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秘密背后的秘密
9606500000003

第3章 成功要靠自己

潜意识是习惯的策源地。如果我们希望健康、富足、成功,我们就该让潜意识领会到自己的想法,它是我们的理想、抱负和想像的源泉。这种力量是人人都具备的,但却并非人人都能够运用。

我们所遇到的困难,主要由混乱的观念以及对自身真正兴趣的忽视所致。当务之急是发现自然规律,并调整自己去适应它。因此,清晰的思路和敏锐的洞察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一切过程,甚至包括思维过程,都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你的感觉越敏锐,判断越迅速,品味越高雅,道德感越缜密,才智越精深,志向越高远,在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满足感也就越纯粹、越强烈。所以,研究人类有史以来最优秀的思想,一定是一种至高的享受。

在全新的诠释下,精神的力量、效用与可能性,比最辉煌的成就还要伟大,比任何物质进步的梦想都要神奇。

思想就是能量。积极的思想便是积极的能量;集中的思想便是集中的能量。集中于某一明确目标的思想将化作力量。这种力量一直为那些既不相信贫穷是美德,也不相信自我否定是美的人所掌握着。他们将对贫穷或自我否定的赞美视为懦夫的空谈。

接收并彰显这种力量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们对无限能量的认识程度。这种能量一直存在于我们身上,不断创造和更新着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并时刻准备着以合适的方式从我们身上彰显出来。个体在外在世界中所彰显出来的力量,与他对这一真理的认识程度成正比。

本章将阐述认识这种力量的方法。

1心智的运转是两种平行的行为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一种是显意识,一种是潜意识。戴维森教授说:“那些想要用自己有限的显意识去诠释整个精神行为的人,无异于想要用一支蜡烛照亮整个宇宙。”

2潜意识的运行是准确有序的,且绝无出错的可能。我们的心智是一件经过精心设计的杰作,它为我们准备好了最重要的认知基础,而我们却对它的运作方式一无所知。

3潜意识就像一位素不相识的慈善家,默默地为我们劳作,满足我们的需求,用成熟的浆果喂养我们。对思想过程的最终分析表明,潜意识是那些最重要的精神现象的舞台。

4正是通过潜意识,莎士比亚毫不费力地感知到了隐藏在一个平凡学生心底的伟大真理,菲迪亚斯创作了大理石和青铜雕塑,拉斐尔画出了圣母像,贝多芬写成了交响乐。

5我们做事时从容不迫、尽善尽美的程度,完全取决于我们不再依靠自己的显意识。弹钢琴、溜冰、打字、老练的商场交际行为等完美的技巧,统统源自于潜意识。一边在钢琴上弹奏华丽的乐意,一边引导一场风趣的谈话──这种奇迹充分体现了潜意识的神奇功效。

6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对潜意识是多么地依赖。我们内心的思想越伟大、高贵、卓越,我们就越确定这些思想的源头就潜藏在我们的心底。我们发现,造物主赋予我们在艺术、音乐等方面的技巧、本能和美感,其源头也全部在我们的潜意识之中。

7潜意识的价值是巨大的:它激励我们,警示我们,从记忆的储藏室中为我们提取姓名、场景和事件;它引导我们的思想、品味,帮助我们完成复杂的任务。这些事情是任何显意识都没有能力做到的。

8我们可以任意徜徉,随意振臂欢呼;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然而,我们却不能让自己的心脏停止跳动,让自己的血液停止循环,也无法限制躯体的生长,或是阻挠神经和肌肉组织的形成、骨骼的发育,以及其他种种生理机能。

9有这么两种行为:一种是听从当前意愿发号的指令,另一种则是宏伟庄严、有条不紊、毫不动摇、始终如一地采取行动。相比之下,我们肯定会对后者肃然起敬,并设法去解释其中的奥秘。我们很快就会认识到,这些正是我们肉体生命的过程,我们无法回避这样的结论,即这些至关重要的功能从它被创造以来就不受我们外在意愿的管制,不被各样的纷扰波动所影响,它自始至终被置于我们永恒可靠的内在力量的管理之下。

10在这两种力量中,外在的可变能量被称作“显意识”,或是“客观意识”(针对外在客体的意识),内在的能量被称作“潜意识”,或是“主观意识”。后者能在精神层面发挥作用,并保障肉体生命功能的有序运行。

11我们很有必要清晰地认识各种机能在精神层面上的运行方式,以及各自运行的基本准则。其中,显意识是通过五种感官应对自身以外的各种客体及其印象的。

12显意识具有识察鉴别的功能,同时负有选择的责任。它有推理的能力──包括归纳、推论、分析、演绎等等,对这种能力可以进行很深层次的开发。它是意志以及由意志释放出的所有能量的发源地。

13显意识不仅能够对其他的精神活动施加影响,也能够引导潜意识的活动。从这一方面讲,显意识是潜意识的统治者和监护人,它对潜意识负责。正是这一高级功能,使它可以彻底扭转你的生活境况。

14由于我们不曾为潜意识设防,就使它不免会受到错误信息的侵袭,恐惧、焦虑、贫乏、疾患、冲突等各种阴云就会笼罩在我们上空。对于这些,训练有素的显意识就可以警觉地将它们拒之门外。因此,显意识可被视为守护潜意识这块重要领地的“守门人”。

