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就你一生的心态全集
9607100000005

第5章 心态向上,人生向前(1)

对消极心态说“NO”

消极心态的三大根源

消极心态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的产生有自己的根源:

破坏性批评

弗洛伊德心理学派认为:幼年时期是一个人的性情形成的关键时期,几乎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而性情则会左右人的一生。

美国一家咨询界的权威机构曾以小孩为对象进行了一次测试,测试结果非常惊人。他们发现,1岁的时候,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高达96%;而10岁的时候,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竟然不见了,仅仅剩下原来的4%!

于是,一个疑问产生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哪里了?为什么会不见了?为了解决疑问,该机构对1万名孩子进行跟踪调查,监测了他们成长的各个阶段。最后发现:孩子们在0~10岁的成长过程中,平均要遭受超过两万次的“伤害”!而其中父母的“破坏性批评”对孩子的心灵伤害最大。这些伤害带给他们的痛苦记忆,深深地刻在孩子的心中,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成为导致他们产生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懦弱、胆小、忧虑、犹豫、找借口等消极心态的罪魁祸首。

而破坏性批评也有三种具体表现:

第一种表现是批评时对人不对事,直接进行人身攻击。比如:“你怎么那么笨?什么都做不好!只有吃饭最厉害!饭桶!”“早就知道你是这样,生个瓜都比生你好!”……类似的批评任何人都不会陌生,或许我们就是从这样的批评中走过来的。小的时候,被父母老师批评;成年了,被上司或同事批评;可为人父母了,我们又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多么可怕,“破坏性批评”时时刻刻都在发生!

也许,有的父母会说:“骂他也是为他好啊!”当然,天下再也没有比父母更加渴望自己孩子好的人了,然而破坏性批评所带来的结果也的确非常严重。父母对孩子进行破坏性批评,会让孩子受到双重的消极影响。首先,他们的心灵会被这种破坏性批评直接伤害到;其次,破坏性批评本身就是消极心态的表现,父母的破坏性批评,无疑是在为孩子树立消极心态的榜样,孩子自然在潜移默化中就学会了消极。

第二种表现是增加孩子的内疚感。比如:“爸妈拼死拼活,都是为了你,可是你这么不争气,怎么对得起我们?”……不论孩子懂事与否,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孩子会认为:是自己不好,自己需要补偿、需要报答。久而久之,孩子觉得自己要还的债越来越多,自责和负罪感越来越强,然后就会背上自卑等精神枷锁。

第三种表现是有条件的爱。比如:“你要是能考到90分以上,我就给你买玩具,带你出去玩!”“你做到了,妈妈才爱你!”……这样,孩子的心态就被“功利”扭曲了,他会认为人与人之间只存在利益的交易,而没有无条件的爱。

破坏性批评可以直接摧毁人的自尊、加重心理负担、扭曲心态,将人的自信心消磨殆尽,最后把人变得自怨自怜、自暴自弃,害怕做任何事情,逐渐自我设限、丧失勇气、胆小懦弱。

害怕承担责任

小的时候,父母承担着养育子女的责任;上学后,老师承担着教育学生的责任;工作后,老板承担着栽培员工的责任……人们容易养成把责任推到别人肩膀上的习惯。而消极心态者,更是推而广之地认为,别人应该对他的一切失败和损失承担责任,由此而产生怨天尤人、胆小懦弱、自私自利等消极心态。

害怕承担责任的实质是缺乏控制能力和决定能力。其害怕程度,决定了消极心态的严重程度,越害怕承担责任,心态越消极,就越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消极论断,验证自我

所谓“消极论断,验证自我”是指根据自己的猜疑、臆测,主动自发地寻找支持消极心态的理由和证据。

《列子?说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于是,他开始细心地观察那个孩子,越看越觉得那个孩子就是偷斧子的人,表情也像、说话也像、动作更像,总之就是无一不像。不久,他在自己家里找到了斧子。这时,再看那个孩子就怎么也不像偷斧子的人了。怀疑邻居家的孩子就是对他人的一种消极论断,而后的观察就是验证自我的表现。

生活中,“消极论断,验证自我”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可以说是人的天性,源于人类对肯定自我的渴望。它会蒙蔽人们的眼睛,让人们不能客观地看待世界;让人们变得自以为是。心态是一个人对外部世界的一种主观映象,当这种主观映象是一种错误映射时,自然会导致消极心态。

消极心态的三大根源相当顽固且很难消除。首先,它们隐蔽地潜伏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很难觉察;其次,它们往往与人类的正常情绪掺杂扭结,让人不知不觉地就犯。因此,说这是“人性的弱点”一点也不为过。克服它们,需要决心、毅力和长期作战。

逃离自卑的魔掌

农夫家养了4只小羊,3只白的,1只黑的。因为小黑羊长得比小白羊们都丑陋,所以小白羊们对它总是不屑一顾:“天啊!你怎么会这么丑,像锅底一样黑。”“依我看啊,像盖了几代的旧被褥,脏死了。”“我们还是离它远一些,免得被它染黑了。”

