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杨力讲人体保健
9657300000024

第24章 排除隐患的五脏养生(4)

按摩方法:伸开手掌,一手掌或两手掌重叠,按放在脾胃部位(左肋弓至右肋弓下缘),手掌要紧贴皮肤,向下的压力不可过大。先自右向左平推30次,再自左向右平推30次。如配合点按背部脾俞穴,效果更好。本法对脾胃的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在其功能亢进时,按摩后能使其运动减弱;在功能减弱时,则能使其加强。此外,经常做脾胃区按摩,还能使肌肉丰满、发达、健壮。

能够补脾益气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脾主肌肉”、“脾主四肢”,五脏六腑皆赖以养,人的脾胃有“后天之本”之称,它是人体体力产生的直接动力,补脾,健脾,养胃的食物皆可增力。若脾不运化水谷精微,清阳不布,营养缺乏,则肌肉痿软,四肢倦怠无力。

[能够补脾益气的食物]

常用的补脾、健脾的食物有以下几种:

1.板栗

板栗,俗称栗子。南梁陶弘景说其能“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中医认为,栗子味甘性温,无毒,及脾、胃、肾三经,能养胃健脾,壮腰补肾,活血止血。用板栗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之,能健运脾胃,增进食欲,尤其适合老年人机能退化所致的胃纳不佳者服食。但板栗由于生食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故不宜一次吃得太多,反之易伤脾胃,吃时要细细嚼碎。

2.糯米

糯米,是糯稻的种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认为它能温脾胃。中医典籍《本草经疏论》中说: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的谷物。脾胃受到补养,就能发挥温化谷物、吸收水液的功能,大便也就不会稀清,温能养气,正气旺盛,身体也就温暖。所以脾肺虚寒的人最宜食用糯米。

3.山药

山药,《本草纲目》说它有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等滋补功效。中医认为,山药性甘,平。归脾、肺、肾经。有补脾养胃的功效。取薏苡仁10克,山药10克(鲜山药50克),大米100克,水适量煮成粥;或山药500克,河鱼250克,去杂洗净,加适量的盐、酒、姜、葱等调料一起煮汤。适用于脾虚所致的腹胀、泄泻。

4.牛肉

性平,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清代医学家罗国纲在《罗氏会约医镜》中记载:“牛肉,安中补脾,养胃益气。”清代别一位医学家汪绂在《医林纂要》中也说:“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故凡久病脾虚、中气下陷、气短乏力、大便泄泻、脾虚浮肿之人,宜用牛肉炖汁服食,或用牛肉适量与大米煮粥调料进服,这对脾胃虚弱的恢复,大有裨益。

5.枣

枣是一种滋补性很强的食品,它含丰富蛋白质、醣分等。枣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国古代词典《尔雅》即有“枣为脾之果”之说。《本草纲目》也认为枣有健脾养胃,养血壮神的功效。现代中医药研究认定:大小枣均有健脾功能,但大枣功在降浊,小枣功在扶本,故大枣用在于治,入药;小枣用在于养,不入药。

此外,榛子、狗肉、葡萄等对于补脾益气也能起到良好的功效。

杨力谈养生:冰西瓜伤脾胃

很多人喜欢把西瓜放在冰箱里,冰得凉凉的再拿出来食用。这样虽然嘴上舒服了,却会对脾胃造成很大的伤害。西瓜本来就是生冷性寒的食物,一次吃得过多容易伤脾胃,如果贪凉吃冷藏时间过长的冰西瓜,对脾胃的伤害就更大。特别是在远行、剧烈运动之后,如果大量吃冰西瓜,胃平滑肌和黏膜血管突然遇到过冷食物刺激,很容易出现收缩痉挛,引发胃痛或加重胃病。

西瓜最好是现买现吃,如果买回的西瓜温度较高不宜现吃,可将它放入温度调至15℃的冰箱中降温,放置时间不超过2小时,这样既可防暑降温,又不伤脾胃。

吃好早餐养好胃

由于工作忙碌或其他原因,很多人养成了不吃早餐或随便吃一点的不良习惯。如果长期不吃早餐或吃不好必定会对胃部造成一定的损害。要想保护好胃,就应该从吃好早餐开始!

