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与思考
9733400000048

第48章 甘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经济发展若干问题探讨

□倪国良

一、甘肃新农村建设实现的标准:农民生活幸福值指标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甘肃农村人均收入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农业经济成就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形成明显的对比,而整体的农村人文社会发展情况却呈现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协调的逆态势。据对西部农村农民幸福指数的调查,西部农民幸福指数1991年为6.641~10标度,2001年下降到6.60。数据表明,即使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并不能保证农民幸福的持续增加。农业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农民的幸福,经济增长是为了农民的幸福,农村政治善治也是为了农民的幸福,农村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还是为了农民的幸福,而农村社会和谐更是为了农民的幸福。

从总体上讲,农业经济增长确实能够提高农民幸福,但多项研究表明,二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绝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情况下,收入增加能相应带来一定的快乐。但是,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后,快乐效应就开始递减。同时人的幸福受到基因、文化、教育、环保、人权保障、工作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以农民的幸福满意程度为目标,就是要求用较少的资源和环境牺牲来使农民接受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从而得到更多的幸福。

按照党中央提出的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甘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确立的理念:即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建设进程中将小康文化建设和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置于同等重要和并列地位上,衡量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的标准应是农民的幸福满意程度,为此应摸索形成一条独特的构建甘肃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甘肃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这一模式的内涵是:以确保农民幸福指标值的实现为前提,实施以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为核心内容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以地方政府善治和村民自治相统一推动为主要途径,以农民收入增长和自然环境为保障的发展模式,其目标是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如何在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

制定农民生活幸福值指标的基础是综合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的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的依据主要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综合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和小康生活的基本特征。甘肃农村农民生活幸福值指标临界值和指标权重主要采用国际公认的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等标准确立。新农村实现程度即距新农村临界值有多远,主要采用区间距离实现程度的方法测算。就是将新农村临界值(即新农村生活阶段的初始值或下限值)作为温饱阶段的上限值,将2005年或21世纪初的指标作为温饱阶段的初始值即下限,确立出温饱生活阶段这一区间,此区间的距离用Y表示;某指标由温饱初始值达到现值构成的距离,说明该指标达到的一种数量水平;该距离X表示,则新农村实现程度就是X与Y的比值的百分比程度即(X/Y)100%。一般X位于温饱区间为指标区间内,如果X等于或大于Y,则实现程度为100%,反之则为零。总体新农村实现为各指标实现程度与其权重乘积之和。新农村实现程度的计算公式为:新农村实现程度=[(即期值-2000年值)/(新农村值-2000年值)]×100%。由于各地发展情况不同,我省甘肃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甘肃农村实际,在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基础上指标权重应偏重文化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农村公共品缺位问题。改变甘肃公共品严重缺位的问题,从短期看,需要进行制度变迁,建立一种新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为农村公共品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从长期看,需要在农村地区的凝聚效应形成后,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准公共品的供给问题。

二、甘肃新农村建设不等于农业生产总量增长

农业生产总量的增长使甘肃农民的人均收入得到了提高,为甘肃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带来了甘肃农民经济和社会观念的变革,同时,也给今后的发展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失衡。经济的市场化并未推动村民参与社会事物的同步扩大,民间力量发展迟缓。乡村权利并未得到应有的规范和制约,行使过程中的紊乱现象依然存在。在村镇集体经济留成中能够为农民分享的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的支出所占比重较小,且呈现出与发展相背离的趋势。二是农村不同群体的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失衡。懂技术的,跑市场的专业户、养殖户等的收入与只耕种农田的农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三是农村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协调。甘肃农村人均资源并不多,生态环境又先天脆弱,而农村经济长期依靠的是“高投入,高消耗,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环境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日益不协调。有鉴于此,我们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从更高层面上来理解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农业生产总量并非衡量社会福利的完整指标,既不能表明环境和产品质量的状态,也不涉及分配,更不能把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在内,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牺牲后代的发展机会获得的。它不考虑资源的稀缺性与生态的退化,不考虑农业社会的公正与道德水准的提升。因此,片面地追求农业生产总量的增长,反而会陷入“增长的异化”,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虚假无效的增长,短期所谓的增长,不能持续的增长,结构失衡的增长,配量失灵的增长,偏离公正的危害社会的增长。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贯穿其中的应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意味着农业生产总量的增长,还意味着贫困、丧失土地、收入不均等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善,也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在新农村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针对多年来形成的农村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积累的矛盾和不协调关系,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全面协调为主题,平衡各种关系,调整利益格局,在增强农民的可行动能力上下工夫。树立比较均衡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做到统筹兼顾,保证农村各经济主体公平交易的条件,使交易主体分别享有为了消费、生产、交换的目的而运用经济资源的机会。建立农村比较均衡发展相应的社会制度安排,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应按私人收入的增加来判断,还应按社会服务的扩展来评判。这种社会制度安排表现为农民广泛参与农村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政府增加投入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网,增加公共教育和医疗保健的投入。甘肃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经济发展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肯定发展的必要性,只要发展才能使农村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只要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二是显示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也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三是代价公平和代内公平,农村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本,包括环境资本。保护和维持土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当今农民应尽的责任。

