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女人心理全攻略
9630400000029

第29章 涉足销售,成为销售女王(4)

证人效应:有人比你更具说服力

在法庭上,辩护律师为了更有效地说服法官,都会让证人在法庭上出现。一场官司,陪审团是不会相信律师单方面的辩论的,但是有证人为其作证的律师,他的辩词可信度就会大大提高。在法庭上证人的作用不可估量,推销活动亦如此,推销员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证人”,那么他就更容易取信于客户,而他的推销就会很容易成功。

下面是一位推销员成功利用“证人”进行推销的经历:

我做了很多年的保险推销,因此我经手的保险合同不少。一般情况下,客户都是会在保险单上签字的,而我会把签过字的保险单复印一份,再储存在我的文件夹里。我一直坚信,这些有利的“证据”对于我以后的新客户来说,会有很大的说服力。

每当与新客户的沟通进行到末尾时,我都会适时地拿出“证据”,并告诉客户:“可能我在解说过程中有不到位的地方,请您一定谅解,我真诚地希望我们可以合作成功,如果您还有疑问,我向您推荐一个人,您可以和他谈一谈。”随后,我会拨通一个我以前的客户的电话,让他和新客户交谈,这时“证人”的角色就由老客户充当了。当然,这个“证人”很可能是新客户的朋友或邻居,至少应该是认识的人,这是从我的老客户里精心挑选出来的。

在刚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时,我也担心客户会拒绝合作,但是事实证明,客户很乐于同“证人”交流,他们并不讨厌这样的做法,客户能从“证人”那里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给我的销售带来很多正面的引导。

当然,有些推销员会问,“证人”是你的客户,他们会愿意配合你的工作吗?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你足够真诚,只要你的服务让其足够满意,那他们是很愿意帮助你的。每当做成一笔新的订单,我都会向我的客户即“证人”们表示感谢,这种感谢不仅很得客户欢心,还能维护推销员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一举两得。

著名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曾讲过这样一个事例,也可以说明使用“证人”的重要性。

他说:“有一次我想去加拿大旅游,我很喜欢旅游,而出国旅游是得有一个好的宿营地才行,那样可以保证我在旅游过程中睡好、吃好、玩好。当然,我更希望宿营地可以钓鱼,甚至是打猎。为了保险起见,我给很多旅行公司写了信提出了我自己的想法,而收到的回信都声称他们自己的营地最棒,服务最好。选择哪个好呢,当时我很疑惑,不过有这样一封信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说:‘您可以打电话给这些人,他们都来过我们的营地,并且他们同您住在同一个地方。’信的后面列举了很详细的联系方式,好些我认识的人在名单里,于是我联系了其中一个人,这个人连声称赞那个营地,我相信了我认识的人,于是我选择了那家旅行社。”

客户都希望“第三方”证明自己的选择,戴尔·卡耐基的事例正好说明了这样一件事情。当他们在选择产品或者服务时存在疑虑时,如果有个有利的“证人”能为他选择的产品作证,那么,他们在选择该产品时会更安心。因此,恰当使用“证人”对于推销员来说,也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推销方法。

人们的心里容易形成这样一种观念:A房子肯定比B房子好,毕竟之前的客户选择了A房子而不是B房子。

两个房子其实并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客户由于心理落差还是觉得A房子好一些。看完房子后,客户心里还是想要A房子,但是A房子已经被订购了,于是客户只能带着遗憾走了。

几天后,推销员再次联系客户,告诉他:“A客户因资金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延缓几天购买A房子的付款时间,如果您更喜欢A房子现在您可以购买A房子了,到时候我再让他购买别的房子,先满足您的要求,您觉得呢?”

客户心里很高兴也很庆幸,遇上这样的机会,现在有机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于是迅速地签下购买协议。

上述例子中的这个推销员很聪明地设置了一个“圈套”,他先把客户的注意力吸引到A房子上,同时又给他制造了一个“敌人”,说A房子已经被预订了。通过这个方式让客户觉得遗憾,从而刺激客户对A房子的期盼,而当“敌人”出现问题,不能购买时,就给客户留了机会,最后客户当然会爽快地购买房子。从这个例子中不难看出,这种利用制造假想敌的方式,的确让人叹服。

在面对敌人时,无论是谁,都想着要战胜敌人,当敌人出现危机时,自己当然是乘势出击。同样,在推销活动中,适当地给客户制造一个假想敌以转移客户的注意力,让犹豫的客户迅速作出决定,推销也许会顺利进行。