[如果你不吃早餐]

人经过一夜睡眠,体内储存的葡萄糖已消耗殆尽,这时最需要补充能量与营养。如果夜间分泌的胃酸没有食物去中和,多余的胃酸就会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会引发胃部炎症;而且夜间分泌的胆汁积聚在胆囊中,如果早上不进食,长此以往容易诱发胆结石。另外,早上不进食,就不能弥补夜间丧失的水分和营养素,使血粘度增加,不利于一夜间产生的废物排出,从而增加患结石以及中风、心肌梗塞的危险。

有些人主张“体内环保”,提倡“生机饮食”,于是一大早就喝一些提前冷藏在冰箱内的蔬、果汁等,理由是摄取蔬、果中直接的营养及清理体内废物。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的机体需要能量的不断补充,只有吸收足够的能量,身体温暖,微循环才会正常,氧气、营养输送及废物的排泄才会顺畅。从中医角度看,吃早餐时是不宜先喝蔬果汁、冰咖啡、冰果汁、冰红茶、绿豆沙、冰牛奶的。

[如何吃好早餐]

从中医角度看,要想护好胃,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早餐搭配要合理

合理的早餐是指能够从早餐摄取到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牛奶和豆浆营养丰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可以任选一种。早点除了“稀的”以外,还应搭配上一定量的“干点”。如谷类食品、鸡蛋、豆制品、瘦肉、花生等,以便使整个上午精力充沛。而且还可以适当吃点水果和蔬菜,这不仅可以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还可以获得机体所需的钙、钾、镁等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2.早餐要吃热的

吃热食才能保护胃气。中医说的胃气是广义的概念,其中包含了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器官的后天免疫力等。早晨体内的肌肉、神经及血管都呈收缩状态,这时吃喝冰冷的食物,会使体内各系统挛缩、血流不顺。进食冰冷食物日子一久,食欲会越来越差,皮肤渐渐失去光泽,喉咙老是隐隐有痰不清爽,时常感冒,小毛病不断。这就是伤了胃气,伤了身体的抵抗力。

3.多摄取碱性食物

碱性食物多属植物类,如青菜、豆腐、土豆、黄瓜、大豆、海带、草莓等。它们可以中和肉、蛋、谷类等食品在体内氧化后生成的酸根,达到酸碱平衡。早餐不宜太油,特别是油炸食品,否则会给胃肠增加太重的负担,并使脂肪摄入过量。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不要常把方便面当早餐,方便面除了碳水化合物,很少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因此,早餐应该选择热稀饭、热燕麦片、热牛奶、热豆花、热豆浆、芝麻糊、山药粥、大枣粥等等,然后再适当搭配吃些蔬菜、水果、点心等。然后再配着吃些蔬菜、面包、三明治、水果、点心等。因为牛奶容易生痰、产生过敏,因此喝牛奶较不适合气管、肠胃、皮肤差的人及潮湿气候地区的人饮用。

杨力谈养生:常用汤水泡饭易胃痛

汤和饭混在一起吃,是个不好的习惯。时间久了,会使消化机能减退,引起胃痛。

食物吃进嘴里以后,首先要在口腔中进行初步消化处理。牙齿将大块食物切、磨成细小粉末和颗粒,同时唾液腺不断分泌唾液,与食物充分搅拌混合,唾液中的淀粉酶使淀粉分解成甘甜爽口的麦芽糖,便于胃肠进一步消化吸收。如果汤和饭混在一起,会使食物形成半流体状,咀嚼需要的时间短,唾液分泌量亦少,食物在口腔中不等嚼烂,就同汤一起咽进胃里去了。这不仅使人“食不知味”,而且舌头上的味觉神经没有刺激,胃和胰脏等产生的消化液就不多,并且还被汤冲淡,使吃进的食物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

