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两种物体的比较观察。为了使孩子能更准确地认识事物、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家长可以让孩子对相似物体通过观察进行形状、颜色、大小、长短、粗细等方面的辨别和比较,既找出相同点,又找出相异点,从而正确细致、完整认识事物。如:丰收季节带领孩子到农田之中观察比较玉米与高粱。让孩子从外形特征,如根、茎、叶等方面,比较其明显与不明显的不同特征。不仅认识了玉米和高粱,又发展了孩子的观察力。这种方法实际通过思维来观察,有助于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让孩子充满好奇心
孩子生来就有好奇心。早在新生儿时期,孩子就会对光亮的、颜色鲜的物体好奇地注视;5~6个月时,他一听到声音就会好奇地去寻找声源;孩子会跑会说之后,他会耐不住房间的寂寞,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跑到户外去玩耍,去“探险猎奇”。“天空会下雨”、“太阳每天出来了又落下去”、“小鸭游泳而小鸡不会游泳”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会让孩子觉得稀奇、觉得有趣。
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诞生在美国中西部俄亥俄州的米兰镇。当时,那里是有名的小麦集散地,运输小麦的航船来来往往为当地增添了喧闹和繁华。爱迪生的父亲塞缪尔是荷兰人的后裔,以制造和贩卖屋瓦为生,生活还过得去。他的母亲南希是苏格兰人的后裔,曾当过小学教师。爱迪生在家中排行第七,母亲格外疼爱他,喜欢叫他阿尔。
童年时代的阿尔与其他的孩子相比,有许多不同寻常的地方,令父母花费了不少心思来教育、培养他。他拥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常常歪着圆圆的大脑袋,转动着一双充满疑惑的眼睛,不断地问,“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
有一天,爱迪生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突然一群马蜂朝树上飞去,他非常诧异地喊道:“马蜂为什么飞到那里去了?”
一个大点的孩子说:“那儿有蜂窝!”
阿尔又问:“蜂窝是什么样子的?”
小朋友们都摇头。于是阿尔找来一根树枝要捅下蜂窝看个究竟。小小的人儿拿着长长的树枝去鼓捣,其他的小朋友都吓得一哄而散。这时,一只只马蜂发疯似的向阿尔袭来,一瞬间他的脸被蜇得又红又肿。但他好像不知道疼,捡起马蜂窝,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母亲看到阿尔肿胀的脸庞十分心疼,小心翼翼地给儿子涂上药膏,阿尔却只顾得意地炫耀,“妈妈,你看,蜂窝有这么多小孔,原来马蜂就住在这里啊!”
南希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一把将儿子搂进了怀里,说:“孩子,一定要记住,捅蜂窝是很危险的!”
但是爱迪生的好奇心依然不减。有一天,他看见家里的母鸡乖乖地待在窝里,它的屁股下面藏了好多鸡蛋。调皮的爱迪生就想赶它出来,然后数一数窝里有多少鸡蛋。可是,任凭他怎么逗弄,母鸡还是一动不动地守在那儿。
爱迪生觉得莫名其妙,他赶紧跑去报告母亲,“妈妈,咱家的那只母鸡真奇怪,它把那么多鸡蛋藏在屁股底下,坐着不动。它是怎么了?”母亲一听露出笑容,她放下手里的活,蹲了下来,耐心地对爱迪生说:“鸡妈妈是在孵小鸡呢!她把那些鸡蛋暖呀暖呀,过些天,就会有毛茸茸的小鸡从里面孵出来。”
爱迪生听了,觉得真神奇,他的眼睛突然一亮,接着又问道:“妈妈,是不是蛋放在屁股底下变暖和了,小鸡就能出来了?”
“对啊,你说的没错!”妈妈笑着摸摸儿子的脑袋。
这天,直到傍晚的时候,一家人都没有看到爱迪生的影子,大家急坏了,大街小巷呼喊“阿尔”的名字。
后来,母亲心急如焚地回到家,忽然听到从库房里传来阿尔的应答声,赶忙跑去一看,原来阿尔在那儿做了个“窝”,里面放了好多鸡蛋,他一本正经地蹲在上面。母亲感到很奇怪,试探着问道:“孩子,你在干什么啊?”
爱迪生说:“妈妈,你不知道吗?我在孵小鸡啊!”
母亲赶紧把爱迪生抱了起来,笑着说:“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鸡的!”
爱迪生嘟着嘴说:“我为什么孵不出来呢?”
