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展社会事业,培育新型农民
在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争取在5~6年时间内使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0万人次,使经过培训的90%的人员掌握1~2门职业技能。用3~5年时间,健全和完善全市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医疗救助相结合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确保农村群众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和文体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社、和谐乡镇创建活动,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五、夯实基层组织,提供坚强保障
只有农村基层组织坚强有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才能得到全面落实。要切实选好配强乡镇党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把“带头人”培养好。切实抓好农村经常性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和“双培双带”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加强和改进农村干部培训,发扬求真务实、踏实苦干的作风,增强带领和指导群众建设新农村的能力水平。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从多方面调动和保护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系中共张掖市委书记)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走特色之路
□张绪胜
武威是一个欠发达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走特色之路,努力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
一、坚持从武威实际出发,确立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
武威是传统的农业市,农业比重占30%,农村人口占74%,有天祝、古浪两个国扶县、张义山区和民勤湖区两个贫困片,贫困人口达23万人。其基本区情有以下几方面:
(一)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水资源66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全省平均水平的1/2
全市每年需水量24.3亿立方米,而可供水量仅为18.3亿立方米,缺口6亿立方米。石羊河承载着武威88%的人口和94%的经济总量。随着大气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凸现,原有的发展模式已经超出了资源和环境正常承受的限度。温家宝总理先后12次对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的生态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省委、省政府把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列为全省水利建设的“一号工程”。科学利用水资源,打造生态新武威,是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好的重大现实问题。
(二)农村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自身发展后劲不足
主要表现为:农业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不高,大部分农产品有规模无品牌、有品牌无特色;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人居环境差,生活和生存方式落后等等。特别还面临着农产品供求格局、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农民增收格局变化等严峻形势,壮大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任务十分艰巨。加快发展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是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
(三)境内各种经济类型、自然生态环境比较齐全
有绿洲平原,也有山区和荒漠;有农区,又有牧区;有水灌区、井灌区,又有旱作农业区;有发展水平较好的区域,也有比较贫困的地方。这种状况,决定了我市新农村建设不能一刀切,不能是一个模式、一个目标、一个要求,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走特色之路,实现不同区域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四)“十五”以来的成就
“十五”以来,我们努力把中央和省上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武威具体化,坚持“少说多干,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思路和“先干、快干、大干”的工作要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生产总值五年翻了一番多,人均GDP与全省的差距缩小446元。固定资产投资是“九五”的2.9倍。以食品工业为主导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快速崛起,工业增加值五年翻了一番多,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净增918元,贫困人口减少了15.4万人。城乡面貌有了可喜的变化,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武威的实际出发,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这条主线,把发展生产放在首位,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主要途径,着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农民素质的革命性变革,使农村走上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人人“上得起学、看得起病、养得起老”的奋斗目标。
二、坚持分类指导,构建新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模式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是一个生态问题,也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不仅是全市发展的主线,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线。我们要围绕这条主线,以节水为核心,统筹水、沙、人三大要素,坚持分类指导,推动农业优势产业向最适产区集中,构建新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模式,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
(一)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水是武威的第一资源。全市90%多的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我们要破除思想性、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在不增编、不增人、不增加财政支出的前提下,对农口38个单位进行整合,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质量。要加快改革水管理体制,推行水使用配额制,建立健全农民用水协会,逐步完善有利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新机制。集中项目、集中资金,建设高效节水示范园区,推广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坚持高效节水的现代灌溉农业用水战略和“节水优先、防污为本”的工业用水思路,构建工业、农业、城乡居民生活节水和全流域、全社会节水的格局。在企业、区域、产业和社会四个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二)大力发展阳光产业
我们要从沙产业、草产业的基础上开拓出去,坚持“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技术路线,发展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在发展阳光产业上求得新突破。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大规模推广日光温室和地膜覆盖种植,力争五年内全市日光温室发展到10万亩以上,地膜覆盖面积达到60%以上,把武威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冬季厨房”。发展以微藻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阳光产业,努力推动微藻产业的实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构建“基地、研发、生产、销售”产业链,逐步达到规模生产。依托钱学森沙产业实验室构建阳光产业基地,对沙区资源的人工培育、加工利用等重点技术组织科研攻关和实验示范,建立科研与推广为一体的阳光产业发展体系。把沙产业发展与太阳能转化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互为一体,相互促进,在荒漠地区实现太阳能高效利用、沙产业快速发展。