不仅小白羊们如此,连农夫也不喜欢小黑羊,总是喂它最差的草料。小黑羊自卑极了,觉得上帝根本不应该让自己这样丑陋的动物存在。它总是低着头走路,常常独自伤心流泪。

冬末初春的一天,4只小羊一起外出吃草,不知不觉已走出很远。不料这时忽然刮起了凛冽的寒风,下起了鹅毛大雪,不一会儿就把大地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它们想要回家,可是却已经分辨不出回家的方向了。于是,它们只好躲在灌木丛中相互依偎,等待农夫来救它们。

农夫发现羊羔不见了,便立刻上山寻找,但整个天地都是白色的,哪里去找他可爱的羊羔呢?正在这时,农夫发现远处的一个小黑点,便快步跑去,终于找到了它们。

农夫抱起小黑羊,感慨地说:“多亏小黑羊了,不然羊儿们就都完了。”

此后,如同角色交换一般,小白羊变得自卑了,因为正是它们的“美丽”险些要了它们的命。

其实,所谓自卑是一种由于过度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心态。产生自卑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根到底都是通过自卑者对自己消极的自我暗示形成的。在自卑者的意识里,自己什么都比别人差,从而悲观失望、失去信心,陷入痛苦之中难以自拔。

是的,自卑可以让一个人痛苦不堪。然而,自卑却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那么为什么会有人痛苦、有人快乐呢?关键是看我们能否超越它。

年,在奥地利维也纳郊区一个富裕的谷物商人的家里,一个名叫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孩子出生了。没错,他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非比寻常的人物,他的整个童年却生活在自卑和不幸之中。他从小因患脊柱炎而驼背、身体孱弱、行动笨拙,喉部也常因哭叫而感觉窒息。每每他看到哥哥健康活泼的身影,便不由自主的自惭形秽。然而也正是在超越自卑的过程中,他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自卑感是每个人都有的,如果感到自卑,内心会激励个体奋发图强,获得成功的满足感;然而,在面对比自己更成功的人时,又会再次自卑,这时自卑会再推动他去努力,以获得更大的成就。这样,自卑与激励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当然,前提是你已经驾驭了自卑,自卑才会成为你发展的助力。

如果被自卑所控制,自卑就会将一个人的雄心壮志消磨殆尽,把人拖入自暴自弃、悲观失望的深渊之中,让人痛苦不堪。一个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虏,不仅会因缺乏自信而丧失良机,还极有可能自暴自弃、消极颓废、自毁人生,甚至会影响到身体健康。《素问?经脉别论》里说,外感因素和情志因素都能伤人脏腑。但面临致病因素时,自信能够让人气血运行畅通,病去无踪;而自卑怯懦者则气血郁滞,病邪留而不去,甚至会产生更严重的病变。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超越自卑呢?心理学家建议要从“五从”做起:

从小事做起

小事容易获得成功,而成功就是自卑的克星。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然后在这小小的成就中肯定自我,一步步找回自信。

从长处做起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点,谁都不例外。不要总是看到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拿自己的缺点去比别人的优点,不受打击才怪!王菲也曾自卑过,不过后来她通过发掘自己的长处而克服了自卑。因此,你也不妨做一些自己一直感兴趣的事情,也许不仅可以克服自卑,还可以获得自己人生努力的方向。

从小时候想起

要克服自卑就要知道自卑的根源在哪里,而有些严重的自卑心理来自于小时候受到过的创伤,也许你自己也已经不记得了,不过你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从鼓励自己做起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鼓励自己,这样可以帮助我们重树自信。例如,一直坚信:“我能做好,没有问题。”“我有能力做得更好。”……这种方法只要成功了一次,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赶走自卑。即使失败了也不怕,你可以接着这样自我暗示:“这次失败不能说明我的实力。只是运气不好。下次我有更多的经验,一定能够成功!”

从交往做起

自卑常常伴有孤僻,不愿意结交朋友,自己一个人钻进自卑的“牛角尖”里出不来。多交朋友,可以从朋友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同时在获得友谊的过程中,自信也就慢慢地回来了。

跟懒惰说“再见”

美国有一位十分有名的老妇人——雅克妮。她的清洁公司遍布美国27个州,员工有8万多人。然而,出乎人意料的是,这样一个成功的人,曾经却极为懒惰。

一切的改变都从丈夫的意外去世开始。由于丈夫的突然离去,照顾家庭和两个子女的担子都落到了她一个人的肩上。被贫困所迫,她不得不出去工作赚钱。

每天,她把孩子都送去学校后,就开始利用余下的时间替别人做家务。晚上,她一边陪着孩子们做功课,一边做些零活儿。就这样,她慢慢地由一个懒惰的人变成了一个勤劳的人。

后来,她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女性由于工作原因都没有时间处理家务。于是,她用7美元买了清洁用品,开始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整理琐碎家务的服务。虽然这个工作非常辛苦,但是她的事业却从这里开始了。渐渐地,她料理家务的技能越来越专业,后来连大名鼎鼎的麦当劳也找她代劳。

