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论集
9731100000004

第4章 哲学篇(3)

运用综合分析,商品经济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即由生产商品获得剩余价值的产品适用方式、专业化的生产分工方式、全部产品或大部分产品交换的产品交换方式构成的。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有机统一体。一是产品要成为商品,生产者要通过生产获得剩余价值,就必须生产满足市场需要的大宗专业产品,社会生产必须实现生产者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同时,产品要成为商品必须以产品交换为前提。二是社会生产只有实现专业化分工,各生产者生产各种不同的产品,生产者才有可供交换的大宗产品,社会生产才有生产者相互交换产品或劳务的需求与条件。三是社会生产只有在交换日益发达的条件下,使各生产者的产品通过交换实现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才能加深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化分工,才能使生产者的产品逐步提高商品率,“使全部产品或大部分产品采用商品的形式”。马克思说:“如果没有分工,不论这种分工是自然发生的或者本身已经是历史的成果,也就没有交换。……交换就其一切要素来说,或者是直接包含在生产之中,或者是由生产决定。……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生产也就分得更细。”列宁进一步补充说:“‘市场’这一概念和社会分工这一概念是完全分不开的。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发展到什么程度,‘市场’就发展到什么程度。市场量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不可分离的联系。”

所以,对生产方式概念的内涵,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概括,生产方式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们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谋得生活资料的方式,它由产品适用方式,生产分工方式,产品交换方式三个要素构成,它是此三者共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

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生产方式是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列的范畴。三者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方式具有反作用,生产方式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通过生产方式的中介起作用的。下面具体探讨生产力如何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如何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如何对生产方式起反作用,生产方式如何对生产力起反作用。

(一)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专业化分工和产品交换的发展,进而引起生产方式的全面变革

马克思说:“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新的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商业劳动与工业劳动的分离。”同时,“由于这些不同部门内部的分工,在某一劳动部门共同劳动的个人之间的分工也愈来愈细致”,引起了同一部门内部愈来愈细的产业分工。“交换的需要和产品向纯交换价值的转化,是同分工,也就是同生产的社会性按同一程度发展的。”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交换也逐步由工商业与农业之间的交换、城乡之间的交换发展到各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的各生产单位之间的交换,进而冲破地域和民族的界限,发展成为世界范围的交换。随着专业化分工和交换的协同发展,市场日益扩大,不断由地域市场、国内市场发展为国际市场。于是,商品经济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冲破自给经济生产方式的藩篱,在社会生产中占据统治地位,并日益完善起来。

(二)生产方式变革引起所有制关系、人与人相互间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的变化,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

马克思说:“由此可见,事情是这样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阶段还根据个人与劳动的材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决定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英国工业的发展提高了苏格兰地产的价值。英国工业为羊毛开辟了新的销售市场。要生产大量的羊毛,必须把耕地变成牧场。要实行这种改变就必须集中地产。要集中地产就必须消灭世袭租佃者的小农庄,使成千上万的租佃者离开家园,让放牧几百万只羊的少数牧羊人来居住。这样,由于耕地接连不断地变成牧场。结果,苏格兰的地产使羊群赶走了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个人以雇佣劳动的形式参与生产,就以工资形式参与产品、生产成果的分配。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一定的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恩格斯也曾做过相关论述:“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即不是为自身消费而是为交换所进行的产品生产,对古代公社的瓦解,因而对私有制的直接或间接的普遍化,起了怎样的作用。……商品生产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就转化为资本主义的生产。”

(三)生产关系通过所有制关系、人们相互间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的变化,促进或阻碍生产方式变革

马克思说:“在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生产中,同样在大部分人口直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满足自己的大部分需要的家长制农业手工业生产中,流通和交换的范围是很狭窄的,尤其是在前一种生产中,奴隶根本不被看作是交换者。但是在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中,在任何地点消费都是以交换为媒介的,而劳动对工人来说决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而小生产又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法国的农民所有制,比英国的大地主所有制离土地国有化要远得多……这种情况使土地分成许多小块,由资金很少,而且主要依靠自己劳动和自己家属劳动的人来耕种。土地所有制的这种形式以及由此造成的把土地分成小块耕种的方式,排斥了采用现代农业改良措施的任何可能性……”“……工业和商业,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交换,一方面制约着不同社会阶级的分配和彼此的界限,同时它们在自己的运动形式上又受着后者的制约。”

