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9731500000035

第35章 高等教育提升质量的创新(1)

质量是大学办学的生命线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大学的中心工作。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为大学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当前提高教育质量面临的困难

扩招既为大学大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给大学教学和人才培养带来更大的压力。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大学教学质量问题,国家教育部、各省市和大学普遍重视教学工作,加大了教学投入力度,加快教学改革步伐,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但同时,由于招生规模总量的绝对增长幅度超出了大学的实际承受能力,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下滑、学科专业结构失衡、教学管理滞后等问题。

1.学科专业结构亟待调整。大学大规模扩招基本上是在原有的学科专业结构框架内进行的,几乎所有大学的学科专业同步增长,未能很好地考虑到未来经济、科技和社会产业结构发展以及人才市场的预期需要,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例如,此次扩招,省属大学分担了扩招总规模的70%以上,尽管这些大学扩招热情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由于其中多数大学基础较差,起点较低,质量难于保证。同时,一些就业率本来已经相当低下、人才需求市场趋于饱和的专业,如财政、金融、工商管理、会计、法律、外贸等专业,这次扩招的幅度比较大,加剧了学科专业的结构性过剩,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据统计,我国大学新兴学科专业如信息类、生物工程类、生命科学类18种专业,2000年在校生已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16%,但师资、课程、培养方案、教学条件的相对落后,也影响和制约这些专业的快速发展与质量的迅速提高。

2.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教师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教学投入不足。尽管2004年大学专任教师比2003年增加了13.37万人,但远远低于普大学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增长幅度,导致师资需求紧张,总量不足。例如,我国大学师生比平均达到了1:16.2,超过了美国1:14.2和国际经合组织国家1:14.4的水平。假如按照1:14标准计算,我国大学尚缺少几万名教师,特别是外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任课教师短缺问题比较突出,在这些学科或专业,师生比甚至超过了1:20。如个别大学计算机专业,总共有专职教师12名,但学生数却超过了1000名,师生比为1:83,如果将其他系部为本系开设基础课的教师也加进来,师生比也不会低于1:30。因教师不足,致使教师工作量过大,教学负担过重。据对100所大学外语教师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周课时一般为14节以上,其中20~29节之间的占教师总数的38%,30节以上的占6%。而据专家研究,外语教师周课时在8节左右最为适宜。班级教学规模膨胀过快,合班上课现象增多,教师组织教学难度加大,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长期以来教师教学投入不足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有些教师未将时间和精力放到教学上,而是放到教学以外的研究上,教学成了应付差事,甚至出现教师不备课、“教授不讲授”的现象。据统计,2000年教育部所属的71所大学中,有1/3的教授没有承担相应的本科生的教学任务,其中5所大学有70%左右的教授未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

3.大学与社会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当今世界,人们对大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寄于有史以来的最高期望,但现实的大学与人们的期望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是:大学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人才培养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大学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不能很好地适应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偏重书本知识传授、追求学历文凭、忽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倾向尚未根本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仍相对陈旧落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还不普遍;基础课教学薄弱、大学英语教学不注重实用能力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实训条件普遍不能适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践性教学、创新性教育的软硬件建设仍严重不足;大学教师投入教学的激励机制有待健全,中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迫切需要提升。因此,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把提高教育质量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求创新。

二、树立大学全面的质量观

经济的增长以GNP或人均GNP为主要指标,而经济发展的指标更重要的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工资、住房、福利以及消费结构等)的提高。教育也是如此,大学增长的指标主要是大学生数或校均大学生数,教育发展的内涵除了规模扩大,学生数量增加外,更重要的是结构的合理与质量效益的提高。当前大学的教育质量面临着两个不能回避的问题:一方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另一方面是大学普及使大学的数量增加,会不会导致质量下降?其中涉及许多实际问题和认识问题。而衡量教育质量,从理论上说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应当说具有一定客观性。但由于人才观不同,在质量评价上往往存在很大差异。我国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是以大学生掌握知识多寡、深浅来评价教育质量的高低,这不但存在于办学者的思想中,而且存在于社会的传统文化观念中。知识经济时代应树立全面质量观,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培养模式。改革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过重的功利倾向,着眼于学生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意义重大。同时在扩招情况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这涉及大众化质量观问题。一般来说,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另一个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对大学而言,前者指所有大学都要依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后者依据各级各类大学具体的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衡量培养人才的规格。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特别指出“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也就是说不能用精英型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取向与标准来规范大众化教育。

