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杨力讲人体保健
9657300000010

第10章 健脑明目的头部养生(9)

用手指夹住鼻根两侧,用力向下拉,由上而下连拉12次。这样拉动鼻部,可促使鼻粘膜的循环,有利于分泌正常的鼻粘膜液。此法还可以促进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摆,将混在鼻腔分泌液内的灰尘、细菌由喉部排出体外;又能使鼻腔湿润,粘膜红润,保持正常温度,增加耐寒能力。

2.鼻内法

用拇指和食指伸入鼻腔中,夹住鼻中隔软骨,轻轻下拉12次。此法既可增加鼻粘膜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鼻炎,又能使鼻腔湿润,保持粘膜正常。能有效地减轻冷空气对肺部的刺激,减少咳嗽之类疾病的发生,增加耐寒能力,拉动鼻中隔软骨,还有利于防治萎缩性鼻炎。

3.点按迎香穴

用两手中指或食指点按迎香穴(在鼻翼旁的鼻唇沟凹陷处)12次。因为在“迎香”穴位有面部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的分支,是面部神经和眼眶下神经的吻合处。按摩此穴即有助于增强局部气血流通,防治鼻病,还能防治面部神经麻痹症。

4.点按印堂穴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点按“印堂”穴(位于两眉中间)12次,也可用两手中指,一左一右交替按摩“印堂”穴。此法可增强鼻粘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并能刺激嗅觉细胞,使嗅觉灵敏。

杨力谈养生:气功健鼻法

健鼻功出自《内功图说》,分3步进行锻炼。两手拇指擦热后擦鼻头36次,然后静心意守,排除杂念。二目注视鼻端,默数呼吸次数3~5分钟;晚上睡觉前,俯卧于床上,暂去枕头,两膝部弯曲使两足心向上,用鼻深吸清气4次,呼气4次,最后恢复正常呼吸。本法可润肺健鼻,预防感冒和鼻病,还有健身强体的作用。

擤鼻涕也有学问

在患感冒或急性鼻炎时,鼻孔内会充满鼻涕,这时我们应该把鼻涕应擤出来。因为鼻涕中含有一些一些微小的有害物质或致敏原,咽下时会对咽喉部粘膜产生刺激,引起咳嗽,长期会引发慢性咽喉炎。吞咽到胃肠中的细菌和病毒也会对胃肠粘膜产生作用,引起疾病。但是擤鼻也要讲究正确的方法,有的人在擤鼻涕时,尤其是儿童,手里拿纸张或手绢,用手把两个鼻孔同时捏住用力一擤,这样虽然可擤出鼻涕,但很有可能引起并发病,如鼻窦炎、中耳炎等。

鼻腔不是一个独立的器官,它借鼻窦口、咽鼓管分别与鼻窦和中耳腔相通。在正常时,这些腔内是没有致病细菌的。当人们患感冒时,鼻腔内潴留着大量含细菌的鼻涕,如果此时用上面提到的方法擤鼻,由于鼻腔内压力骤然升高,将会使一部分含有细菌的鼻涕进入鼻窦口或咽鼓管,然后压入鼻窦腔或中耳腔内,导致鼻窦炎或中耳炎的发生。患了鼻窦炎,可伴随长期头痛、流脓涕等症状,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患了中耳炎,可出现发烧、耳痛,严重的造成鼓膜穿孔、流脓、听力下降,长期不愈还有可能导致胆脂瘤型中耳炎,引起颅内、外并发症,危及人的生命。

[擤鼻涕的正确方法]

擤鼻涕是要讲究正确方法的,以下就是正确擤鼻涕的几个步骤:

1.一手指堵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另一侧,擤完一侧再擤另一侧。如果鼻塞严重,不可强擤,以免鼻涕进入咽鼓管,发生急性中耳炎。若鼻涕黏稠难擤,可先在鼻内吸入少量净水后再擤。

2.擤鼻涕之后的卫生纸,最好马上用马桶冲走,如果丢弃在密闭垃圾桶内,会使病菌散布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增加其他人传染感冒的风险。

3.有些人将鼻涕使劲抽吸到口腔,又咽下,来个“出鼻转内销”,这是不对的,一方面不能辨别鼻涕的颜色、性状,漏掉一些疾病的信号,而且可导致胃肠道疾病。

我们最后教给大家一种如何取出儿童鼻腔异物的方法——薰鼻法:把气味浓烈的汽油、皂角粉或辣椒等放在小儿的鼻孔附近,促使其打喷嚏,可使小儿将异物喷出。此方法适用于不会擤鼻涕的2~3岁的小儿。

杨力谈养生:中药塞鼻法

取野菊花放在蜂蜜内水蒸,蒸好后将它研成细末放入蜂蜜重调匀。用时蘸少许涂鼻腔,每日3次。野菊花性味苦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它对流感病毒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鼻孔没有任何不舒适的感觉。如果受到鼻腔分泌物、化妆品等的刺激,或鼻孔发生湿疹时,可以引起鼻痒。对于这些情况,应当对症治疗,消除产生鼻痒的病因,而不要采取挖鼻孔解除鼻痒的做法,这会损害人体健康的。

