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代代永流传的科学:养生智慧
9643800000011

第11章 读谚语,选食材(10)

10.五谷杂粮壮身体,青菜萝卜保平安

(民谚释义)

《黄帝内经》中认为五谷即“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在《孟子滕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在佛教祭祀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再而后便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谷类有33种,豆类有14种,总共47种之多。现在通常说的五谷杂粮,是指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而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所以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

自中国经济越来越发达,人们生活越过越好以后,不少城市居民,非精制大米不吃,非富强粉馒头不吃。不吃粗粮,米、面白了,脸却黄了。科学分析表明,粮食在由粗粮加工成细粮的过程中损失了大量的营养素。谷物在精制过程中,B族维生素损失很多。小麦在精制成上等面粉的过程中,所丢失的铬、镁、锌元素也十分可观。这种长期吃精制的白米白面的结果,增加了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因此,从养生的角度看,“吃细粮不吃粗粮”的观点是错误的。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正当我们中国人主食由粗变精之际,世界上很多国家却在大走回头路——主食由精向粗的回归。在俄罗斯、东欧,全麦面食销路大畅,供不应求。在日本,烤红薯的香味又在街头散发。在美国,则把粗粮和蔬菜列为食物金字塔的基石。在新西兰,“主食吃粗一些,吃杂一些”已成为政府的号召。

国际营养学会提出:“饮食吃粗粮是健康长寿的关键。”所以,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医学的保健知识,已经明明白白提醒我们:吃精细的主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相反,是一种并不科学的饮食方式,已经走入了误区。吃粗粮,是向古老而又深含养生之道的饮食方式回归,是向健康回归。

另外,我们除了吃粗粮外,也应提倡吃“杂食”。“杂食”,就是指众多的五谷杂粮。古人早就下了结论:“杂食者,美食也!”

由此可见,多吃五谷杂粮让身体强壮;而多吃青菜萝卜在前面已提到过,可以减少很多疾病发病的机会,保健康,保平安。

(养生原理)

中医里面最讲究营养平衡,阴阳平衡,如果身体失去平衡,就会为很多疾病的产生制造根源。从平衡方面看,必需要有众多不同营养的食物一起杂吃,才能满足身体营养平衡的需要。

中国食用的豆类有20多种,食用的蔬菜有140多种。中国许许多多长寿老人,都是以素食为主,而且食物品种多而杂,包括谷物、蔬菜、水果。食物粗而杂,完全符合人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要。饮食吃的精制,又只偏爱一二种,这实在是有害无益的,特别对人的健康长寿不利。偏食很容易造成微量元素、矿物质和某些维生素的缺乏。

所以,我们既要提倡吃粗粮,也要提倡吃杂食,提倡食品来源的多样化。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营养平衡,我们每天要吃30多种不同的食物,可谓“杂”也。吃杂食的好处不言自明。

那么,粗粮杂食有这么多好处,是不是吃的越多越好呢?

医学研究表明,过食粗粮也有坏处。

1.影响消化。过多的纤维素可导致肠道阻塞、脱水等急性症状。

2.长期过食粗粮,还会影响吸收,使人体缺乏许多基本的营养元素。所谓“面有菜色”,就是纤维素吃的太多,导致营养不良的典型表现。

3.对于那些养分需要量大的“特殊”人群来说,过食粗粮,影响吸收而造成的危害最明显,这些人包括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以及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4.纤维素还具有干扰药物吸收的作用。它可以降低某些降血脂药和抗精神病药的药效。

总的说来,吃五谷杂粮可以降低某些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率,可以使我们的营养摄入更为均衡,还是一种值得提倡的饮食方式。但要注意的是,不能食太过量,且有了粗粮,就再也不吃精制米面,这也不是明智的选择。正确的方法是,粗粮和细粮搭配吃。比如,一个星期可以拿三天出来吃粗粮。这样,对健康、对养生是最好的选择。

(养生小窍门)

吃粗粮也要有正确的吃法。

1.吃粗粮及时多喝水。粗粮中的纤维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后盾,才能保障肠道的正常工作。一般多吃1倍纤维素,就要多喝1倍水。

2.循序渐进吃粗粮。突然增加或减少粗粮的进食量,会引起肠道反应。对于平时以肉食为主的人来说,为了帮助肠道适应,增加粗粮的进食量时,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3.搭配荤菜吃粗粮。当我们每天制作食物时,除了顾及口味嗜好,还应该考虑荤素搭配,平衡膳食。每天粗粮的摄入量以30~60克为宜,但也应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介绍两道用玉米做的粗粮煎饼,很美味又营养。

1.洋葱圈玉米饼。

做法:事先和好面粉,在面粉里加水果玉米粒。将洋葱切圈,大概8到10个(以一次两个人量为准),将煎锅烧热,倒油适量(不可倒多,也不可太少),将洋葱圈一次放一个到锅里,再将事先准备好的加入水果玉米粒的面粉小心填充入洋葱圈里,用铲子将洋葱圈翻面,两面都煎的金黄后,就可以出锅。可以看到洋葱圈玉米饼里的玉米粒。咬一口,洋葱的清香和水果玉米的香甜化入口中,实在很享受。

2.玉米饼。

做法:将水果玉米磨成浓稠状,做成玉米粉(不加水和任何其它东西),倒油,放入煎锅里煎,两面煎的金黄,特别是圆边上变焦黄,出锅即可。这道玉米饼,因为用的原料是水果玉米,所以不用放糖,吃起来依旧甜香。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如果磨成的玉米汁太稀,可以适当加入一点糯米粉,这样做出来的会很香很甜糯,但也破坏了玉米的原生态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