现代教育理念的质量观强调质量的多层面性,这是教育的多样化在质量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它一方面认为质量是教育发展的三大主要问题之一(另为针对性和国际性),另一方面则指出了传统质量观的不足,倡导一种新的质量观,即多层面质量观。教育的多层面质量观是对社会需求(包括国家的、地区的和学校本身的)的一种适应。比如,对于教育的新型机构(如我国的职业技术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和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等),它们本身就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对这些教育机构的质量要求,显然不能按传统大学的质量要求来衡量。根据美国卡内基基金会的大学分类法,美国的高等教育现分为十大类型(1994年),这十类高等教育机构实际上通过不同的质量标准来反映社会对大学的不同需求。从以上探讨中,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一点是随着大学的发展,大学愈来愈重视对自身发展的探求;另一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与大学的关系日益密切,或者更确切地说,社会需求在大学形成和发展中越来越起着一个主导性的作用。这两点结论缘于一个事实一大学日益成为社会的中心或主要组成部分。

三、增强大学发展的整体实力

大学必须要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增加投入,创造条件,扩大规模,另一方面要增强质量意识、结构意识,量力而行,防止不顾条件一哄而上,盲目追求数量扩张,要通过各种渠道实现扩招后的设施到位、师资到位、管理到位。

大学的整体实力包含质量、规模、结构、效益,也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大学的质量、规模、结构、效益四者的水平以及四者是否协调发展。只注意某方面的发展,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就会出现大学的不协调局面。政府须在宏观上把握这四方面的协调发展,审时度势,针对出现的问题迅速采取措施,建立质量、规模、结构、效益新的平衡。提高质量意识是当前提高教育整体实力的主导方面,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历史经验的总结。为此一是处理好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效益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也是发展。一方面要通过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实现大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大学处理规模与效益的关系,体现为大学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是否一致,即供求总量是否均衡。需求总量由经济和社会发展规模决定,供给总量由大学的规模决定。大学规模发展的过剩或短缺都会造成大学总体规模的不经济。不足的大学规模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这是大学外部效益低的一种表现。过度的大学规模会带来教育资源的浪费,这是大学内部效益低的表现。2004年我国19%的毛入学率意味着我国大学毕业生是一种稀缺的高层次人力资源。然而这几年却戏剧性地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难的问题。某些专业人才过剩和另一些专业的人才短缺并存,说明大学的结构失衡。这一方面会影响大学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另一方面会导致大学内部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形成资源浪费三因此,大学规模发展要与大学结构布局的调整配合进行,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满足社会和经济对高层次实用人才的需求。二是处理好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统一性是在多样化基础上的统一,多样化则是在统一性前提下的多样。坚持统一性,就是要求大学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教育法规,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国家建设服务。提倡多样化,要求大学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特点准确定位,明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各自学科、层面上办出水平和特色。三是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成人”就是要使学生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才”就是要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大学生,使他们学有所长,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四是处理好规范管理与深化改革的关系。强调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确保大学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强调深化改革和创新,是实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目标的必然,要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大胆创新。

改革是质量提升的保证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

深化大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等项目,已经取得的教学改革成果的整合、集成,结合新形势、新情况的深化研究,为大学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宏观战略依据,进一步推进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步形成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因此,要深入分析我国大学人才培养工作在新世纪所处的国际国内背景和面临的挑战,开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大学体系研究,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与学科型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开展大学教学制度、弹性学习制度和管理制度的研究和改革。研究大学人才培养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布局结构,明确各层次、各类型人才培养的地位、作用、性质、培养目标。开展大学教学思想观念和人才培养战略的研究,逐步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继续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如何利用网络技术与传统面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推进学习改革,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开展研究型学习、团队教学、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改革,全面开放实验室,推进科研与教学的结合,以及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共享;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综合配套改革,以先进的科学与文化知识成果教育学生,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拓宽学生知识面,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产实践,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开展国际高等教育比较研究,支持引进国际先进教学资源。继续加强大学教材建设与评介工作,开展基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课程研发与推广。

二、加强基础课程教学实施

一是设立国家级“大学教学名师奖”。大学本科基础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实践证明,学术成就突出的教授承担本专科基础课教学任务,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教授上讲台,鼓励名师为本专科生开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并通过名师的引导示范作用,促进大学课程建设、教学梯队建设、教材建设,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大学的素质教育。

二是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国家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课程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带动和促进各地大学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建立起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大学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