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电子政务应用趋势与实践创新
9635300000017

第17章 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3)

新加坡的电子政府计划在未来将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第一,保持政府的主动性。建立“敏感而响应的”电子政府体系,以预感新的变化趋势。系统与服务必须通过“互联网般的速度”传递,并根据客户的反应与需求作出及时响应与回馈。第二,完善服务理念。公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更多的政府提供的在线服务。通过传递电子服务,公共机构可以建立一个基于电子化的信息社会,并集成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随着IT技术的大力运用,政府的目标是尽量将一切可以放在网上的服务都放在网上。第三,实现信息通信技术的创新。不但要依靠技术,还要将技术进行创新,并开发出新的应用功能,保证项目管理中不采用过时的技术。第四,实现政府业务流程重组与再造。公共部门要运用信息与通信技术,对政府业务进行持续创新,并采取企业模式对政府业务流程重组与再造,并最终实现政府的变革。第五,创造一个知识管理的工作空间。各级政府公务员必须了解信息通信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进行团队协作。

3节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1】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概述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应用于国防、科学和工程计算等领域。1986年3月,“八六三”计划启动,该计划投资100亿,其中,信息技术相关项目的投资约占投资总额的2/3。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建设全国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进行办公自动化建设。1993年12月,国务院召开了国民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启动了“金卡、金桥、金关”三个事关我国国计民生的行业信息化工程,拉开了我国信息化的序幕。同年12月,成立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邹家华副总理为主席。1994年5月,成立国家信息化专家组,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决策参谋机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任组长,由20多位部委领导组成的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全国的信息化工作。1997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首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通过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统筹计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指导方针。1998年3月,新组建的信息产业部负责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的工作。同年,我国首个跨部委级的大型电子政务平台——国家口岸专网正式开通。

1999年1月,我国启动“政府上网工程”。2000年10月,我国的“十五”规划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并将信息化确立为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方针。2002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文件,明确指出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2006年3月,《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出台,报告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发展的途径,2006年1月1日,正式开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简称“中国政府网”)。中国政府网是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政务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200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旨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它规定了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已进入了全面推进的快车道。

【2】我国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随着政府机构职能的改革,国务院组织了上百位专家对国家电子政务进行研究,形成了以“两网一库”为特征的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其中。“二网”是指内网、外网;“一库”是数据资源库。为通顺业务发展和安全保密的要求,有效遏制重复建设,根据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客观需要,2002年7月,《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文件指出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此后,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结构开始从“三网一库”向“政务内外网”转变。按照“十五”期间全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将主要围绕前面提到的“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重点展开。“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覆盖了我国电子政务急需建设的各个方面,涉及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整合、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它们特点各异,又相互渗透和交融,初步构成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框架。

2006年3月,《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正式出台,明确了电子政务的构成、基本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发展的途径。构建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目标是:到2010年时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政务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标准化体系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电子政务公众认识度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服务与应急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框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具体内涵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动态变化。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指导下,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1.服务与应用系统

服务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紧紧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选择优先支持的政府业务,统筹规划应用系统建设,提高各级政府的综合服务能力。

(1)服务体系

电子政务服务主要包括面向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各种服务。服务的实现程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是电子政务建设成败的关键。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逐步建立电子政务服务体系。通过计算机、电视、电话等多种手段,把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村镇,惠及全民。政府通过整合和共享信息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优先支持的业务

“十一五”期间,主要围绕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需要,选择社会公众关注度高、经济社会效益明显、业务流程相对稳定、信息密集、实时性强的政府业务,作为电子政务优先支持的业务。

(3)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内容。到目前为止,国家已建、在建和拟建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包括办公、宏观经济、财政、税务、金融、海关、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农业、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防汛指挥、国土资源、人事人才、新闻出版、环境保护、城市管理、国有资产监管、企业信用监管、药品监管等,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提供了电子政务技术支持。

2.信息资源

政务信息资源是政府在履行职能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信息,为政务公开、业务协同、辅助决策、公共服务等提供信息支持。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主线,是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取得实效的关键。

(1)信息采集和更新

各级政府要根据依法行政的要求,明确界定各部门的信息采集和更新权责,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信息公开和共享

各级政府要围绕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行政决策的程序和结果,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办事效率,拓宽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3)基础信息资源