常言道:“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这是因为,从口腔、咽喉、食道到胃,是食物的必经之路。饭前先喝几口汤,等于给这段消化道加上了“润滑剂”,使食物能顺利下咽。所以,养成饭前喝汤水的习惯,可以减少食道炎、胃炎等疾病的发生。

十个胃病九个寒

俗话说“十个胃病九个寒”。这确是经验之谈。尤其是在天冷的季节,注意胃部冷暖十分重要。

每逢天气转凉,一些原来患有胃病的人常易复发,严重者还会引起胃出血、胃穿孔。对于身体比较瘦弱的人,胃部的保暖也非常重要。因为身体较瘦的人通常胃壁较薄,在气温变化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痉挛,轻者导致胃痛和消化不良,重者甚至可能产生呕吐和腹泻等情况。医疗气象学研究认为,由于天气变冷,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大量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导致抵抗力和适应性随之降低。

因此,在天气转凉以后,为保护好你的胃,我们要做好以下一些措施:

1.注意保暖

天气转凉以后,一定要随气候的变化,适时增加衣服,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子,尽量避免腹部受凉。特别是对有些女性来说,身体本来就单薄,天气转凉以后,不要为了时髦美丽而穿得太少,否则会造成肠胃和身体“双重受损”,得不偿失。

2.注意饮食

天气转凉以后,多食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多以温软淡素为宜。有慢性胃病的人要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使胃中经常有食物中和胃酸,防止溃疡加重病情。同时,还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减轻胃肠负担,少吃生冷水果。

3.注意运动

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能使体内脏器的分泌功能活跃,增加肠胃蠕动,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少胃部发病的机会。

4.注意情绪

天气转凉以后,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容易使人产生凄凉、忧郁等不良情绪。所以,应经常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焦虑、恐惧、紧张、忧伤等不良因素对胃部造成刺激。

杨力谈养生:冷热混食损胃肠

很多人喜欢一面吃热腾腾、辛辣的食物,一面喝点冰镇饮料,感觉特爽。殊不知,冷热同吃很容易损伤胃肠道,造成胃肠黏膜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果将热咖啡和冰淇淋这两种冷热甜食组合,温度的骤然变化会造成胃肠黏膜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胃肠极度受刺激,造成胃肠道吸收食物的障碍,形成水一样的大便腹泻。

忙出来的胃溃疡

很多人都说,“胃溃疡是忙出来的”,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据有关调查显示,溃疡病与工作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工作忙碌,饮食不调,经常处于情绪应激状态,持续强烈的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使大脑皮层正常功能减弱,引起下丘脑、植物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等一系列系统紊乩。胃肠消化液的质和量随之发生劣性改变,改变的结果是使消化道黏膜血管痉挛、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荠障碍、黏液蛋白分泌减少,降低了黏膜的抵抗力,进而受酸性消化酶的侵蚀而形成溃疡。所以,对于工作繁忙、压力巨大的人来说,如何对抗胃溃疡就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张华是美国一家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年薪50万元,这两年因为项目开发进度的需要,经常往返于中国、美国间谈生意,不断加班加点,一周工作7天,整年没有休假。有时候忙得饭都顾不上吃,心想就当减肥了。但从去年开始,胃开始闹意见了,经常疼痛,吃什么都不香,不吃也不觉得饿。自己买了些药吃也没见效。当时正好听说有位导演胃出血去世,吓得他赶紧去医院检查。还好,医生说是胃溃疡,但程度还轻,只要饮食得当,过一段时间就能养好。