就这样,雅克妮夜以继日地勤劳工作着,终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多数人都会喜欢舒适的感觉,可是从另一个角度讲,舒适却又是个极坏的东西,它是滋养懒惰的温床。懒惰的人能站着拿到东西绝对不会跳起来,能坐着拿到东西就不会站起来,能躺着拿到东西就不会坐起来。面对困难,他们总是能躲就躲,他们害怕艰苦奋斗、贪图安逸、积习成性。而人逃避艰辛成为一种习惯时,懒惰就成为一种不良的性格倾向。

懒惰的人贪图安逸、习惯逃避、心存侥幸,缺乏吃苦实干的精神,这样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的。

懒惰常常给人带来“自我击败感”意识,从而让人陷入抑郁、消沉、烦恼、妄自菲薄等种种不良的情绪之中,彻底瓦解一个人的斗志,让他变得沮丧。正如高尔基所说:“懒惰像磨盘似的把生活中的美好的、光明的一切和生活中的幻想所赋予的一切,都碾成枯燥的音调和刺鼻的尘烟,使人暮气沉沉、懒懒散散,很难焕发情绪和鼓起干劲。”

懒惰会让人的受挫能力减弱,也会妨碍成功,要知道成功的路上本就磕磕碰碰、坎坎坷坷。

懒惰之性往往与松懈的情绪结伴而行。这两个家伙聚在一起就不会干什么好事情,他们总会冷不防地干扰你、侵袭你,绊住你奋进的脚步,甚至会挖你事业的墙脚,让你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尚书》上说过:“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九仞之高的山,只因为一时松懈懒惰,差了这么一筐土的功夫而前功尽弃,岂不可惜!

我们要怎样才能克服懒惰呢?勤劳!勤劳是唯一的办法。勤劳不仅是人生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且还是我们抵御舒适这一糖衣炮弹,防止被其软化的有效手段。就像雅克妮一样,一旦勤劳成为一种习惯,懒惰自然也就望风而逃了。

曾经有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之所以鹰和蜗牛都能够登上金字塔的塔顶极目四望、鸟瞰万物,两者的成功都与勤奋密不可分。”倘若雄鹰懒于飞翔,也只能在金字塔底仰望;而有了勤奋的精神,即使行动迟缓、身体弱小的蜗牛也能雄踞塔顶。

勤奋正是懒惰的天敌,用勤奋来抵御懒惰,从来都是无往而不利的。

人生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现代社会竞争这样大,节奏如此快,房价、物价、车价、油价、健康、工作、人际、前途……仿佛总有担心不完的事情,忧虑如影随形。生活中危机四伏,我们害怕自己处于食物链的底层,时刻如履薄冰。渐渐地,我们开始感到头痛、背痛、胃痛、失眠、紧张、易怒,工作效率低下、办事拖延……忧虑让我们一夜白头,再也没有什么会比忧虑让一个人老得更快了。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亚力西斯?柯锐尔博士说过:“商人不知道怎样抗拒忧虑,就会短命而死。”

林语堂曾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告诫忧虑者:“假若你能接受最坏的情况,在心理上你就能发挥出新的潜力。”

纽约有一个石油商人,他将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公司有好几辆运油的卡车和许多飞机。有段时间,物价管理委员会监管得相当严格,他们所能送给每一个顾客的油量都有限制。后来,一些运货员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竟然减少固定顾客的油量,然后再把偷下来的油卖掉。而油商对这一切并不知情。

有一天,有一个自称政府调查员的人登门拜访,向他索要5,000美金。那人说他拥有运货员舞弊的证据,如果不答应的话,就把证据呈交给检察官。这时候,油商才知道公司有这种非法的买卖。

当然,他知道他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至少他并没有参与其中;不过,他也知道,法律上规定公司对员工的行为负有责任;并且,如果案子闹上法庭,势必会上报,公司的声誉就全毁了,而他一直引以为傲的生意也就完了。

他因担心而生病了,三天三夜吃不下、睡不着。他一直在这件事上打转,一直拿不定主意,是该放弃原则息事宁人呢,还是坚持原则放弃生意?

就在他觉得疲惫不堪的时候,一个念头忽然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嗯,最坏的结果也就是生意毁了。可这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对石油知道得很多,一定会有大公司乐意雇用我。这样也不错!”这样一想,他觉得好过多了,忧虑也开始消散。他的情绪稳定以后,居然能够开始理智地思考解决方法。

他认为,应该尽可能地改善最坏的情况。于是,他决定第二天清早就去向律师求助。这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竟然一直被他忽略了,因为之前的他一直处在忧虑之中。打定主意后,他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

那么,结果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