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9631600000011

第11章 认知心理常识(4)

因此,也就有了“联想记忆法”。无论什么时候,也无论学什么,都可以利用“自我参照效应”来帮助自己记忆,要尽可能地把新知识同自己或自己所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习与记忆的效率。

当然了,自我参照效应的负面影响也不小,比如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的那个樵夫和政治家,尤其是那个政治家,在“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下,变得忧郁重重、疑神疑鬼。这就像“医学院学生综合征”,指的是医学院的学生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每学到一种病症,就总是先想到自己是否也有过类似的征兆,倘若恰好有那么两三点看似相符,他们就会有些不安,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已病入膏肓,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什么事。

因此,提醒大家不要走入自我参照效应的误区,别庸人自扰。

认知失调原理

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都包含着各种认知因素。这些因素都是人对自我以及对外界的种种认识,其中包括信仰、态度、观念等诸多方面。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在其著作《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提出:当个体在面对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心理上的新认知与旧认知便会发生冲突,为了将这种因不一致而带来紧张的不适感尽快消除,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以下两种方式来进行自我调适:第一是否认新认知,第二是想方设法寻求更多关于新认知的讯息以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从而为新认知彻底取代旧认知找到心理上的平衡。简而言之,就是当我们的新认知同旧认知彼此不能调和一致时,心理冲突就会产生,这种心理冲突的加剧会促使我们选择放弃或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以迁就另一个认知,从而达到调和一致的目的。

在费斯廷格看来,一旦认知因素相互失调,就会引起人心理上的紧张,并因此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就是一种失调感。比如,如果一个有烟瘾的人,当他看了吸烟可能引起肺癌的研究论证后,他的心理体验就会是不愉快的。这就是因为“我吸烟成瘾”与“研究证明吸烟会引起肺癌”这两个认知因素相互失调了。

费斯廷格与他的同事还做过这样一次现场调查研究:

在一次读报纸时,费斯廷格看到了一篇这样的报道,说是某个地区的宗教团体向该地区的居民宣布了上帝的意思——在一个特殊的日子,将发生一场特大洪水,这场洪水将要彻底摧毁人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看完报道,费斯廷格与他的同事们赶忙去了那个地区,他们开始观察当地的居民为了迎接那个特殊日子的到来所做的种种准备活动。然而,那一天到来后,世界依然安然无恙。这时,费斯廷格发现这里的人们不但没有改变原来对上帝的信仰,反而更加虔诚地信奉上帝了,因为他们认为世界之所以没有被毁灭,是因为他们积极的努力和勇敢面对死亡的态度感动了上帝,从而使得上帝改变了要毁灭这个世界的计划。

费斯廷格解释道,人们对某种目标怀着坚定的信念,并为此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最终发现那个目标根本没有实现,这就会引起强烈的失调感。没有人愿意接受自己的努力其实是一种徒劳,因为他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这些代价是再也收不回的。因此,这种失调感便难以消除,即使是改变原本的信念,也无法消除这种“我曾为某种信念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与“事实证明该信念并不真实”之间的失调感。于是,人们只好去寻求其他方式来实现心理上的平衡。比如他们会想方设法找出一些看起来还算合理的理由来为已存在的开脱,或者承认存在的一些小失误,但是整体的信念系统却依然是正确无误的。以这种小的让步来坚定自己原本信奉的信念,并会继续不遗余力地去宣传和维护它,企图通过该途径来减轻内心所产生的失调感。

认知失调原理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认知中。我国古人在用兵打仗时,会用“空城计”,使用“空城计”的一方,其实也是利用了认知失调原理,只不过他们自己没有这个意识罢了。进攻的一方会认为攻击对象必定是严阵以待,至少他们会提高警惕,这就是他们的旧认知——以往的经验和惯常的逻辑。但是当他们行至对方营前,却发现眼前的情况同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新环境中出现的新认知,此时,新、旧两种认知的矛盾就有了冲突,因此,便出现认知失调。这时,进攻方的心理压力便会骤然增加,这种不断增加的压力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从而选择平息内心的疑惑和恐惧,而平息疑惑或恐惧的方式便是选择与原来的逻辑和行为完全相反的举动——退兵。

