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9627100000006

第6章 获刑险遭戮结情武三思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时代来临了。

武则天当政以后,励精图治。

她大胆推行科举制度,广开言路,选拔人才,还开创了殿试的方法,亲自选拔人才。她知人善任、量才录用,任人唯贤、不拘一格,不问出身门第。如宰相狄仁杰、张柬之以及大将娄师德、郭元振等世间英贤都被她罗致门下,委以要职。她还有力地打击具有政治特权、经济势力强大的士族,得到了普通地主阶级的支持,扩大了其统治的社会基础。在确立了对天山南山的统治后,她又以政治家的胸怀和眼光,化干戈为玉帛,遣使睦邻,与周边各族以礼相待,和平共处,多年来,边关烽火不兴。同时,她派人打通了已经中断的通往西亚的商路,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武则天非常重视文化事业,组织文人撰写了许多文集,如《古今内范》《玄览》等。她自己也撰写了《垂拱集》《金轮集》,还自制了《大乐》。

武则天还十分重视发展生产,推行农桑薄赋徭,广修水利,组织人撰写《兆人本业记》,进行劝农,发展蚕桑,为富国强兵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当然,武则天当政时期为了打击政敌,也任用酷吏,屡兴大狱,给人民造成了一定的苦难。

总之,在武则天当政的时代,社会稳定,百业兴旺,边防稳固,人口增长。据说,在唐太宗时期全国人口仅有三百万户,到武则天末年时已增长至六百多万户。可见她的确是历史上少见的理国贤才。

看着国家四海升平,百业兴旺,武则天很高兴,有辅佐之功的上官婉儿和武氏家族自然功不可没。武则天大封武氏家族,武三思、武承嗣等人都凭借其姑母的力量高官厚禄。然后,她又把政事委托给上官婉儿,自己则放心地安享晚年。她渐渐老了,该好好地享受生活了,她要用自己所剩不多的时光让自己快乐!

治理国家的重任落到了上官婉儿肩上,她虽然没有得到明确的官职任用,实际上却在行宰相之职。武则天晚年宠幸男宠,无暇分身,很多政务都是由婉儿负责,行皇帝令。这既体现了婉儿的能力,也说明婉儿深得武则天的信任。

朝廷有能干的婉儿、武氏家族,还有狄仁杰等贤人管理、照看,武则天放心地投入薛怀义的怀抱。

薛怀义长相俊俏,武则天很是喜欢,没等武则天做皇上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了她的男宠。武则天赐给他贵族姓氏薛,从此得了薛怀义的名字。为了帮助女皇登基,他鞍前马后,没少效力。不仅潜心编造了《大云经》,还建造名堂,鼓吹佛理,说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他的努力,女皇都看在眼里,对他更加宠爱。可时间一长,女皇还是厌倦了他,开始有了别的新宠。薛怀义见女皇对他冷落,开始打女皇高级侍女上官婉儿的主意。武则天登基那年,婉儿26岁,正是青春好年华。薛怀义早就注意到女皇身边这个年轻貌美,又掌握权柄的女侍,常常肆机挑逗,婉儿都理智地避开了。

武则天的新宠就是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是太平公主进献给女皇解闷儿的。这两人都长得面若桃花、玉树临风。尤其是张昌宗,号称当时第一美男子,有美似莲花之称。同时,他还出身名门,精通音律。这些无不在吸引着同样貌美如花,同样精通音律的婉儿。但她只能是想想而已,女皇的男宠,她哪里敢碰啊!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不想事隔不久,机会却来了。

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为了讨好姑妈,除了广修宫殿外,还在自己府上专门建了一所别院,搜罗天下美男子供女皇享用。这天,女皇烦闷,便去了武三思府上,留婉儿独自在皇宫内处理政务。婉儿正在认真地看着奏折,忽然感觉一个人已经走到她的身旁,她抬头一看,竟是张昌宗。看着自己早就心仪的对象,婉儿心如鹿撞。但多年的宫廷生存经验告诉她必须克制。这不是一般的男人,是女皇的男人,不能碰。所以她故作镇定地说:“张将军(张昌宗得宠后被女皇封为云麾将军)来了,但是女皇不在,请张将军明天再来吧!”

