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9631600000033

第33章 成功心理常识(3)

心理学家认为,人做事情如果事先定一个指标,能给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这个心理压力可以激活一个人的行动,促使我们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而做出各种努力和尝试。这就是“目标定律”。

目标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目标远大才能激发心中的斗志。

首先,心中拥有目标,会给人带来生存的勇气,能够赋予我们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毅力。使目标具体化可以减少人的挫折感,因为比起伟大的目标,人生途中的挫折会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拥有科学的目标能够帮助人们优化人生进程。

其次,因为目标存在于脑海之中,即使我们从事其他工作,潜意识当中依然会思量对策,所以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慢慢接近目标,最后实现梦想。拥有目标的人成功立业的概率无疑要比缺乏人生目标的人高得多。

最后,实现目标就像是在攀登阶梯,应该循序渐进,尽管前途充满艰难险阻,也要学会自我勉励。当时认为无法完成的事情,往往在几年之后却出乎意料地做到了。所谓的“天助”,就是在我们拟定目标努力实现的时候,会觉得好像凡事都能心想事成;当我们努力奋斗积极进取时,一切都好像变得称心如意了。

当然,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也要经历磨难。然而,无论遇到多少打击,都不能气馁,要坚持到底。一个拥有鲜明目标的人凡事总是默默耕耘,从来不会叫苦。

既然目标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用目标来优化人生的进程。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计划想象成一座金字塔,塔顶是最终的人生目标。而制订的每一个计划和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则都必须是指向最终的人生目标的。

人生目标的金字塔由五层组成。顶层最小最突出,是核心。这一层存放着人生的总体目标。依次往下的每一层是为实现上一层的大目标而要逐一实现的小目标。对于人生目标金字塔的表述大致如下:

顶层:人生总体目标。这里包含着一生中所要达到的第二到第五个大目标,如果能够达到或者接近它们,就说明你尽了全力去实现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

第二层:长期目标。这是为实现人生总目标而制定的阶段性目标。一般而言,这些就是你计划要用十年时间来做到的事情。虽然我们能够规划多于十年的事情,然而这样分配时间却并不明智。目标越是遥远,就越是模糊越是不具体,而且时间越长变数就越多。制定适当的长期目标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如果没有长期目标,执行者就会经常出现短期的失败感。

第三层:中期目标。这是为了达到长期目标而定出的相对具体的能够看到效果的目标。一般而言,这些是五年至十年内计划完成的事情。

第四层:短期目标。这些目标是为实现中期目标而制定的。实现短期目标的时间一般为一至五年。

最底层:日常规划。这是你为实现短期目标而定的,一般要具体到每月、每周甚至每日。

虽然,奋斗者都将制定短期目标当做人生的主要策略,但是具体如何制定目标人们却仍然不得要领。短期目标需要界定哪些事是重要的,哪些事是不必要的,短期目标是动用人力去取得结果的基本工具,它能够让我们集中精力去努力完成每一阶段的每一个具体目标。

要用明确的语言说明自己的短期目标。我们所制定的短期目标,正是对“慢工出细活”这一定律最好的印证。而广泛的目标能合理地延伸为明确的短期目标。因为堆积如山的工作需要马上行动,否则就无法完成,于是有人竖起一块牌子提醒自己:“现在就做!”但是,匆忙仓促之下不见得能够将事情做好,不如先坐下来放松一下精神,认真思考一下刚才的想法,或许更有帮助。拥有短期目标会比轻率行事更明智,也更加有效率。

延迟满足现象

如果我们用心观察一下那些有所成就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往往很沉得住气,即使面对很强的诱惑,或者让人失控的局面,他们也能保持相对的冷静,进而衡量得失、考虑长远,做出最佳反应。

在张端敏带领着海尔集团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件事:

海尔集团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甚至已经达到了美国10年后才能达到的水平。张端敏认为这正是海尔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最强大的资本,因此,他开始积极地寻求国际合作伙伴。

一位外商看中了海尔的技术,表示愿意帮助海尔进行国际销售,并且给出的价格也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但是有一个条件:不能用“海尔”的牌子,而要用他们的牌子。

