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灵山秀水之间
9647000000017

第17章 白山探奇(2)

刘建封在他的著作中,把长白山描成一个遍布奇谜、充满神话色彩的神世界,他在书中的描述强烈吸引了后许多喜好登山探奇的人们,白山市学袁义就是一个典型的长白山迷,对长山的一往情深,使他在当地获得了一有趣的外号,叫做“现代刘建封”。

最初引起袁义兴趣的是刘建封对山奇禽异兽的描述,在刘建封的书中有样一段文字:“山产四翼鸟,头圆尾细,前两翼长,后两翼短,淡黄色,形同蛱蝶,声似黄鹂。”

根据刘建封的记述,袁义请画家们

1985年,一场灾难降临长白山,飓席卷了西坡的原始森林,一棵棵参天树被连根拔起。灾后,林场工人清理树时,意外地发现了一条过去隐藏在林中的大峡谷。一听到这个消息,任山市抚松县旅游局局长的袁义立即叫几个朋友赶到现场。

一行人驱车前往长白山,停车之后又走了十五六华里,来到峡谷边。袁义向谷底望去,一条深切一百多米、长八十多公里、蜿蜒曲折的大峡谷展现在眼前,谷底江水奔流,两岸怪石林立,火山熔岩整齐排列,异常壮观威武。

第一次面对如此奇绝的美景,袁义兴奋得无法自已,双手颤抖着从包里掏出随身携带的一瓶二锅头,几口就喝光了。乘着酒兴,袁义把这条大峡谷命名为——锦江大峡谷!

就这样,沉睡了千万年的峡谷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大峡谷也慢慢恢复了生机,成为长白山最受欢迎的景观,也让有幸为它命名的长白山人袁义备感自豪。当年,清王朝出于自身的考虑,把长白山封禁了二百多年,无意中为人类留下了这样一座珍贵的宝藏。这部巨大的天书,袁义永远也读不够。他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我不行了,我就想呢,我坐车去,我自己走上去,或者别人把我抬上去,我就坐在山巅之上,我就化成冰、化成雪、化成水,融化在长白山当中,我就是这么想的。”

当人们登上他们神往已久的长白山主峰,第一眼看到天池的时候,都会像刘建封当年一样被深深震撼。这个高悬在两千多米山巅之上的湖泊,四周被十六座耸峙的山峰环绕着,这些山峰色彩灰白泛青,显得大气而冷峻,而湖水纤尘不染、深不可测。到这里,生命似乎都凝固了,一切都显得那么神秘,令人敬畏。就像一位作家说的:“我来这里时还是无神论者,离开时却变成虔诚的信徒了。”这种对大自然的敬畏是在一瞬间油然而生的,并将终生刻骨铭心。

至今,袁义每次面对长白神山时都会发出情不自禁的吼声,像是要呼唤沉的大山,与他做一番心灵的对话。长山的亘古长存、博大沉寂,有一种大大思、超然忘我的力量。游罢众山到来,始知大美在长白,只有在此时此,人们才会感悟到袁义为什么会对长山怀有那般的深情。

闯关东人的家园

在领略了长白山是怎样一座神奇的山之后,白山这座城市是如何在皇家土上建立起来的,这个困扰了我们多的问题逐渐变得清晰明朗起来。据说当康熙下令封禁长白山,除了想守住龙兴地祖脉的原因之外,还另有用意。

康熙封禁长白山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经济利益,因为东北资源丰富,长白上盛产人参、鹿茸、木耳、蘑菇、榛子等,江里则盛产黄鱼、鲟鱼,这些都是中国名贵的物产。过去流传着“东北三件宝”的说法:“关东三件宝,人参、貂皮、草。”长白山盛产的人参正是三宝之首。

不知是不是火山灰这种特殊肥料的作用,长白山人参的药效非常奇特,它不仅能延年益寿,甚至还能起死回生、逆转阴阳,把人从生死边缘挽救回来,因而成为长白山的又一个传奇。

为了独占长白山人参等奇珍异宝,大清朝廷颁发了严厉的封山禁令。然而封禁之始,“闯关破禁”却也相伴而生,特别是到了清朝末期,山东一带灾荒严重,百姓无以为生,此时,长白山这个“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富饶之地成为他们生存下去的希望。人们被迫铤而走险,闯关东来到长白山,悄悄进山狩猎、采参,把这里的茫茫林海当作新的归宿和乐土。