(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在产业发展上,要稳定发展第一产业,优化升级第二产业,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在产业布局上,要着力抓好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灌区农作物繁育种、加工型玉米、沙区棉花、平川区瓜菜、高原畜牧业五大高效节水产业带。在产业导向上,重点发展酿造业、生化业、旅游业、草畜业四大特色产业。要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支撑,注重技术引进、移植创新和综合应用,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初具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强的26个小城镇建设,逐步构建以市区为中心、三个县城为次中心、若干个小城镇联结为一体,区域结构、产业结构相协调的城镇网络体系,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四)着力构建不同区域的发展模式
南部祁连山区海拔高、气温低、耕地少,重点要实施生态固本工程,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严禁超采滥伐乱垦,保护和建设好水源涵养林。同时,要利用日光温室种植适宜冷凉气候的高效作物和发展暖棚养殖,把劳务输出和生态移民作为一个大产业和大项目来抓,达到保护生态、发展经济的目的。中部绿洲区,每平方公里土地承载人口高达512人,人口与水资源、土地的矛盾相当突出。要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突出发展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推进贸工农一体化,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推进可持续发展。北部荒漠区,年降水量仅为60毫米,年蒸发量超过2000毫米,生态极其脆弱,过度开采地下水已经危及人们的生存。这个区域要大力压缩农业种植面积,发展生态移民、劳务输出和集约高效的节水农业,严格推行禁开荒、禁打井、禁放牧,努力构建生态化发展新模式。
三、坚持以“四个变革”为切入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抓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我们要以产业支撑为重点,以规模化、标准化、企业化和市场化为方向,推进以设施农业和产业化经营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在干旱缺水地区推广以日光温室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使农民变季节劳动为全年农忙,变粗放劳作为精准管理,变苦熬等待为依靠科技和市场勤劳致富,达到调整结构、延长生产时间、农民增收的效果。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和“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扶龙头、带基地、拓市场、创名牌,培育壮大优质特色玉米加工、酿造葡萄、面粉加工、肉类加工、瓜果蔬菜生产五大基地,提升城东生态工业区、黄羊食品工业城等园区建设水平,打造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抓小康住宅建设,大力推进农民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我们要坚持政府推动、群众自愿、分步实施,以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以小康住宅建设为抓手,统筹考虑产业支撑、人口集聚、基础设施配套等因素,因地制宜发展“绿化、住宅、养殖、高科技种植”四位一体、前庭后院式和融商业、饮食、观光旅游农业为一体的农村小康住宅。加大投入力度,在偏远不通电的贫困山区推广太阳能技术,尽快告别煤油灯。抓好农村“六小工程”,建设好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设施,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和人居环境。
(三)抓生态移民和劳务输转,大力推进农民生存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我们要引导农民走出大山、走出荒漠,走出农业、走出农村,实现“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保护生态”。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联系和选择移民基地、政府有组织搬迁、农民投亲靠友自发式搬迁等多种措施,搬迁沿沙区、干旱山区、林缘区的农民,为环境和土地承载“减负”。同时,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最大项目,充分发挥县区、市直职能部门、驻外办事机构、乡镇的作用,推动经过培训的和有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逐步改变一些地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状况。
(四)抓教育培训,大力推进农民素质的革命性变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我们要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保障制度,加强对教育网点布局的规划和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设施的规模和档次。建立政府统筹、职能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管理机制,整合教育资源,逐步形成市、县区和乡镇三级培训网络。抓好以培养种植、养殖业能手为目标的“绿色证书”培训,以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为目标的“科技培训”,以培养农民企业家为目标的“创业培训”,以提供实用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为目标的“远程教育培训”,以有序、快速转移农村劳动力为目标的“阳光培训”等五大培训工程。每年推出一批星火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引导广大农民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要按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的要求,积极抓好乡镇机构、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和社会治安等工作,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稳定。
(作者系中共武威市委书记)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
□张景辉
一、把握市情,加强分类指导
白银市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在全市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按照三种类型分区域开展工作。
第一种类型是基础较好的发达地区。主要包括沿河、沿城、沿国道省道两侧的乡村,覆盖30个乡镇、172个村、67.75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50%,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该区域的特征是:黄河流经258公里,以提灌为主、提引结合的农业灌溉网络已经形成,是全市水地集中区;交通网络比较健全,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市场发育程度较高;2005年,农业总产值占全市的75%,粮食总产量占全市的70%,农民人均纯收入2360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65元。在这一区域,要以黄河沿岸和国道省道为依托,发挥市、县区所在城镇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加快中心城市和县城周边的城郊农村发展,加速城镇化进程;要大力发展设施高效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提升产业化水平,形成新农村建设的优势区域,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第二种类型是有一定基础的欠发达地区。主要包括二阴地区和近几年高扬程提灌区异地移民的乡村,覆盖12个乡镇、117个村、30多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22%。农民人均纯收入1316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28元。该区域的优势是:二阴地区年降雨量在300毫米左右,高扬程移民区为新开发灌溉农业区,发展绿色农业潜力较大。在这一区域,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要着重发展节水型、生态型、效益型的绿色农业和特色农业,建成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在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上逐步迈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