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9658700000019

第19章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科学与民本向度(2)

马克思主义就是从实事求是的实践中创立的,也是在实事求是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当代的,是因为它始终是随着实践发展的,是始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实事求是地前进;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为马克思主义在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所证明,尤其是为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所证明。在邓小平看来,没有实事求是,不依靠实事求是,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更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邓小平把实事求是作为思想路线、工作方法、思维方式来思考制度问题的。什么时候我们党在实践中坚持依靠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前进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我们党在实践背离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要遭挫折甚至倒退。因此他不止一次地说,我们过去搞革命靠实事求是,现在搞建设仍然要靠实事求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基于实事求是,邓小平发动、设计和领导了对现有政治体制的改革;基于实事求是,邓小平敢于突破政治体制的禁区,打开国门推动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基于实事求是,邓小平作出了一系列的政治体制改革,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研究表明,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彻底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就是以实事求是作为他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原则。把“实事求是”作为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艰苦奋斗中逐步形成的根本观点、立场和方法。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始终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明确把“实事求是”放在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地位,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实事求是原则在我党的具体的运用。1980年2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对三中全会上讲的思想路线问题从理论上进一步做了概括,他说:“三中全会确立了,准确地说是重申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

1984年6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也明确指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制定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是什么?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坚持毛泽东同志说的实事求是,坚持毛泽东同志的基本思想。可以看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实事求是”。按照邓小平的论述,所谓实事求是就是在政治实践中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邓小平还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是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中心线索,是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灵魂、实质和精髓。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社会生活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各项政治体制也必须不断地变化和完善,否则将要落后于实际,落后于时代。但是,有一点绝不能变,那就是在政治制度建设问题上,我们都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条思想路线。在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我们更应当面对现实,面对世界发展,认真研究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不断开拓政治制度建设的新局面,使整个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焕发出它的生机和活力。那么这里的法宝是什么呢?就是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两条科学的思想路线和基本原则。

三、坚持把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作为

政治制度检验标准的民本向度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是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科学政治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取向和表现。在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建设中,渗透着深深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民本关怀、民本精神和民本理念。所谓民本就是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各种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也就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人类一切活动最终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政治生活的需要,从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表现了他作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心系人民的崇高风范和宽广胸怀,深刻体现了其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民本向度。

(一)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思想的发展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政治制度发展中起决定和推动作用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定地相信群众和紧紧地依靠群众,在各项政治制度的制定工作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文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邓小平经常在各种发展方针、政策和路线的制定时用“物质利益”、“发展生产力”、“温饱”、“小康”、“富裕”等关键词,表明了他把人民利益摆在了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主体位置,发展生产力实现物质利益是为了给人的自身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制度建设中都注重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充分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早在1975年8月邓小平就提出:“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这个问题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要做许多踏踏实实的工作。……群众对生活方面的议论是相当多的,不要以为都是讲怪话。我们党和国家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现在应该提出这个问题了。”《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页。邓小平面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环境和“四人帮”的攻击和阻挠,他首先集中力量抓整顿,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发展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轨道上来。1978年“两个凡是”盛行,国民经济徘徊不前,他又着重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在1978年9月听取吉林省常委汇报工作时指出,“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邓小平在各种制度的制定中都贯彻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提出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他说:“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改革开放以后针对所面临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的任务,邓小平告诫全党:“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8页。邓小平认为,一切制度的制定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绳,就必须制定出符合人民利益的科学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种制度来。我们搞各种制度建设也是为了发展生产力,通过调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均等的机会,提供制度保障。在1989年11月会见南方委员会主席和坦桑尼亚革命党主席时指出:“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而且发展很明显。假设我们有五年不发展,或者是低速度发展。……会发生什么影响?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5页。1992年邓小平在总结东欧、苏联剧变的教训时,针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情况,在南方谈话中告诫全党:“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可见邓小平总是把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制定重大方针、政策和各项制度的最首要的根本依据。

(二)维护人民利益思想的向度

邓小平认识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因此要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制定党的路线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意识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以民为本的政治奉献精神,顺利地完成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任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也是邓小平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要求我们的各项政治制度要从政治服务意识的高度对待人民群众的一切问题,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因为我们全部活动就是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大法宝。邓小平不仅强调尊重群众利益,而把它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人民主体尊重群众利益,首先就是要尊重人民的自主意识、能动意识和创新意识,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使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得以满足。只有落实各项制度规范和要求,并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切实做好了,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无往而不胜。

邓小平认为,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应该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中国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享有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和支配权。劳动人民在经济上的这种统治地位,不仅为他们在政治上当家做主提供了物质条件,而且要求用政治上的统治权来保护他们在经济上的这种占有权和支配权。我们的宗旨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的同时享受高度的民主。然而一段时期,在“左”的思想指导下,路线、方针、政策出现重大失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破坏使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相应地人民的生活在较长时期中没有多少改善,甚至相当大一部分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也没有解决。他指出不搞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技术水平不提高,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

而“搞好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2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