当地人将上山挖参的古老行业叫做“放山”。在长白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个伙计,在一次单独放山的时候,意外挖到了一只罕见的巨大人参。面对如此硕大的人参,年轻的伙计根本无法给它定价,更不知如何处理。思索再三,他将这只山参小心翼翼地带到了营口,并将它带进了一家山货庄。庄主原本看不起这位年轻人,对他疏忽怠慢,但当庄主看到伙计包裹中的这支山参时,却两眼放光,立刻将伙计奉为上宾。庄主对山参爱不释手,问伙计愿以多少价钱出让,可这一问却难住了伙计,他就是不知如何估价才将山参带出长白山的。庄主不住催问,伙计却只是在一旁抓耳挠腮,情急之下伙计忽然掏出烟袋蹲下抽烟。这下可把庄主吓了一跳:“哎呀,这是一“吨”呀!”老板对伙计说:“行了,行了,你快起来吧,够了,够了。”第二天,庄主就亲自为伙计准备了一辆装满银两的马车,送他返回长白山。

现在,放山人在进山之前还会向长白山神祈祷:“山神老把头,给我们指指道,领着我们拿大棒槌,我们发财以后抬整猪上山来祭奠你,给你挂红。”长白山的丰厚赐予,使人们很快就迷恋上这块土地。 他们在民歌中深情诉说着:八月里来野花鲜,情郎采参进深山。的人参扛不动,换回一筐白银钱。”

就这样,挖参的、伐木的、渔猎、采药的,一批又一批人扶老携幼举来到长白山,人烟稀少的原始森林逐出现了村镇,原本作为清朝万世立国基的皇家禁地,终于成了贫民百姓生繁衍的美好家园。

如今,进入长白山的人们只需驱车驶在山间公路上就可以轻松抵达目的,当年踏查者们艰难跋涉许多天才能完的路途,现在只用几个小时就被甩身后,科学与文明的进步不禁让人生许多感慨。

白山市95%的人口祖籍都是山东,尽管许多人至今还保留有一些山东口音,但他们已无法确知先人来自山东的哪里了。当年采参人、伐木放排人的后代依然生活在这座大山里,但与祖辈们不同的是,过去那种靠山吃山的生存方式已完全改变,许多像袁义一样热爱长白山的白山人正以新的理念呵护大山,营造家园。白山人现在注重的是如何保护好长白山的生态环境,因为长白山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属于白山人民,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所以白山人更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长白山的自然生态保护好。

长白山“藏天然之秘,蕴蓄万古之灵奇”,自古至今,它对人类的养育和庇护从未中断,在人们心中,它是一座永远的圣山。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原名浑江市,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

白山市是举世闻名的“立体资源宝库”,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 草的故乡,有野生动物四百多种、野生植物两千四百多种,有“北方天然药库”和“人参之乡”的美誉。

地处白山市的长白山,在亿万年间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最初,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的上升,海水退去,地表重新露出水面。在阳光、雨水和气候变化等外力作用下,地面岩石遭受风化和破坏,最后长白山还经历了火山爆发和冰川的塑造,才形成今天的地貌景观,是一处绝佳的游览景观。

长白山火山口湖的周围,群峰屹立,山峰陡峭嵯峨,挺拔峻秀,如莲花、似竹笋,十分壮观,与天池碧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游人无不为之陶醉。

天池、瀑布、高山花园、原始

行走视点森林神秘而壮观;长白灵塔是全国仅存的少数唐代宗教建筑之一;青山湖、龙山湖、六道江溶洞各具特色;特别是新近发现的、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相媲美的长白山锦江大峡谷,以其神奇雄浑的自然风光受到国内外旅游专家和游人的交口称赞。

来到长白山欣赏美景之余,还可以品尝到地道的东北菜。酸菜白肉、猪肉炖粉条、东北大烩炖……三五好友围桌畅饮,尽享东北的豪迈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