很多人都以为胃病纯粹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但现代研究却证明,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给人们带来的紧张情绪和心理压力,是导致胃溃疡的重要原因。超过2/3的胃病是因为胃酸过多而引发的。由于工作忙无法规律进食、常常吃零食等都会导致胃酸分泌异常。所以,即使工作再忙也要保证饮食规律。另外,长期睡眠不足也容易导致胃溃疡,并可能诱发胃癌。因为睡眠不足时胃部血流量减少,胃的自保能力大大减弱。尼古丁能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缩、胃粘膜保护因子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所以吸烟也是加重胃溃疡的直接“杀手”。

对于胃溃疡,我们必须保持警惕性,同时要把握好应对的原则和尺度。有症状的要积极到医院检查,已经明确患有胃溃疡的,除了按照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外,还要注意进行生活上的保健治疗。

以下是几种生活方式可以帮助大家很好的预防胃溃疡:

1.生活要有规律,睡眠要充足,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2.进餐一定要按时,切不可因为事情繁忙而随便饿肚子,辛辣、过咸的食物以及浓茶、咖啡等都不宜多进。不要贪烟酒,能戒掉最好。少吃大鱼大肉等酸性食品,以免体内酸性物质积聚,进而造成胃酸过多。

3.事情现忙,也要抽出一点时间来锻炼。多参加运动,有利于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减少脂肪堆积和胃酸分泌,减少胃病发病的几率。

4.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如遇到令人紧张或焦虑的事件,要尽快通过和他人沟通或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消除不安情绪。

5.在季节交替或气温变化时,注意胃部保暖,因为寒冷可以诱发或加重胃病。

6.自我按摩。

(1)仰卧。将右手掌贴在胸口左侧,向外推摩右胸部,反复几遍;然后用左手掌以同样的方法推摩右胸部。

(2)仰卧,屈膝。两手掌贴放在上腹部,然后来回地由上腹部推至下腹部,做10~20次。

(3)右手掌贴于肚脐的右侧,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推摩腹部20~30次。

(4)两手手指微屈,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放在腹部中线上,自胸骨剑突下开始依次逐点向下按压,每点连按2~3次,每次下按约3秒钟。接着按压部位向下移动3~4厘米,再按压2~3次。如此逐渐向下,按至下腹部为止。

(5)右手掌贴于上腹部,拇指外展放在胸骨上,其余四指放在左侧肋骨边缘,然后将左手贴在右手指上,轻轻按20~30秒钟,再慢慢松开。

(6)最后,做腹部顺时针推摩2~3遍。

杨力谈养生:思虑过度伤脾胃

中医认为,思虑太多易伤脾胃。久之会气血生化不足,使精神疲乏、心悸气短、健忘失眠、形体消瘦,从而导致神经衰弱、肠胃神经官能症、溃疡病等。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心胸豁达,遇事不要斤斤计较、苦思冥想,更不要对身外之物费尽心思。

暴食饱餐最伤胃

从古到今流传着许多不饱食的谚语:“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脾胃”;“少吃香,多吃伤”;“每餐八成饱,保你身体好”。许多科学家推论,人类如果采用“少吃”这种饮食模式,概率寿命可望增加20年~30年。

19世纪的俄国着名作家托尔斯泰活了82岁。他曾说过这么一句名言:“任何饮食过度的现象都是不应该的,有害的,尤其是狂食暴饮更是一种罪行。”他在《札记》中写道:“彼得堡有位化学家齐宁,他断言我们这个阶层的人99%饮食过度,我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真理。”托尔斯泰从25岁起就非常注意节制饮食。而且“每餐吃到8成左右便告别了餐桌”。即使再好的佳肴对他也“失去了吸引力”。

吃东西要掌握量,不是越多越好。养生的根基是“饮食有节”。暴食饱餐会增加胃肠的负担,不仅对胃壁有直接刺激,使娇嫩的胃粘膜受损,而且还通过胃壁扩张,刺激胃酸大量分泌。这些胃酸会使胃、十二指肠粘膜受到更严重的刺激和侵蚀,而出现充血、水肿,严重时还会出血、糜烂,甚至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