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9643700000011

第11章 纵横聊斋(10)

《聊斋志异》有哪些主要中文版本?

《聊斋志异》到底有多少中文版本流传,难以精确统计。在这里,我们只把重要的罗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稿本

仅存上半部的《聊斋志异》手稿,现藏于辽宁图书馆。这是蒲松龄生前手定的原稿。

二、影印本

在一九三○年代,曾由伪满州国用珂罗版影印稿本其中二十四篇,书名叫《选印聊斋志异原稿》。后来稿本也曾经几次影印:一次是一九五五年由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一函四册,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此后,又由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于一九九五年影印过一次,十六开本,精装一册,印数只有寥寥三百部。虽然手稿影印本有着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但是因为它没有注释和评语,所以并不完全适合于一般读者阅读。

三、初刻本、其它刻本

《聊斋志异》最早的刻本是清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年)的青柯亭刊本,也就是初刻本。乾隆三十二年(一七六七年),又有王金范刻本刊行。这是”删繁就简,分门别类”的选辑本,共十八卷,分二十五类,收文二百七十六篇。此外,还有乾隆三十二年福建李时宪刻本;道光十九年(一八三九年)花木长荣之馆刻本;光绪七年(一八八一年)邵州经畲书屋刻本。以上所列为较重要者。

四、比较有影响的抄本

1.铸雪斋抄本。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二年),历城张希杰(别号练塘)根据济南朱氏殿春亭抄本过录了一个本子,这就是铸雪斋抄本《聊斋志异》。此本共十二卷,有目四百八十八篇,但有目无文者十四篇,实际共有文章四百七十四篇。

2.二十四卷抄本。其底本当是作者的另一稿本,并参照其它抄本作了校对、复核。此本共有文四百七十四篇(︿王桂庵﹀、︿寄生﹀附合为一篇)。这个抄本是一九六二年在距离蒲松龄家乡不远的淄博市周村区发现的。

3.康熙抄本(残)。这是直接根据手稿抄录的本子,分册情况、篇目次序,与稿本全同。文中避康熙讳,不避雍正、乾隆讳。现存四整册,另两册是残册,共二百五十篇。

4.乾隆黄炎熙选抄本。原书十二卷,现存卷一、卷三至卷十一共十卷。其中的︿猪嘴道人﹀、︿张牧﹀、︿波斯人﹀三篇是其它版本所没有的。

5.清初抄本《异史》。全书共十八卷,收录文章四百八十四篇。

铸雪斋抄本、二十四卷抄本、康熙抄本等都曾出过影印本。

五、评注本

《聊斋志异》问世以来,评论很多,常见的著名评本有四家:

1.王士祯评本

王士祯誉满文坛,他是最早阅读《聊斋志异》的名家,也是点评《聊斋志异》的第一人,对《聊斋志异》的评论虽然极简单,但影响较大。

2.冯镇峦评本

该评本完稿于嘉庆二十三年(一八一八年),但直到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年)才由四川阳喻焜将王士祯、冯镇峦、何守奇、但明伦四家评本合刻面世。

3.何守奇评本

现有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经纶堂刻本。

4.但明伦评本

现有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年)但氏自刻本。

以上四家评论,各有所长,其中以但、何评本流传最广,尤其是但明伦的评本,相对来说更全面、细致、深刻,也更接近作品的原意。因为但评本不仅有总评,还有夹评、眉批;不仅在篇章、句式、遣词、用字、写作技法等方面有独辟蹊径的品评,而且对思想内容也有较深入的分析和论述。

六、注释本

1.《聊斋志异增注》,三让堂刊刻于道光二十三年,荟萃了最早的王士祯评本和学界公认最佳的吕湛恩、何垠二家的注释。这部《聊斋》是”增注本”(即在正文之外增加了评点、注释的本子)。全书十六卷,共收故事四百二十二篇,卷首有乾隆三十一年余集、赵起杲撰写的序。此版本源流出自赵起杲的青柯亭本。卷端下题中,除题有作者蒲松龄外,还题有评家王士正(祯),注家何垠、吕湛恩。

2.张友鹤先生会校、会注、会评本,以及后来的朱其铠先生和任笃行先生的会校评注本等。张友鹤先生以半部手稿本和铸雪斋抄本为主要底本,详尽会校、会评、会注的”三会本”,为《聊斋志异》的研究起了开创性作用。一九六二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了这部”三会本”,编定为十二卷,合共四百九十一篇(其中”又”篇和附则,均属正文,不作一篇计),连同附录九篇,较通行本增补近七十篇,是较为完备的版本。然限于时代条件,当时未有机会见到后来发现的二十四卷抄本,以及更完全、更接近原稿的《异史》,因而此一版本的缺点和不足也就显露出来。

六、图本

《详注聊斋志异图咏》(最早由清末上海同文书局石印),全书十六卷,以青柯亭本为底本,吕湛恩注。此版有插图四百四十五幅,均各配有七绝一首。曾先后由上海商务印书馆、鸿宝斋等加以改进翻印。民国间,上海扫叶山房也出过。但明伦评本一九八一年曾由北京中国书店影印过一次,分上、中、下三册。

除以上多种版本外,还应该有许多其它版本在国内流传。据辽宁省图书馆有关数据可以推知,《聊斋志异》其它排印本和选印本多不胜数,因为仅辽宁省图书馆就藏有不下三十种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