其实,认知失调理论远不止这点作用,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多启示。比如当生活中的矛盾出现时,利用认知失调理论就可以更智慧地处理矛盾,从而避免矛盾进一步恶化,有时甚至可能会实现双赢。

一位刚刚参加工作的研究生,在校时各方面都很优秀,是老师和同学眼里的人才。但是,自从开始工作以后,每天都要面对一些繁琐的事务,他认为这显然是大材小用,失落感油然而生,也因此开始厌倦工作。他的上司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为了让他不再有不被重视的感觉,同时也为了验证一下他到底是否能够委以重任,就决定把公司一个项目的运作交给他负责。结果,这位研究生却因经验不足而导致项目失败,使得公司损失惨重。满怀愧疚的研究生决定辞职。在上司的办公室内,这位研究生并没有像他想象中那样被责骂,相反,他却听到上司说:“公司已经用那么多钱为你增加工作经验交学费,你怎么可以说走就走呢?”这位研究生被触动了,他决定继续留下来面对现实,并且从此以后,他开始认真地对待每一件小事,对上司也十分忠诚,忠诚敬业的态度和作为,使他很快成为公司的骨干,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效益。

按照习惯性的逻辑,上司在面对下属给公司造成的巨额损失时,对下属大发雷霆也不足为奇,尽管发火并不会扭转糟糕的定局。不过,上述事例中的这位上司却并没有这么做。他不但没有加以斥责,也没有接受研究生要辞职的要求,而是表示他应该继续工作。这种做法显然顿时增加了研究生的认知失调感,从而促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观。试想,假如这位上司像大多数人通常的做法一样,对这名研究生大加指责、甚至冷嘲热讽,那么,这名研究生就会认为自己已经为自己的过错遭受到了惩罚,如此一来,他心中的认知失调感就会调和、减少,因此,相应的也就失去了改善和提升的动力,而这种结果无论是对于研究生本人还是对于公司,无疑都是最差的选择。

记忆偏差原理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记忆常有出现偏差之时,人们总是习惯以自己的方式去解释他们所经历过的人或事,并且往往区分不开那些事实上发生的事和那些经过自己推理而认为理所当然是事实的事。尤其是当同时被询问的目击者人数较多时,总有一个人的记忆是占主导地位的,他会影响甚至推翻那些性格较弱者的记忆,因为目击者记忆内容的差异会使那个不占主导地位的人动摇,甚至怀疑自己,从而失去信心,也因此会对暗示更加敏感。

有这么一个心理试验:

心理学家找来40名大学生,让他们看一本漫画书,内容是两个女人在台球室玩台球,有一个男人把其中一个玩台球的女人的钱包偷走了。这40名大学生都是被要求单独看完这本漫画书的,且规定他们不能相互交流。

心理学家事先在漫画书中做了手脚,而这40名大学生也被暗地里分成了两组,他们看到的漫画内容是有一些细微差别的,第一组的20名大学生看到的情节是钱包是被一个人单独偷走的;而第二组的大学生们看到的则是这个偷钱包的人还有一个同伙。

等大家全都看完了漫画后,心理学家首先一对一向这些大学生提问:“这个偷钱包的人是否有同伙?”40个人中有39个人给出了正确答案。然后,心理学家又开始对他们进行两个一组地提问,并且分在一组的这两个人分别是看了不同版本的两个人,也就是说,他们一个看到的是小偷有同伙,另一个看到的则是小偷没有同伙。在给出答案之前,心理学家要这两个人先讨论一下他们所看到的内容,最后,这两个人给出了一个很明确的答案——没有同伙!