母亲自责地说:“都怪妈妈上午没跟你讲清楚!”于是,她认真地想了想,告诉儿子.“鸡妈妈要孵出小鸡可不容易呢!它一连好几天坐在那儿,是为了给小鸡的出生做准备,鸡妈妈得很好地控制时间和温度,才能成功地孵出小鸡来。”
最后小爱迪生终于弄明白,自己是孵不出小鸡的。
心理学家将好奇心定义为:个体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应。好奇心让爱迪生积极求知,最终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可以说,好奇心是孩子获得智慧的关键。然而,虽然孩子与生俱来就有好奇心,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不好好呵护孩子的好奇心的话,它也会慢慢消退。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很多六年级孩子强烈的好奇心不复存在了!可能是因为家长的不重视,学习的压力,生活的一沉不变,思维的狭窄……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用爱心和责任心来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不要敷衍孩子的发问
六年级的孩子接触面已经十分广泛,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接受新鲜事物快,好奇心强,喜欢独立思索,敢于发问,这是一件好事。面对孩子的提问,家长不要说:“你还小,等你长大后就会明白了。”其实,孩子的提问,正是由于他们知识、经验的不足,而好奇心促使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处理不当,孩子们求知欲望的火花就会因此而灭。面对孩子的提问,家长应因势利导,启发他们去积极思考,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究精神。
也许有的问题家长自己都不太清楚,那么家长的答案未必要精确,但回答必须积极。对孩子的问题,家长是否有一个标准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回答的态度能否引导和满足他的求知欲。所以孩子提问,家长不懂时不要轻易作答,也不要随口否定,正确的做法是对孩子说:“我想听听你的看法。”寥寥数语,就会使孩子用心去思索和探讨,思考问题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大。
时常和孩子讨论问题
当孩子在闲谈的过程中,表现出对某一问题的好奇时,家长可以把闲谈深入一步,转为对某一问题的讨论。在讨论时,家长要鼓励孩子不断地提出问题,然后和孩子一起探究问题,特别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否则,六年级的孩子极有可能立刻终止讨论,认为和家长“没有共同语言”,不利于孩子好奇心的发展。
正确诱导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有时会做出一些破坏性的事,如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经常碰到这样的事:好好的电视机,孩子趁着家长不在家,就开始尝试拆开再组装。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最应做的是向孩子了解他这么做的用意;可能很多孩子都是想知道电视机的工作原理。这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一起拆、组装,给孩子讲明道理,同时还可以适时教育孩子不要随便拆卸家里的东西。
巧妙利用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只是孩子一时的冲动,要真正使孩子能够坚持下去,家长必须及时加以引导,使孩子把对事物一时的探究欲望转化为长久的兴趣和动机。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发展智力的作用。如:上面所说的拆电视机的例子,家长可以把孩子对电视机的好奇扩展至其他方面,比如自行车是如何“自行”的,从而拓宽孩子的兴趣,开阔孩子的眼界。
毅力是孩子成才的必要条件
毅力孩子成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有毅力的人才能表现得坚强,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理想,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爱因斯坦曾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学为重要。”孩子如果做事缺乏毅力,那么什么事情都很难坚持到底,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住风霜一样,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很难有什么成就的。因此重视孩子毅力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德国着名的作曲家、管风琴家,是将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浑然溶为一体的开山大师。他萃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对后来将近三百年整个德国音乐文化及至世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赫出生在德中部图林根地区风景优美的爱森纳赫的一座红顶楼房内,他的父亲约翰·阿姆布罗修斯是一位小提琴手,很早就成为宫廷乐师和乐队指挥。巴赫的父亲有意把儿子培养成为自己的接班人,通过几天观察,他感到巴赫不仅对音乐有很强的兴趣,也确实有几分音乐天赋,是个学音乐的材料。同时,他清醒地知道,要成为一个音乐人才,非一日一年之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除了专心,还要有毅力。于是,他对巴赫说:“爸爸看到你的条件不错,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比爸爸还强的音乐家。不过,要取得成功,就要坚持不断地练习,这就要有毅力,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困难,耐得住失败。孩子,你有这个信心吗?”
小巴赫认真地说:“爸爸,我知道了。”
父亲这才放心地点了点头。
接着,父亲把小巴赫带到房间,教儿子知道什么是弦乐器。他拨了一下小提琴上的弦,告诉儿子:“通过弦鸣响的乐器或用弦的乐器,像维奥尔呀、小提琴、竖琴、琉特、吉他等都是弦乐器。”
小巴赫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拨了一下小提琴,听到嘭嘭的声音,他问:“爸爸,小提琴真好听。它好学吗?”