(四)生产方式通过产品适用方式、生产分工方式、产品交换方式的变化,促进或阻碍生产力发展马克思说:“……由于印度极度缺乏运输和交换各种生产品的工具,所以它的生产力陷于瘫痪状态。自然物产是丰富的,但由于缺乏交换的工具而使社会非常贫困。”“农村公社的最坏的一个特点,即社会分解为许多模样相同而互不联系的原子的现象,却一直残留着。农村公社的孤立状态在印度造成了道路的稀少,而道路的稀少又使公社的孤立状态长久存在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公社就一直处在那种很低的生活水平上,同其他公社几乎没有来往,没有希望社会进步的意向,没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行动。”“增加劳动的生产力的首要办法是更细的分工,更全面地运用和经常地改进机器。内部实行分工的工人大军愈庞大,应用机器的规模愈广大,生产费用相对地就愈迅速缩减,劳动就更有效率。因此,资本家之间就发生了各方面的竞争,他们竭力设法扩大分工和增加机器,并尽可能大规模地使用机器。”“由此可见,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总在不断地变更,不断革命化;分工必然要引起更进一步的分工,机器的采用必然要引起机器的更广泛的采用;大规模的生产必然要引起更大规模的生产。”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马克思经典著作在论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时,曾多次把生产力与生产方式放在一起论述它们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马克思说:“……我们就必然要仔细研究一下,11世纪的人们是怎样的,18世纪的人们是怎样的。在每个世纪中,人们的需求,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样的,最后,由这一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在其中发展的那些关系,不是永恒的规律,而是同人们及其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东西。人们生产力的一切变化必然引起他们的生产关系的变化。”这两段话都表明,决定生产关系的不只是生产力,还有生产方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不直接决定生产关系。如果马克思经典著作认为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直接决定,那么,这里的两段论述就不会出现“生产方式”一词。联系马克思经典著作关于生产关系是从“生产方式中产生的”,“人们的物质关系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论述,可以肯定地说,马克思经典著作的本意,是把生产方式看作生产关系的直接决定要素,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是通过生产方式的中介实现的。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是间接的、最终的决定。否则,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就不会出现生产关系从“生产方式中产生”、“由生产方式决定”的论述。

同样,马克思经典著作在论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时,又多次把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相提并论,论述它们与生产力的关系。如前所述,马克思在论述法国的农民所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时说,“土地所有制的这种形式以及由此造成的把土地分成小块耕种的方式,排斥了采用现代农业改良措施的任何可能性”。在论述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小生产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时说,“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这些论述都说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也是通过生产方式的中介起作用的。

总之,我们不能以生产方式原理的部分内涵,涵盖生产方式原理的全部内涵。

深入探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的生产方式原理,关键是深刻理解马克思经典著作所论述的生产方式变革即产品适用方式、生产分工方式、产品交换方式变革在社会生产发展和经济腾飞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生产方式变革和生产关系变革都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二者相比较,生产方式变革对生产力发展更具有巨大促进作用。它不仅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而且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商品经济生产方式取代自给经济生产方式的变革对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推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是产品适用方式变革产生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说:“这种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而进行的生产,像较为详细的说明所已经指出的那样,包含着一种不断发生作用的趋势,要把生产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也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缩减到当时的社会平均水平以下。力求将成本价格缩减到它的最低限度的努力,成了提高劳动社会生产力的最有力的杠杆。不过在这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只是表现为资本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二是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促进了生产者专业特长、天赋才能的培养和形成,从内涵上扩大了生产力。马克思说:“亚当·斯密比蒲鲁东先生所想象的要看得远些。他清楚地看到‘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现代社会内部分工的特点,在于它产生了特长和专业,同时也产生职业的痴呆。”与此相反,自给经济条件下的自然分工,则“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任何分工,应用任何科学,因而也就没有任何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任何不同的才能”。

三是专业化分工发展推动了产业分工、社会经济结构变革和工业化进程。马克思说:“生产和商业间的分工随即引起了各城市间在生产上的新的分工,在每一个城市中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工业部门占着优势。”“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的直接后果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即超出行会制度范围的生产部门的产生。”“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起其它部门生产方式变革……有了机器纺纱,就必须有机器织布,而这二者又使漂白业、印花业和染色业必须进行力学和化学革命。同样,另一方面,棉纺业的革命又引起分离棉花纤维和棉籽的轧棉机的发明,由于这一发明,棉花生产才有可能按目前所需要的巨大规模进行。”

四是产品交换的发展推动了以交换为基础的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马克思说:“在亚洲的原始的自给自足的公社内,一方面对道路没有需要;另一方面,缺乏道路又使这些公社闭关自守,因此成为它们长期停滞不前的重大要素(例如在印度)。”“在直接为了使用,只交换多余产品的生产中,流通费用只与多余产品有关,而与主要产品无关。生产越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因而越是以交换为基础,交换的物质条件——交通运输工具——对生产来说就越是重要。”

五是商品经济生产方式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渗透。马克思说:“……于是,就要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发现物的新的有用属性;普遍地交换各种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产品和各种不同国家的产品;采用新的方式(人工的)加工自然物,以便赋予它们以新的使用价值。……要从一切方面去探索地球,以便发现新的有用物体和原有物体的新的使用属性,如原有物体作为原料等等的新的属性。因此,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顶点。”“费尔巴哈特别谈到自然科学的直观,提到一些只有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眼睛才能识破的秘密,但是,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哪里有自然科学。”

六是商品经济生产方式推动了城市化进程。马克思说:“织布业多半是在不受行会组织限制的乡村和小市镇上经营的,这些地方逐渐变成城市,而且很快就成为每个国家最繁荣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