基础信息资源来源于相关部门的业务信息,具有基础性、基准性、标识性、稳定性等特征。要保证基础信息的准确、完整、及时更新和共享。

3.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国家电子政务网络、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1)国家电子政务网络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由基于国家电子政务传输网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政务内网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业务网络互联互通形成,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以及决策需要,同时满足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特殊办公需要。政务外网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进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充分利用国家公共通信资源,形成连接中央和地方的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中央和各级地方按照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地址和域名,分级规划,分别实施,分级管理,推进电子政务网络建设,逐级实现互联互通。

(2)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

依托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以优先支持的业务为切入点,统筹规划、分级建设覆盖全国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支持信息的交换与共享。

(3)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围绕深化应用的需要,加强和规范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机制。要把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结合起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要求,明确信息安全责任。

4.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以国家标准为主体,充分发挥行业标准在应用系统建设中的作用,是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是确保系统互联互通互操作的技术支撑,加强标准宣传和培训,强化标准在电子政务建设各个环节中的应用,规范各地区、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

【3】国家信息化重点工程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继续完善已取得初步成效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和金融监管4个工程,促进业务协同、资源整合;启动和加快宏观经济管理、金财、金盾、金审、社会保障、金农、金水、金质等8个业务系统工程建设,相应构建标准化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1.金卡工程

金卡工程广义上是金融电子化工程,狭义上是电子货币工程。它以计算机、通信等现代科技为基础,以银行卡等为介质,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转账形式实现货币流通。“金卡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要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子货币系统,形成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金融卡业务管理体制。1993年6月,国务院启动了以发展我国电子货币为目的、以电子货币应用为重点的“金卡工程”。1994年起,全国16个试点城市先后开展了银行卡交换中心建设工作,并与1997年投入运行,实现了这些城市内的银行卡跨行通用,并初步构建全国统一的银行卡异地跨行交换网络。2000年底,全国共有发卡金融机构55家。全国可以受理银行卡的银行网点已到12.5万个,随着金卡工程建设不断发展,我国IC卡的开发生产和应用迅速发展起来,在许多非银行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金融、电信、交通、商贸、旅游、社会保险、计划生育、企业管理、税收征管、医疗保险、公共事业收费管理(如电表卡、煤气卡、加油卡等)。

2.金关工程

金关工程即外贸业务处理系统,是国务院确定由外经贸部牵头组织实施的国家重点工程。1993年,国务院提出实施金关工程,由电子工业部全面负责。1996年5月,金关工程由外经贸部统一组织和负责,经贸委等有关部门协同配合,2000年底,金关工程骨干网已经建成,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等相关部委开始实现信息共享和网络化管理。

金关工程目标是建设好配额许可证管理、进出口统计、出口退税、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四个应用系统,实现外经贸相关领域的网络互连和信息共享;中长期目标是逐步推行各类对外经贸业务单证的计算机网络传输,提高对外经济贸易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国际电子商务,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该系统由3个子系统构成,纺织品出口配额管理系统、出口管理系统、进口管理系统。

进出口统计系统——原始数据由海关产生,外经贸部利用海关联网传输的清关数据开发生成80多种业务统计报表,为部机关和有关单位提供服务。海关总署还依托此系统积极推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电子报关与监管核销。

出口退税系统——主要针对我国于1991年实行新税制改革(增值税)以来所出现的大量利用出口业务,虚开增值发票骗税的不法行为而展开。该系统由国家税务总局组织实施,主要涉及海关、外汇管理和税务等部门。该系统1994年就基本实现了税务海关等系统的联网,并逐步向全国推广。其包括三个子系统:出口企业退税申报子系统、外经贸主管部门的稽核子系统、税务机关退税审核子系统。近期目标是实现出口退税操作、管理、决策的电子化;建立出口退税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与征税机关、海关、总局等的信息资源共享,以防范和打击出口骗税;总局建立宏观调控管理系统,通过网络系统随时了解各地退税进度,检查各地工作,预测全年退税,以及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远期目标是逐步适应国际贸易无纸化、交易过程电子化、信息传输网络化的要求,建立一套全面的出口退税网络化管理机制。

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主要功能是对出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对外称中国电子口岸)——是我国金关工程建设当前重点应抓的工作之一;是海关总署等12个部委在电信公网上(Internet)联合共建公共数据中心,用于存放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电子底帐数据,实现政府部门间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并作为口岸管理与服务的门户网站;进出口企业通过Internet连接到数据中心,办理各项口岸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