单纯地从逻辑方面说,这两个人看到的漫画情景截然不同,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根本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致的。但是试验结果却着实不符合逻辑,因为只有4组人的答案是这种真实的情况。而其中有15组人经过讨论后给出了一个统一的答案——有8个小组的答案是没有,7个小组的答案是有。这个数据就意味着,有15个人被其同伴的看法所动摇了,放弃了自己原本的观点。

对此,心理学家不无调侃地说:“让两个人同时讲述一个故事是篡改人们记忆最强有力的方法。”

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我们的大脑会根据我们的记忆自动填补那些断断续续的视觉记忆间的空白。比如,一个交通事故的目击者,如果警察问他:“白色丰田与银灰色尼桑相撞时,尼桑是否开着转弯指示灯?”这时,如果目击者根本就没有注意事故发生时相撞的两辆车的颜色,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利用从警察提问中得到的信息来为残缺的记忆进行完形填空,从而在自己的证词中也会说车的颜色是白色的或银灰色的。

另外,来自他人的暗示和诱惑也是使记忆发生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一个人的记忆而言,当他得到外界提供的某些似乎真实的信息后,就可能会使自己之前的想法发生改变,甚至还有可能使其“看到”了某些实际上并未发生过的事。

基于此理论,不少高明的法官或律师在法庭审理时,都会很警戒地对当事人或证人进行“诱导性提问”。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从理论上讲,人们是依靠听觉的、视觉的或运动的参照体系来处理信息的。但是事实上,无论哪个目击者,他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产生的对事物的看法或许都是对的,其描述角度的不同,只能反映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在观察事物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参照体系,并据此来记忆事物。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如果两个人对一个事物的看法是完全一样的,那恐怕也非正常现象。

陌生时长定律

你是否有过这种经历和感受:当你去一个新地方时,会感觉这段路程很遥远,用去的时间也很长;可是当你在办完了事情原路返回时,你突然感觉这条路要比去时的路程近很多,用去的时间似乎也比之前少了很多。

其实路还是原来那条路,路的长度一点都没有变,改变的只是我们自身。这是心理学上的一种现象,心理学家将其定义为“陌生时长定律”,其内涵是:人在陌生、新奇的环境里往往会产生一种时间长、时光慢的错觉。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分析,找到了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第一,人们在去陌生地方时,因为环境不熟悉,所以心里会提高警惕以应付可能发生的陌生事物和新的困难,如此一来,注意力便总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这种状态会让人留意到更多信息,印象也相对深刻很多。因此,人们会有种经历了很多事情的感觉,于是,时间长的错觉便产生了。而原路返回时,就会有种轻车熟路的感觉,因此,心理上自然会放松警惕,精神一旦放松下来后,就不会再去刻意留意观察事物了,从而使人感觉自己的经历相对简单,因此,所用的时间也变得快而短了。

第二,人们初次前往一个地方时,走在路上是盲目的,因为他们始终不知道目的地究竟还有多远,心理上对于这种未可知的路程,总会感觉遥远茫然;而原路返回时,已经能够明确目的地了,面对可知、可见的目的地,人们的渺茫感觉便一扫而光,人们对于可知、可见的目标往往会感觉比较容易达到、实现,因此就会感觉很近。

其实这种现象时刻在人们周围发生,比如你到外地出差,其实并没有几天,但是你可能会感觉已经离开自己生活、工作的城市好久了,度日如年。而你如果在你熟悉的地方待上同样的天数,你会感觉日子过得很快,转瞬即逝。

另外,人的一生也符合陌生时长定律。比如,年龄均为90岁的两个人,倘若其中一个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山村,每日都过着平淡而单调、与世隔绝的生活,不会获取太多的信息,因此,90年的时光会让人觉得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而如果另一个人四海为家、环游各地,他所经历的陌生环境、陌生人情和风俗会让他感觉,90年的光阴如此绚丽多姿,经历的多了,自然会感觉生命延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