“女皇不在,婉儿姑娘不是在吗?”

婉儿紧张地说:“张将军说话请自重!”

谁知张昌宗继续纠缠,婉儿就范。纵然知道是毒酒,但这毒酒的醇香实在太吸引婉儿了。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两人见面次数越来越多,有时竟然在女皇面前公然眉来眼去。女皇渐渐发现了问题,一次外出回来,把他们捉奸在床。

看到女皇回来,婉儿简直傻了眼。来不及穿衣服,张昌宗也紧忙下跪求饶。

女皇盛怒之下把婉儿押入大牢,准备处死。但她舍不得处死张昌宗,“宽容”地饶恕了他。张昌宗看到情人被羁押,非常不忍心,常常在女皇面前为婉儿求情。经张昌宗的提醒,女皇想起了婉儿的好,想起婉儿如何替她日夜操劳,也想起婉儿的存在对于她是多么的重要,她决定饶恕她这一次。但她要毁坏她的美丽,她要让她明白:她可以让她荣耀,也可以让她毁灭。所以,婉儿虽然逃过一死,却遭受了黥面之刑:在面额上刺青。

看着镜中的自己,婉儿简直不敢相信,夹鬓上一抹墨色还没有干,曾经的美貌容颜一去不复返。婉儿生气地把镜子摔到地上,又用脚把它踩扁、踩烂。可冷静下来,婉儿知道,破坏镜子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女皇赦免了她的死罪,还让她跟随左右,那不是让她出丑吗?她要想个办法。看着窗外盛开的梅花,婉儿突然灵机一动。她出去采了几朵梅花,精心地贴在受刑处。不想这几朵梅花不仅遮住了墨渍,还别有一番风韵。只是,这些梅花很容易从脸上脱落。婉儿又想了一个办法,用金银箔制成梅花的样子,贴到面额上。这样制作而成的梅花既能很牢固地贴在脸上,看起来又熠熠生辉,很有光彩。为了配合这个“梅花妆”,婉儿又把头发梳成卷曲的发髻,便于配合遮盖这块刺青。

受了黥面之刑的婉儿不但没有失去美丽的容颜,反而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当她走到女皇身边的时候,女皇暗吃一惊,随即又很欣赏她的发明。宫女命妇们看到婉儿的妆容好看,也渐次模仿。慢慢地,“梅花妆”和“上官髻”竟成为一种时尚。

婉儿重回女皇身边,做事更加小心谨慎、曲意逢迎,两人的关系很快和好如初。女皇看着大周帝业,萌发了一个想法:修大周国史,将她的丰功伟业记录下来。那么,谁可以担此重任呢?自然是正得女皇信任的武三思了。于是武则天派侄子武三思掌管修著国史的任务,怕他忙不过来,又让学识渊博、文字能力了得的婉儿过去帮忙。

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并州文水人。他长相俊朗,工于心计,很会逢迎女皇的心意。为了讨好武则天,他曾经屈尊为武则天的男宠薛怀义牵马;还在嵩山建三阳宫,在万寿山建兴泰宫,每年都请武则天过去游玩,自己也在其中获得了许多不义之财。在女皇的提携下,他从一个平民很快晋升为夏官、春官尚书,后来还被封为梁王,很得女皇的信任和依赖。这次,女皇把修著国史的任务给他,可见他在女皇心目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

武周帝国国史的修著工作在武三思和上官婉儿的配合下,浩浩荡荡地开始了。武三思搜罗了一批炙手可热的文人墨客,和婉儿一道投入在国史的修著工作中。遇到问题,两个人会悉心商量,配合默契,因此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天长日久,两人渐生情愫。一个俊朗倜傥,一个美貌高雅,又同为女皇面前的红人,英雄惜英雄,两人很自然地走到了一块。

但是两个人都明白,这中间没有爱。对于武三思而言,婉儿是深得女皇赏识的爱将,讨好了她,相当于间接讨好了女皇。何况,婉儿又是那么美丽,周身散发着女性迷人的味道;对于婉儿而言,武三思是女皇的亲侄子,深得女皇的信任。讨好了武三思,自己的生存就多了一份安全和保障。何况,武三思风流倜傥,周身的男子气概也深深地吸引着婉儿。

就这样,婉儿和武三思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