌,征召陆逊辅佐,同时负责荆州以及豫章、鄱阳、庐阳三个郡的事务,监督军务国事。当时建昌侯孙虑在住所的堂前修造了斗鸭栏,造得很小巧,陆逊郑重地说:“君侯应当勤奋阅读经书典籍,以使自己不断进步,用这些东西干什么?”孙虑马上将它拆毁。射声校尉孙松在公子中最受孙权喜爱,但带兵不认真,军纪松弛,陆逊当着他的面用髡(kūn)刑髡刑:古代剃去头发的刑罚。处罚了他手下的负责官员。

陆逊虽然身在朝廷之外,但心中惦念着国家的事务,上疏陈述时事说:“臣认为法律过严,下面违反的人就多。近年以来,将领、官吏的犯罪,虽然他们自身不谨慎犯了错误,然而天下尚未统一,小的过错应当给予宽免的恩德,来使下面的人们安心。况且应当要办的事情越来越多,用人应以贤良、才能为先,除非是本质上邪恶、无法容忍的过错。这就是圣明的君王忘记别人的过失、记住别人的功劳,以成就王业的做法。过去汉高祖不计较陈平的过失,采用他的奇谋,终于建立了帝王大业,功垂千载。严峻的刑法,不是帝王的盛业;有惩罚而无宽恕,不是安抚远方的宏图大计。”

孙权想要派部分军队去攻取夷州和珠崖,都征求陆逊的意见,陆逊上疏说:“依臣的愚见,认为天下没有平定,应当集中民力来办当前的大事。现在连年兴兵作战,兵士减员,陛下忧劳圣虑,废寝忘食,将要远征夷州,以成就大业。臣反复思考,没有见到有利之处。远行万里袭击攻打,有什么风波很难预测.战士换了水土,一定会生病,现在驱赶着士兵进入不毛之地,想要获益却受到损坏,想要得到好处反而引来灾害。再有,珠崖地势险要,民众犹如禽兽,得到那里的民众无法成就大业,没有那样的士兵不会影响兵力。现在江东现有的士兵,已经足以图谋大事,但应当积蓄力量然后再有所行动。过去桓王创业,兵力不到五百人,却开拓了大业。陛下承受天命,开拓、平定了江南。臣听说治理混乱、讨伐叛逆,靠的就是武力的威慑。种田养蚕、穿衣吃饭,是百姓的根本之业,然而战事未停,百姓挨饿受冻。臣愚见认为应当使士卒百姓得到休养生息,宽免他们的租税,使大家同心合力,用道义激励他们的勇敢,那么中原可以平定,九州可以统一。”孙权没有听取陆逊的建议,终于去征讨夷州,最终得不偿失。

公孙渊背弃盟约,孙权想要前去征讨,陆逊上疏说:“公孙渊凭据着险要牢固的地势,扣留了我们的使节,有名马而不贡献,实在是让人愤怒。蛮夷扰乱华夏,没有受到王道的教化,流窜在荒远地区,抵抗王朝的军队,以至帝王震怒,想要亲自以万乘之尊去渡海远征,不考虑这样做的危险会陷入无法预测的境地。现在天下纷扰如云,群雄相争似虎,英雄豪杰踊跃,大张声势,互相窥探。陛下凭借神武之姿,承受天命,在乌林打败曹操,在西陵打败了刘备,在荆州活捉了关羽,这三个敌人都是当今世界的英雄豪杰,都挫伤了他们的锐气。圣明的教化安抚所及,远到万里之外百姓归服,正要荡平华夏大地,一统天下。现在不忍下小的愤怒,爆发雷霆般的大怒,违反了不置于危险境地的戒条,轻看自己的高贵身份,这是臣感到疑惑的地方。臣听说有志向行万里的人,不会中途停下脚步;想要夺取天下的人,不会着意干小事而影响大计。强大的敌人在边境,边民还没有臣服,陛下乘船远征,一定会给外敌造成可乘之机。忧患发生了才感到焦虑,后悔也来不及了。假如我方的大业成功,那么公孙渊不用征讨也会自己顺服,现在您舍不得辽东的民众和马匹,为什么偏要抛弃江东已经安稳的基业而不在乎呢?请求让六路大军停止行动,威慑强大的敌人,早日平定中原,功垂未来。”孙权采纳了他的意见。

