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与思考
9733400000002

第2章 在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1)

开始时的讲话

陆浩

同志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从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加快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重中之重的工作。省委举办这次研讨班,目的是通过集中学习和研讨,深刻理解中央的决策意图,准确把握中央决策的科学内涵,坚持一切从我省实际出发,在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需要把握的重大问题和工作重点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保证我省新农村建设健康顺利进行。

下面,我讲四个问题,供大家在研究中参考。

一、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图和重大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举措。在2003年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了“五个统筹”之首的位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又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2004年中央1号文件确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之后,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其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受益面之广,是历史上所没有过的,“三农”工作也成为近年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大亮点。正是在“三农”工作不断取得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党中央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加深对中央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理解,把思想真正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提高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一)工业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农业发展在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具有极端重要性

工业化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变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工业是农业不断分工的产物,工业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主要依赖于农业的哺育和支持。农业农村既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资本积累,提供了原料和大量的劳动力,也是工业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但由于农业的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同步,其劳动生产率无法同工业生产相比,在市场竞争中总是处于不利地位,本质上是一种弱质产业。当工业化进入到一定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就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也主要来自非农产业。受这种利益机制的驱动,农业很容易被忽视,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农村和城市呈现出很大的反差。我国的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国家的工业化主要靠农业支持,农业为工业化提供了巨额的资金积累。随着全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越来越成熟。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两个趋向”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体现了“三农”问题在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极端重要性。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刻变化,孕育着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历着一场广泛而持久的变革,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积极而明显的变化。一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的分化正在由传统的种养业向产前、产中和产后等产业部门演变,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成为直接沟通城乡关系的产业纽带。二是农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村人口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动性明显增强,农民已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正在快速发生分层和分化,农民对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愿望更加迫切。三是农民就业和收入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由原来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业中就业,变为大量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与此相适应,农民收入构成也在不断变化,来自非农产业特别是外出务工的收入不断提高,从而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有这些变化都表明,“三农”问题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靠零敲碎打就能解决的,必须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安排,因势利导地把农村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大力协同、整体推进的新格局。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提出了一个新的努力方向,为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三)城乡发展的差距,凸显出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紧迫性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农业、农村、农民为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同时也出现了工农失调、城乡失衡的状况,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上学难、看病贵、社会保障水平低的问题相当突出。从城乡面貌来看,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虽然也有很大变化,但变化相对较慢。城乡之间的这种差距,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将十分严重。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经济发展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立足点,必须始终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没有农村的繁荣,就不可能有持久而旺盛的消费需求,城市的繁荣最终也是靠不住的。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既是一项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非常紧迫的现实任务。

(四)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提供了新农村建设的切实可行性

由农业哺育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既反映了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显著标志。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时期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突出表现在经济总量跨上了新的台阶,2004年已居世界第6位,2005年超过法国和英国,已上升到第4位。经济结构也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已下降到12.5%,城镇化率已达到43%。与此同时,国家财力有了很大增强,国家财政收入5年翻了一番多,总量已达3万多亿元。正是基于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中央判断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当然,从我们省来说,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经济实力,都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还很弱。但工业反哺农业是一个大概念,是一个国家战略,其含义主要是指国家公共财政的投入重点向农村转移。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切实可行的。对我省这样的欠发达省份而言,这既是一个统筹城乡发展的大战略,也是一个协调区域发展的大举措,更是一个加快发展的大机遇。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影响,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载体,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归根到底一句话,这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二、准确把握我省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要把这一战略付诸实践,必须把中央决策部署的普遍性同本地的特殊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为此,必须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严酷的生产条件决定了粮食是长期困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是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省集中力量解决吃饭问题,但在这个问题上仍然发生过惨痛的教训。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特别是随着一大批骨干水利工程的建成使用,以及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才实现了省内粮食低水平的自求平衡。这是个了不起的历史性成就,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调整结构、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正确地看待粮食问题、在粮食问题上确立什么样的目标,仍然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全国来看,“十一五”时期,粮食供求关系仍然偏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宏观调控和“三农”工作的一个着力点。从我省来说,处理好粮食问题,在认识上要进一步明确这样几点:其一,粮食生产任何时候不能放松,忽视粮食生产,一旦粮食市场供求出现大的波动,就会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省粮食生产的优势不明显,粮食生产的目标定得过高也不切合实际,而且会大大挤压农业结构调整的空间,制约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综观全局,在粮食问题上保持动态的省内基本自求平衡,是一个比较现实的目标。其二,我省粮食总量在全国粮食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只有1.7%左右,而人口占2%,产量多一点或者少一点,虽然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影响不是很大,但在省内必须保证粮食总产的基本稳定和合理的粮食储备。其三,我省粮食要保持动态的自求平衡,工作的立足点要放在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走依靠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发展路子,不能走广种薄收的老路。总之,粮食问题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始终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说到底是一个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尤其是现阶段,结构调整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题。我省适应农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要求,近年来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突出表现在区域性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长足发展。但做进一步的分析,农业结构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城郊和川水地区,山区特别是干旱山区农业结构调整进展比较缓慢,广种薄收的格局还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农业结构调整总体上受粮食保障能力弱、农民自有资金短缺、农民文化科技水平比较低、适应市场变化和发展新产业的能力不强、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以及社会化服务薄弱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但最基本的因素,还是生产条件差、土地产出率低。由此可见,要从根本上改变我省单一的农业结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同改善农业的基本生产条件一样,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依靠农业自身发展来增加农民收入,空间越来越小

一般而言,农业既受人多地少的资源约束,又受市场需求的制约,总量扩张、价格上升都受到限制。同时,农业又进入了资本替代劳动、农产品成本加速上升时期,农业成本的上扬抵消了很大一部分收益。依靠政策因素增收的效应也在递减。从我省来说,由于结构调整的难度大,绝大多数地方农业效益的提高非常缓慢,相当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时间得不到有效发挥,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事实一再证明,要较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根本的是要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充分就业,逐步减少滞留在农村的农业人口。从这个意义上说,能不能为农村的大量富余劳动力找到就业出路,不仅关系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而且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四)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居住分散,改变农村面貌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我省70%以上的农村属于干旱半干旱山区,山大沟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条件恶劣,人居环境很差。农村基础设施也很薄弱,突出表现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仍然适应不了农业发展的需要,多数地方还处于靠天吃饭的局面。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更为落后,许多地方人畜饮水长期没有保障,一遇旱灾,缺水甚于缺粮。农村交通不便,不少村庄不通公路,乡村通油路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村燃料普遍缺乏,许多地方主要依靠薪柴烧饭取暖,对生态环境破坏很大。农村电网还比较薄弱,还有50多万人口用不上电,广播电视“村村通”延伸到自然村的工程量还不小。所有这些情况表明,要改变我省农村的落后面貌,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必须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五)社会发育滞后,教育卫生事业薄弱,劳动者素质同工业化市场化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传统农耕方式由于主要依靠劳动力的数量和体力,从而使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缺乏内在的动力。在这样一个基本因素的作用下,加上历史的、社会的、自然的、经济的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我省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一直比较落后,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全省还有16个县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率高达17%,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卫生基础设施落后,文化设施不足,文化生活贫乏,失学辍学的现象仍然存在,因病因学致贫、返贫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在一些偏远山区,社会交往半径狭小,交往交流困难,整个社会发育还不够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现代市场的能力还比较低,缺乏就业的本领和创业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构调整难就难在人的素质不能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产业发展的需要。尤其在当今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决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劳动者素质不高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