在推销过程中,如果推销员能够对客户的这种心理巧妙地加以利用,不仅可以使自己与客户之间的严肃对立状态得以缓解,还可以使客户乐于接受你的产品。其实,制造假想敌,只是使客户产生一种判断错觉,这个“敌人”越强大,客户觉得自己失去购买权的概率越大,“敌人”购买的意图越是强烈,客户购买的欲望也随之增强。

那个“敌人”其实未必真的存在,但是他在此刻却是一个非常好的“证人”。他要帮你的顾客证明他的选择是多么的明智。作为一个出色的女推销员,你需要成功地把握一切机会,让自己的顾客产生危机感,销售中适当地给客户制造一个“敌人”,让客户的“敌人”来帮你完成推销,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要给客户制造一个所谓的“敌人”,足够深厚的表演内功是必备的。你需要在心里把自己当成一位“奥斯卡影后”,你要相信自己的演技是精湛到位的,从而做到不心虚。相反,如果你的表演还不够炉火纯青,就不要轻易尝试,若让客户看出破绽,只会让你的客户会对你产生反感,那样你反而会得不偿失。

为了成功地完成推销,可以虚设一个“假想敌”,将客户的态度或者选择向对你有利的方面引导,如果你是一个演技不错的女推销员,这个方法不妨试一下。

陈列效应:用完美的商品陈列吸引客户

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店里,被同样优秀的销售人员推销,销售业绩却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个业绩上的差异就是由商品陈列的不同所产生的。心理学家指出,环境能够影响人的心理,而心理能够影响行为。

如果你是一个女售货员,你会怎样摆放自己的商品来引起顾客的兴趣呢?当然是通过营造打动客户消费欲望的商品陈列环境来促成销售了。当客户被你陈列的商品营造出来的气氛所打动时,就很容易对你的产品产生兴趣。

法国有这样一句谚语:“即使是水果蔬菜,也要像一幅静物写生画那样艺术地排列。”因为商品的美感能撩起顾客的购买欲望,销售人员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摆放商品的时候要考虑到顾客的心理需求,商品的摆放阵列要能够打动客户,这样客户才更容易购买你的产品。具体的操作中,销售人员应该注意下面这些问题:

(1)丰满。客户进到店里来,是冲着商品来的,是来选购东西的,因此,客户最关心往往不是销售人员的服务,而是货架上的商品,客户首先要看的也是商品。这时,如果商品少、货架上显得空,就会给客户一种“这家店快关门了,都没有什么产品”的感觉,然后转身离开。相反的,如果客户看到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他就会产生较大的热情,精神也会为之一振,潜意识中对商品和店家产生信任感。

中国有一句古话是“货卖堆山”。之所以要将货物堆成山,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想通过丰富的商品来招徕客户,刺激客户的购买欲。营销专家也说:“商品本身就是一种广告,商品的陈列也是一种广告。”所以,把商品摆放丰满是销售工作中不容忽视的细节。

(2)商品要“美”。商品摆得满,但是如果一堆没有美感的商品摆放在一起同样会引起客户的反感,而使其扬长而去。因此,商品一定要有美感,不仅要质量好、外观美、还要实用、适用。

这时销售人员不要只是被动地等着客户去发现你的产品的优点,要主动引导客户去发现、去感受你的产品的优点,以此来激发顾客的购买欲。

(3)营造特有气氛。通过对商品进行组合排列来营造出一种温馨、明快、浪漫的特有气氛,也能够增加客户购买产品的可能性。通过这种美好的气氛感染消费者,拉近客户与商品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客户对商品产生可亲、可近、可爱之感。要知道,红花是需要绿叶来衬托的,而绿叶有了红花在旁边也会显得更加绿意盎然。

将商品陈列到位,让陈列的商品帮你向客户传达一种无声的邀请,去打动客户的心、激发客户的感情,从而激发客户的购买欲望。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销售方式。

作为女人,对美你一定有着自己的鉴赏力。那么你不妨问问自己有怎样的购买欲望,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就是那个消费者。例如,当你走进一间经过精心布置的样品房内,看见柔和的灯光、温暖柔软的床、舒适的沙发……一切都那样惬意,你是不是也为之心动?接下来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象自己住到这样的屋子里,睡这样的床,坐这样的沙发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接着,你会对自己想象出来的美好景象产生向往,这时你的购买欲就被激发了,你就有可能购买样品房里的家具甚至是房子。

让商品的陈列迎合客户的心,从而让客户购买商品变成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作为一位女性销售人员,你一定对自己要销售的产品有自己的鉴赏力,并利用自己的细致将它最好的一面陈列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