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9732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我们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兰州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正确论断。截止2004年底,全市共有各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68220个,从业人员27.2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25亿元,占全市GDP的24.8%。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活力、最富潜力的增长点,为推动全市改革开放,繁荣城乡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地方财力,缓解就业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和研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和载体,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和体系,是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一个崭新而重大的课题。解决好这一课题,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调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4年下半年,在市委宣传部的牵头下,市非公办、市工商联、市政研会配合,组织课题组,用近一年的时间深入全市8个县区,采取听取汇报、座谈了解、问卷测评、实地察看等方式,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初步形成了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对策。在此基础上,为了使广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一本指导性、理论性、权威性、借鉴性的读物,改变目前广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认识不清、无从抓起、抓而不实、效果不佳”等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市委宣传部、市非公办、市工商联、市政研会联合编撰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一书。这本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理论的高度系统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依据、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阐述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任务要求、特点规律、方法载体,探析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回答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同时,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兰州市及各县区、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工商联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现状,对今后进一步促进兰州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对策性思考。书的最后,对部分中央、省属在兰国有企业、市属国有企业,对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通过图片的形式,对其思想经济成果进行了展示,图文并茂,使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两个文明的建设中、两个效益的提高中彰显的重大作用。迄今为止,国内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各地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总体来看,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科学化、系统化不够,针对性和指导性不强。因此,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书既占有大量资料,又有理性分析;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力求建立新的学科体系,无疑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领域,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可供借鉴的模式体系,希望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同志们在阅读中思考,在实践中探索。新形势、新任务、新领域,为我们提供了开拓创新的舞台,我们一定要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本原则,不断总结和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特点和方式方法,在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中,把兰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起来,推动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编委会

二零零六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