鼻孔里长有很多鼻毛,它可以把鼻孔从外界吸入的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细菌等不洁之物阻挡住,起到清洁吸入空气、保护呼吸道的功效。人的鼻孔里覆盖着一层又薄又嫩的黏膜,黏膜上面有许多小血管,小血管十分容易破损,尖锐的手指甲缝里常常积有污垢和隐藏着无数致病的微生物,而且鼻内也有污垢,如果经常用手指挖鼻孔,一旦黏膜破损,污垢和微生物就会趁机侵入血管引起炎症。如果鼻内病菌由静脉进入头颅内,引起颅内感染,危害就更大。

有人认为,挖鼻孔时只要注意些,不挖伤了就没有关系,并非如此。在挖鼻孔时,有时候你自己感到可能没有挖伤挖痛,但也常会造成轻微的擦伤,这样就破坏了皮肤的正常防护功能,给细菌侵入开辟道路,从而产生感染,形成疖肿。鼻孔部位一旦发生疖肿,不仅非常疼痛,而且这个部位的炎症很容易扩展。如果处理不及时,炎症扩展开来,甚至还有危及生命的危险。

因此,平时一定不要随意挖鼻孔。当鼻子发痒或鼻内有污垢时,我们可用手在鼻腔外揉一揉,或用温开水洗一洗鼻孔,这样不但能除痒,还可保持鼻腔清洁卫生。

有时候挖鼻孔损伤了皮肤,甚至还会形成一层痂,鼻孔里结痂是很不舒服的,这只好就更想用手指把它挖掉了。这样就会出现挖了又长,长了又挖的长期不愈的情况。所以一旦鼻内结痂,产生不舒服感觉时,不要用手指挖鼻孔,过几天伤口愈合,痂皮也就脱落,不舒服的感觉会自然消失。如果结痂面过大,鼻痒难以忍受,可以涂些药膏或氧化锌油,使痂皮软化,鼻痒就会缓解。

杨力谈养生:鼻毛不能随便剪

鼻毛在鼻腔前庭交织成网,如同一道道木栅栏,阻挡着各种粉尘、尘埃、细菌病毒及其他异物进入人体。它的纤毛运动会帮助鼻腔排泄分泌物;干燥或冰凉的空气经过鼻腔过滤,会变得温暖湿润。

如果将鼻毛随便剪掉(或拔掉),使人体失去一个守门的卫士,就会使冷空气直接进入咽腔或肺,对组织器官造成刺激,诱发咽炎和气管炎。没有鼻毛的过滤与排泄作用,就容易降低人的免疫能力,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疾病,影响人体健康。鼻毛和鼻前庭皮肤处是疾病聚集场所,当剪刀不慎损伤皮肤,或在拔鼻毛时使毛囊受损,病菌便会乘虚而入,使毛囊发生细菌感染。

所以,鼻毛不能随便剪。如果鼻毛确实过长,影响美观,可以用干净的剪刀小心地将暴露在鼻外的那部分剪去,决不可将剪刀伸进鼻孔里去剪。

秋冬谨防老人鼻出血

秋冬季节一定要谨防老人鼻出血,这是因为老年人各组织器官处在进行性衰退中,血管也逐渐老化,鼻黏膜中小动脉肌层,被胶原组织取代后,弹性较差。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原本分泌减少的老年鼻腔就显得更为干燥,鼻腔血管破裂出血的机会大幅增加。而且老年人鼻出血不仅是局部症状,多数还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凝血机制障碍等全身疾病的征兆。这种鼻出血危险性大,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出血不止。

[老人如何防止鼻出血]

为防止鼻出血,老年人在秋冬季节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少食煎炸及肥腻物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水,必要时可服用适量维生素C、A。补充维生素C,可增强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

2.忌食过于辛辣的食物,戒除烟酒,因烟酒能加重呼吸道黏膜干燥。

3.保持鼻腔卫生。鼻腔干燥发痒时,切忌用手揉搓,可用淡盐水滴鼻腔。

4.注意防寒保暖。早晨外出时可戴口罩,减轻冷空气对鼻黏膜的刺激。

[鼻出血时这样处理]

鼻出血时,可用手指将出血侧鼻翼向内压迫,或用收缩血管的药物如麻黄素液或肾上腺素浸湿棉球,或直接用湿棉球塞入出血鼻腔,并用手指压迫鼻翼部,出血多可制止。此外,冷敷颈部、额头部位也能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

若是鼻腔干燥所致出血,可用一些油剂药物如薄荷油每天滴2~3次;对于鼻腔黏膜糜烂引起的出血,可用棉签蘸上金霉素眼膏轻轻涂于鼻腔的前端;对全身疾病引起的鼻出血,可采用内服具有清热润燥作用的中成药。

反复少量的鼻出血或顽固性的出血者应及时到医院做局部及全身检查。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鼻出血时,一定要测量血压。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时,用量不要太大,若鼻腔出现少量血丝,应注意调整用量或暂停使用。

杨力谈养生:少女月经期为何常有鼻出血

有的少女在月经来潮期间,或月经前后2~3天内,可能出现周期性的鼻出血,但几天后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一般来说是由精神因素引起。很多少女在月经初潮时,自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因而精神紧张,加上行经期间下腹胀痛,会认为自己是患上了某种疾病,于是出现不思饮食、头晕、头胀等症状,从而导致鼻粘膜、口腔粘膜或气管粘膜的干燥破裂而出血,中医认为这是由于精神忧郁引起肝气郁结,然后郁久化热,血随肝气上逆而出现鼻出血。所以,少女在月经期间,尤其是初潮时一定要保持精神稳定,避免受凉,少食一些辛辣食物,以预防月经期间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