面对这样的情况,张端敏没有被利益诱惑,坚持打自己的品牌,因为,海尔的长远目标就是把“中华牌海尔made in china”推向全世界。

后来,由于美国不断设置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海尔的出口量是相当低的,也没有太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正是由于张端敏不为眼前小利诱惑,坚持打自己的品牌,才走出了海尔到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建厂,并最终把“海尔”推向了世界这样一条康庄大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对类似的选择情况:宁可自讨苦吃,放弃即时的安逸与享乐,也要以长远目标为追求,坚持不懈,永不停步,以致最终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成绩。心理学上将这种选择过程和现象叫做“延迟满足现象”。

最早提出延迟满足的是社会认知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他认为延迟满足是指一种个体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在等待的过程中,个体展示出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表现出心理成熟的一面,这属于人格中自我控制的一个部分。米歇尔还指出:延迟满足是自我调控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个体在缺乏外部强加刺激的情况下,自我完成行为调控的必要成分。而延迟满足能力就是指个体抵御诱惑,控制自己的即时冲动,使自己专注于更有价值的长远目标的能力。

那么,延迟满足的能力对人的一生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米歇尔曾经做过的这样一个实验足以告诉我们答案。

米歇尔从一个小学里随机抽出了数十名学生,然后把他们带到一间很大的空房。随后,发给每个孩子一颗包装精美的糖果,并告诉他们:“这个糖果是属于你的,你可以随时吃掉,但如果谁能坚持到等我回来以后再吃,那么,我就会再给他两颗同样的糖果作为奖励。”

随后,米歇尔离开房间,让孩子们自己留在房间里面对糖果的诱惑。

通过观察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马上就开始吃糖果,还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开始能坚持但后来忍耐不住放弃等待,另外三分之一则一直等米歇尔回来兑现额外奖励后才开始吃。

14年后,这些孩子已经进入高等学府学习或者已经开始工作。米歇尔对他们进行了跟踪观察,他发现:那些能坚持到最后才吃掉糖的孩子具有更强的自信心、竞争力和较高的做事效率,他们面对挫折和压力,不会慌乱无措、不会轻易崩溃,他们从不在困难面前低头,总是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他们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快乐的生活、让人羡慕的事业;而那些没有抵御住诱惑的孩子,抗挫能力、自控能力较差,在压力面前不知所措,做事效率很低,自信心和责任心都不强,他们与人交往不利,工作事业上表现平平,生活美满度低。

由此可见,延迟满足能力对我们的事业、生活、人际交往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延迟满足能力越强,人生就会越成功;相反,如果延迟满足能力越差,人生就会越失败。其实,延迟满足能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也就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力和自制力。

切记,后面的“果子”虽然最不容易得到,但是,那往往是最大的、最甜的,是最具有价值的。人要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才更接近成功。

酝酿灵感定律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阿基米德”这个名字,不过我们这里要说的并非他那句世人皆知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而是关于阿基米德定律的来源。

有一次,古希腊的国王命工匠制作金冠,金冠完成后,国王又命阿基米德前去鉴定工匠是否在金冠里掺入了白银。如果是今天,一切就变得很简单了,但是那个时代却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使是以智慧著称的阿基米德,也颇感为难。经过几日冥思苦想后,依然没有办法。一天晚上,阿基米德想得都感到头疼了,他想干脆休息吧,不过睡觉前要先去洗个澡。于是,他走进浴室,跳进浴盆,他发现在自己跳进浴盆的同时,浴盆里的许多水也溢了出来。突然他眼睛一亮,因为他终于找到了鉴定金冠是否掺有白银的办法了。看着从浴盆溢出来的水,阿基米德想:把物体放进盛满水的容器中,就会有相同体积的水溢出来,也就是说,从容器中溢出来的水的体积与放入容器里的物体的体积是相等的。由此他联想到,比金子轻的白银若要达到同样的重量,则其体积就必然比金子的体积大。于是,阿基米德急忙从浴缸里出来,穿戴整齐去了王宫。他把与原先国王交给工匠的相同重量的金子和那顶金王冠,分别放在注满水的容器中,然后把溢出来的水的体积进行比较,答案就一下子明了了。

冥思苦想数日也没有得到的答案却可以在一些偶然遇到的现象中受到启示。其实,在科学发展史上,有许多创造性活动都像阿基米德定律一样,是灵感突然迸发的结果。

所谓灵感,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一种心理现象,是指一种新的思路突然接通,即人们大脑中产生的新想法。其产生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通常情况下,灵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不能刻意去寻找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