“好学是好学,但要学成功,就必须坚持不懈地练习,当然还要抓住要领,掌握正确的方法。这些,爸爸都可以教你,关键就要看你是不是有毅力了。”
在父亲的诱导下,小巴赫学得很认真,也很吃苦。首先,他练习手法,握弓、顶弦、平行推拉、悬肘、运力,等等,天天练个不停。时间久了,肩酸了、背痛了、肘也抬不起来,甚至手不断地抖,使不上劲儿。这时,他就停下来,擦一把手上的汗,捏一捏指头。看着手指肚上被弦勒出的一道深沟,他流下了眼泪。但是,一想到爸爸的话,他又接着练习。
开始,他拉出的声音很单调,“吱吱——”“嘎嘎——”地响,令人昏昏入睡。他知道,这是基本功,是绕不过去的。声音不好听,正说明自己的工夫不到。每当他拉得又累又苦时,他都会想起父亲的话:“要坚持,有毅力。”正是父亲的话不断地在激励他。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渐渐地悟出了门道:拉琴时不能用力过大,得学会控制手中的弦,控制好了,声音才会变得柔和起来,轻重也可以随心所欲。这个从实践中得到的体会,使他有了努力的方向。
由于巴赫的聪明和用功,他很快学会了父亲教的最基本的技巧,能独立照谱演奏了。他的小提琴拉得不错,但他更喜欢中提琴,后来在音乐会的弦乐重奏中,他总是拉中提琴,想必就是这时打下的基础。小巴赫的刻苦劲儿,使父亲深受感动,也很欣慰,他认为:照此下去,儿子准行。
弦乐器的基础打好之后,小巴赫又开始从堂叔那里学管风琴。从此,他的音乐才华一步一步得到了培育和发挥,终于成为享誉欧洲的大音乐家。
巴赫的成功与他的毅力密切相关,可是现在很多六年级的孩子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学习、做事缺乏毅力,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毅力呢?
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从这一分钟开始,家长就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习、做事有始有终,养成好习惯。如孩子学洗自己衣服,绝对不准借口累或手疼半途而废……长此下去,就会习惯成自然。“坚持”也不再是难以克服的困难了。
让孩子吃点苦
在物质条件过分优裕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缺乏毅力,因此,父母应有意让孩子吃点苦。日本的家长很注意对他们的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再富也要苦苦孩子。日本的小学生在无老师带领的情况下,面对着既无水源又无食物的可怕自然界,安营扎寨,寻觅野果,捡拾柴草,寻找水源,自己营救自己。越是物质生活十分富裕的国家,越是重视对孩子的“吃苦”锻炼,以培养他们的毅力。
让孩子一心一意做事
心理学家指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生活对培养孩子的毅力往往起负面作用。因此,父母要注意培养和鼓励孩子一心一意做好某件事。
加强体育锻炼
多让孩子积极参加适宜他们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还可以增加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这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毅力。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
孩子在接受意志力考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或挫折,出现意志消沉的情况。这时,父母要给予孩子帮助、鼓励,让孩子鼓起勇气过难关,使孩子得到很好的意志力的锤炼,从而增强毅力。
鼓励孩子大胆尝试
要想孩子在将来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家长必须赋予孩子积极、大胆尝试的勇气。着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不要担心挫折,应该担心的是,怕挫折而不敢让孩子做任何事情。”积极适当的尝试对孩子来说是很有好处的,它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没有尝试,就不能发现失败的根源,更不能找到成功的大门。尝试给孩子带来的是对事物更为深刻的了解,是经验的积累。
沃莱·索因卡,尼日利亚着名的戏剧家、诗人和小说家,198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是非洲地区获得该奖的第一人。主要作品是戏剧《新发明》、《沼泽地的居民》、《森林之舞》等。
索因卡出生在戏剧之乡,当地有很浓郁的戏剧传统,妇孺老少都能背诵几句戏剧台词。索因卡父母都是戏剧迷,小索因卡也深受影响。家里有一间屋子放着许多面具,是父母年轻时买的。没事的时候,小索因卡就泡在里面,一会儿戴着长毛狗的面具在地上爬,还不时地用鼻子闻着;一会儿又带着大象面具,甩着大鼻子在屋里缓缓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