嘉禾五年,孙权北征,派陆逊与诸葛瑾攻打襄阳。陆逊派亲信韩扁带奏章去向孙权报告,回来时,在沔(miǎn)中遇到敌人,敌边巡逻时抓住了韩扁。诸葛瑾听说这个消息很害怕,写信给陆逊说:“主上已经回去,敌人捉到了韩扁,详细知道了我军的虚实。况且江水已枯,应当赶紧撤军。”陆逊没有答应,正在催促人种植蔓菁和豆子,与手下将领下棋、射覆像往常一样。诸葛谨说:“伯育智谋多,这样做应当是有缘由的。”亲自来见陆逊,陆逊说:“敌人听说主上回去,没有什么顾虑了,一心一意对付我们,我军已防守住要害之处,手下的兵士如有不安,应当用自己的镇定来让他们安下心来,采取应变的设施,然后再撤出。现在就要撤走,敌方会认为我们害怕了,趁机前来逼攻,一定会使我们失败。”于是陆逊与诸葛谨秘密商定计策,让诸葛谨统率舟船,陆逊带领全部兵马,向襄阳城进发。敌人平时就惧怕陆逊,急忙掉头直赴城中。诸葛谨于是带领船只撤出,陆逊从容整理好部队,虚张声势,步行上船,敌军不敢进犯。军队到了白围,假说驻扎下打猎,暗中派遣将军周峻、张梁等人去攻打江夏郡的新市、安陆、石阳,石阳的集市正热闹,周峻等人突然杀到,百姓都丢下东西拥进城里。城门被堵无法关上,敌军便自己杀死百姓,然后才把门关上,吴军斩首及捕获的敌人共有一千多人。对那些俘虏,一律加以保护,不让士兵对他们进行干扰和侵侮。带家属的,让他们去照料。有失去妻子儿女的,马上发给衣服食物,特别加以慰劳,派人送他们回去。很多人受到感召结伴来归附。邻县的人一心向往陆逊,江夏的功曹赵濯(zhuó)、刘备的将领弋(yì)阳人裴生以及夷王梅颐等人,都率领着党羽党羽:指某个派别或集团首领下面的追随者(含贬义)。

前来归附陆逊。陆逊拿出钱财布帛,周济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照顾他们。

又有魏国江夏太守逯(lù)式兼管兵马,经常在边境为害,而且与归附魏国的将军文聘的儿子文休一向不和。陆逊听说了他的情况,马上假装接到了给逯式的信后复信说:“收到了你措辞诚恳的来信,知道你与文休长期结有仇怨,势不两立,想前来归附,马上以密件将来信上报给主上,集合了人马前来相迎,应该私下里严格保密、迅速行动,再将定好的日期告诉我。”将信放在边界上,逯式的士兵得到了信拿给他看,逯式惶恐不安,于是亲自将妻子儿女送到洛阳。从此手下的官吏士卒不再信任、服从他,最终被免去官位。

嘉禾六年,中郎将周祇请允许他在鄱阳郡招募人马,此事下发到陆逊,征求处理意见。陆逊认为这个郡的民众好动,很难安定,恐怕会变成强盗。然而周祇顽固陈述要这样做,郡民吴遽(jù)果然作乱,杀死了周祇,攻克诸县。豫章、庐陵的惯匪,同时响应吴遽,成为一伙强盗。陆逊得知了这一消息,立即去征讨,很快攻破,吴遽等人相继率部下投降,陆逊选精兵八千多人,平定了三个郡。