15一位作家曾这样描述过这两种心智:“显意识是推理的意志。潜意识是本能的欲望,也是过去的推理意志累积的结果。”

16潜意识从外界提供的前提中演绎出正确的推理。前提正确,潜意识便能得出准确无误的结论;反之,如果前提或暗示是错的,整个结构便会坍塌。潜意识不参与证明的过程,要杜绝错误信息,就要仰赖它的“守门人”──显意识。

17潜意识把接收到的所有的暗示都看成是正确的,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运作,开始它浩大的工程。显意识提供的暗示,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如果是后者,整个生命就要为之付出代价,这种代价有可能是毁灭性的。

18显意识有责任时刻警惕。当“守门人”擅自“离岗”,或者判断失误时,潜意识领域将成为无人之境,各种暗示都会乘虚而入。在惊慌失措时,或极度愤怒时,或不负责任的怂恿下,或其他任何激情澎湃的时候,情况都会非常危险。此时,潜意识处于麻痹状态,向外界的一切敞开着大门,恐惧、憎恨、自私、贪婪、妄自菲薄等等来自外部环境或周围人的负面力量就会趁虚而入。结果通常是极不好的,会给人带来长时间的悲伤压抑。因此,保卫潜意识领域不受错误印象的侵害是至关重要的。

19潜意识是通过直觉来感知的,因此,其过程稍纵即逝。它不等待显意识的缓慢推理,事实上,它根本用不上这些推理。

20潜意识从不打盹,也不休息,如同你我的心脏或血液一样。人们发现,只要向潜意识简单陈述那些需要完成的具体事项,就会拥有实现那些事项所需的力量。这就是把我们与伟大的自然力量联系起来的能量之源,最值得我们潜心研究的深层原则,也在其中。

21这一法则的运作十分有趣,那些将它付诸实践的人总是发现:当他们约见某人,并预想出见面时的尴尬局面时,他们之间很可能会发生一些事情,将整个事件都改变了,气氛一下变得很和谐融洽了。他们还发现,当遭遇商业上的困境时,只要稍加推迟就可以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总之,一切都会被料理妥当的。事实上,那些学会信任潜意识的人,都能找到可以由自己自由支配的无穷资源。

22潜意识是我们内心准则和志向抱负的发祥地,也是我们的审美趣味和利他思想的源泉。如果内在准则被破坏了,美感和利他的本能就会被颠覆。

23潜意识不会做出反对性的辩驳,因此,如果它接受了错误的暗示,克服这些暗示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重复相反的暗示,迫使潜意识接受它,并最终形成新的、健康的思维习惯,因为潜意识正是习惯的发祥地。我们反反复复地做某件事,就会使之成为机械性的活动,它将不再需要靠判断力行动,而是已有了潜意识固有的模式。如果是健康、正确的习惯,那对我们就是有利的。如果是错误、有害的习惯,治疗的良法便是重新认识潜意识的无限能量,并反复向它输入这种正确的暗示。具有创造性的潜意识,与我们内在的力量源泉相结合,就能创造出我们暗示给它的那种自由的天地。

24小结:从物质的层面讲,潜意识功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一些条件,比如生命的维系、健康的恢复、对后代的照料等。这些条件涵盖了提高生命和改善整体环境的内在本能。

25从精神的层面讲,潜意识具有记忆仓库的功能。它是港湾,庇护着伟大奇妙的思想旅客,让他们的劳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是生命中主动性和建设性力量的源泉,它是习惯的发祥地。

26从心灵的层面讲,潜意识是理想、抱负和想象的源泉,是认识我们伟大本源的渠道。对这一伟大本源的认知程度,决定了我们对内在力量的源泉的理解程度。

27有些人可能会这样问:“潜意识是如何改变环境的?”答案是这样的:由于潜意识是宇宙精神的一部分,而部分和整体一定有共通之处,差别只是在量上。我们知道,整体的宇宙精神是具有创造性的,而思想是心智唯一的活动形式,因此,思想也必定具有创造性。

28但我们将会发现,简单思维和有意识的、系统的、建设性的引导思维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当我们运用那富有建设性的思维思考时,我们就和宇宙精神和谐统一了,就与“无限”步调一致了,就可以运用那最强大的现有力量──宇宙精神的创造力了。这与其他事物一样,是受自然法则支配的,这个法则可以叫做“吸引力法则”,即:精神是具有创造力的,它会自动与其客体联系起来,并在客体中得以彰显。

29上周我给你们布置了一个课后练习,目的是让你们获得对身体的完全控制。如果你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你就可以准备进行下一环节了。这次你要练习控制你的思想。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在同一间居室、同一把椅子、同一个位置上进行。有时候总在一间居室里可能不是很方便,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看情形而定,只要能最好地利用可以利用的条件就可以。现在,像前一次那样进入完美的寂静状态,你要约束一切思想,这将有助于你控制一切担忧、恐惧和焦虑的念头,使你学会仅仅保留那些你希望抱有的想法。持续训练,直到你完全掌握为止。

30刚开始做这个练习时,你可能每次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但这个练习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它能切实有效地证明到底有多少意念中的不速之客随时准备闯入你的精神世界。

31在下周的新课中,你会接触到一个更有意思的训练,但在此之前,掌握本课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