三、新农村建设中甘肃实现农业生产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农业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入水平

农业投入包含的内容很多,如资金、技术、物质、信息的投入等。对农村和农业的物质投入主要是各种农机、化肥、农膜、农药、农电、柴油等由工业制造的生产资料。一是继续增加投入总量,满足农业生产对化肥、燃油等生产资料的需求。二是调整投入结构。根据各地区的生产实际,增加品种,改进质量和性能,使生产者有较大的选择性。三是改进使用技术,科学地使用投入。除了选好品种、规格外,还应根据具体的施用对象选定最佳的施用量,施用规范。在河西绿地和沿黄灌溉区,可以拥有较高程度的机械化作业,实行较高程度的集约化经营。在干旱半干旱的丘陵山地,要在草田轮作,蓄水保墒,大田地膜覆盖栽培,集雨灌溉等旱作农业技术上寻求突破口。在冷凉阴湿的山地,多施用热性肥料,特别是广泛采用地膜玉米覆盖栽培技术。

(二)构造多元化的经济增长结构

通过非农产业的发展,降低农村经济中农业的份额,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在保持种植业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应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治理继续种草植树,强化农林牧的结合。培育多成分的生产经营主体。鼓励生产经营主体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发展生产,从事商贸活动,形成农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生的格局。创造农村劳动力多门路就业机会。兴办村办企业和农村服务业。

(三)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战略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立足每个村的实际,因地制宜,遵从自然规律,科学地开发利用资源,培植和保护资源,形成优势农业产品,做强农村产品的龙头。

(四)积极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促进小生产和大市场的对接

要加快培育新型农民的进程,造就大批市场经济意识强、会种田、能经营、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抓紧省市县乡村五个层次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的组织机构、服务实体的建立和完善,发挥农业部门、商业流通部门的行业优势,形成多层次、多功能、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服务网络。结合各地实际走“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协会+农户”、“工厂+农户”、“市场+农户”的多条路子。各地可建立大宗农副产品的贸易公司和各类加工企业,一头伸向市场,疏通流通渠道,开辟国内外市场。一头延向农村,联合农民兴办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提供科技、信息服务,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直接连接起来。

(五)建立各种农业发展保险制度,对农业的保护性政策不可少

财政支付应以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与保护、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等项目为主。要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提高农业及农民抗风险能力。中央财政要按农保业务量按比例建立国家农业保护基金,对地方农业保险进行再保险或补贴。

(六)发展农业科技,改进灌溉技术,推广雨水集流工程

甘肃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走农业科技发展之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依靠农业科技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理顺科技体制,形成统一的管理职能,发挥科技的整体优势,使科研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甘肃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是干旱缺水。新农村建设中应把农业生产中合理利用水资源,逐步采用先进节水技术发展农业作为一项首要任务。要制定合适的水资源的配额制度,提高人民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大力推广已经行之有效的雨水集流工程,推广先进的压力灌溉技术、滴灌技术、喷洒灌溉技术,把节水技术与施肥、灭虫、除草、平整土地等结合起来,以求最佳经济效益。

(作者系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