当时中书典校吕壹玩弄权术,作威作福,陆逊与太常潘浚都感到担忧,说到这事痛哭流涕。后来孙权杀了吕壹,很为这事而自责,事情记载在《孙权传》中。

当时谢渊等人各自陈述有利于国家的事情,想要兴利去弊.事情下交给陆逊。陆逊建议说:“国家以民众为根本,强盛要依靠民众的力量,财物要由民众拿出。所谓民众殷实而国家衰弱、百姓贫穷而国家富强的情况,从来没有过。所以治理国家,得到民心就会天下大治,失掉民心则天下大乱。如果百姓得不到利益,而要让他们竭尽全力,报效国家,也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诗经》中感叹道:‘善于安定百姓,会受到的福禄。’请求您广施圣恩,帮助百姓,几年之内,国家的财用稍微丰足了,然后再作打算。”

任相安民

赤乌七年,陆逊接替顾雍任丞相,朝廷颁布诏书说:“朕朕(zhèn):封建时代皇帝的自称。的德行不高,承天命继承帝业,天下尚未统一,奸匪到处都是,朕日日夜夜战战兢兢,诚惶诚恐。您天资聪慧,德高望重,总领军务,辅助国家,消灭灾祸。具有超出世人的功劳的人,一定会得到光耀巨大的尊宠;有文武才能的人,一定可以承担社稷的重任。过去伊尹使商汤的事业兴盛,吕尚辅佐周武王夺取天下,在内辅佐朝政、在外统兵打仗,这两方面的能力您都兼而有之。现在任用您为宰相,派使者持节代理太常傅常授予您印绶。您要使您的美德发扬光大,修治您美好的功业,谨遵王命,安抚四方。啊!总管三公事,为百官做出榜样,能够不谨慎吗?您要自勉。原来所担任的州、都护,兼管的武昌事务都照旧。”

当初,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各立门户,内外职务大多由官员的子弟担任。全琮向陆逊报告,陆逊认为这些子弟如果有才能,不用担心不能任用,不应当私下凭关系来求得荣誉、利益;如果才能不佳,终究要招灾祸。况且听说两宫的势力不相上下,一定会有矛盾,这是古人最忌讳(huì)的。全琮的儿子全寄,果然阿谀奉承鲁王,轻率地与太子结下了仇。陆逊写信给全琮说:“你不学习金日(dī),反而包庇阿寄,终于为足下家中招来灾祸了。”全琮没有接受他的意见,与他有了隔阂。等到太子要被废掉的议论流传,陆逊上疏陈述:“太子是正统,地位应当像磐(pán)石一样牢固,鲁王是藩臣,应当使他们之间受到的宠爱有差别,彼此各自得到他们应当得到的,上下都可相安无事。”上书三四次,最后请求到京都拜见孙权,想要亲自论证嫡庶的区别,匡正得失。孙权没有允许,然而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姚信,都因为与太子关系密切,受到冤枉,被流放。太子太傅吾粲(càn)因多次与陆逊通信而坐罪,下狱死。孙权多次派遣中使来责备陆逊,陆逊愤闷而死,死时六十三岁。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

当初,暨(jì)艳提出要建造营府,陆逊劝他,认为这样一定会招来灾祸。陆逊又对诸葛恪说:“在我前面的人.我一定要尊奉他们,与他们一同晋升,地位在我下面的人,就要扶助他们,现在看您盛气凌人盛气凌人:用傲慢、骄横的态度欺压别人。,凌驾于尊长之上,又轻视下级,这不是平安、仁德的根基啊。”又有广陵人杨竺年轻时就受到人们的称赞,然而陆逊说他最终会失败,劝杨竺的兄长杨穆与他分开,另立门户。他的先见就是这样。长子陆延早年夭逝,次子陆抗继承爵位。孙休当了皇帝,追封陆逊谥号为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