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代代永流传的科学:养生智慧
9643800000038

第38章 读谚语,调起居(8)

8.脚对风,请郎中

(民谚释义)

要理解这句民谚,首先得了解一些关于足部的知识。

人的每只脚上具有26块骨头。33个关节,20条大小不同的肌肉,并有114条坚强的韧带,以及无数灵敏的神经与丰富的血管。

人的足底,存在着几乎所有体内脏器官的反射区。足底连结着人体的12条经络中,最为重要的其中6条:即脾经、胃经、膀胱经、肾经、肝经及胆经。故有:“足底是反映全身的镜子”之说。足底处在人体末端,因远离心脏而供血不足,故反复刺激按摩足底则可促进血液流畅,加强人体心脏泵的作用。故此,足又被称之谓人的“第二心脏”。

据研究统计,现代人类一生之中,双足平均触地次数超越1000万次以上。双足具有惊人的承重能力。一个50千克体重的人,双足每日累积承受的总压力竟在几百吨上下。双足能够做出无数充斥惊险、挑战、传奇的动作。仅中国汉字与“足”关连的字就有:跃、跌、跖、踩、跑、跳、跪、跌、踌、踢、蹿、踯、踹、踊、跪、蹈、跷、蹲、蹭……等一百多个;且大多具备动势感及寓意。双足巨大的多功能性,又使它能造就出许多高难度水平,甚或人体极限的竞技运动,譬如:足球、跳高、跳远等等。有关足的连续行走的记录是:6天行走了357英里;而有关足的连续奔跑的记录是:5天跑完353英里……

正因足的特殊的构造和所肩负的沉重使命,我们更应该保护好它。

脚对风,这里的“风”,不单指自然界空气流动形成的风,而应理解成一种致病因素。

祖国医学理论强调“天人合一”,将自然界中的六种气候变化归纳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在“六淫”之中,风邪则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首要因素。

脚是距离心脏最远的器官,血液运行到这里,已经是“强弩之末”,加上重力的作用,血液回流不畅,所以脚部的血液循环较差,对外界致病因素的抵抗力也较差。一旦风邪夹带寒、热、湿邪侵袭脚部,就极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如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冻伤等。

因而民间才有:脚对风,请郎中一说。

(养生原理)

我们每天只要不坐着或是躺着,就要活动,活动就要用到双足。双足每天承受着我们身体的重量,平均每天行走几公里到十几公里不等,可以说没有双足,我们哪都去不了,再美的风光,我们也无法去欣赏。既然这样,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双脚呢?

双脚的保养要从日常做起。首先,要有一双上档次的鞋。比起鞋,衣服的质地都可以稍微差一点,但鞋一定要买好鞋。买皮鞋就要买真皮的,买运动鞋也要买好的品牌。因为脚是我们自己的,如果一天走太多路,穿的又是一双不好的鞋,脚不舒服怎么办?磨破了皮还是小事,关键是一出汗,脱下鞋子,那味儿实在是让人难以靠近。所以,买一双不会臭脚的些是明智的选择。这是保养双脚的第一步。

第二步,每晚烫个热水脚。劳累了一天的脚急需好好休息一下。把脚放进热水桶里,顿感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像张开了般舒适。热水可以洗却一天的尘土和疲劳,让脚得到温暖的安慰和保养。

第三步,就是要经常给脚做按摩。每天的负荷量加上行走的路程,脚需要好好休息。每晚给脚做个简单的按摩,疏通疏通经脉,缓和缓和脚里的神经,对保养脚很有好处。

第四步:若有条件,可到专门的洗脚房洗脚,那里有专业人员按摩脚,知道脚的穴位都在哪里,可以帮你打通穴位,让脚部彻底放松。

(养生小窍门)

教你一些平常护脚的小窍门。

1.在寒冷的季节,要注意脚部的保暖,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外出时要穿上厚袜子和棉鞋或皮靴,晚上睡觉时应把脚部再盖得厚一些,老人还可以在脚部放上热水袋,脚暖了,全身也就暖和了。

2.爱出脚汗的人在冬天出门应备两双袜子。因冬天室内有暖气或开空调,和室外气温相差较大,故在室内,应穿稍薄一点的棉袜。准备出门,再换厚一点的棉袜。

3.泡脚水水温不宜太高。特别在寒冷的冬天,有些老年人喜欢把泡脚水弄的烫烫的,以为踩进去会格外暖和舒服。但其实,这样做并不好。一般情况下,这类人群的末梢循环不太好,脚对冷热不敏感,水温高了,也感觉不出来,很容易被烫伤。所以泡脚前,应该先试试水温。

4.泡脚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泡10-15分钟为宜,否则,容易泡出裂口。

5.对女性来说,即使看上一双鞋子再漂亮,首要考虑的是舒不舒服,而不是好不好看。如果买回一双鞋,穿着小了或是夹脚了,那就成为美丽的牺牲品了。

6.每次洗完澡后注意保养,可抹上护脚霜。

7.夏天注意防晒。如果不愿脚部皮肤变黑,就少穿暴露脚背的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