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生命的菩提
9605800000022

第22章 人:同体、共生、圆满、自在(7)

此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两只蚌的对话,便对那只骄傲的蚌说:“是啊!你是很舒服,但你终其一生也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蚌壳而已;而你的朋友忍受痛苦的结果,却将生出一颗非常美丽的珍珠。”

以电影《天下无贼》为例子来说,今天中国几乎所有的父母、老师更多偏向刘若英。不是不知道生活有阴暗面,但怕年轻人学坏,不让他们接触,最多来些话语谴责。我们太注意区分知识的善恶,与时俱进,还搞了各种各样的政治正确。让人最担心的是,过于纯洁、单一、博雅或“小资”的教育,一方面让人太敏感、太细腻,一方面又会让人太脆弱。这里提醒一下,“知识改变命运”夸大了知识、博学、思想和理念的作用,捎带着也就夸大了知识传授者的意义;却低估了行动的意义,更严重低估了行动者的艰难。

要创造,经得起摔打,顶得住飞来横祸或无妄之灾。仅有理想、知识或爱心还不够,你们必须,也相信你们会坚定、冷静、智慧和执著;还必须要有准备,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当仁不让,承担起对这个民族乃至人类的责任,直至为之献身。

好多年来,季羡林先生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他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他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晚年他才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季先生晚年曾经有一个论断,根据他的观察,他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他观察到的几个“坏人”偏偏不变。几十年前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他想给他们辩护都找不出词儿来。因此,他提醒到,碰到一件事,决不能不思而行,鲁莽行动。

对于变幻不定的人生,要做好长远准备。“坏人”和失败的人生是必须要直面的。季羡林说过,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搏斗。在这一场搏斗中,假如没有朋友,则形单影只,鲜有不失败者。

西西弗因为在天庭犯了法,被大神惩罚,降到人世间来受苦。对他的惩罚是:推一块石头上山。每天,西西弗都费了很大的劲把那块石头推到山顶,然后,石头又会自动地滚下来,于是,西西弗又要把那块石头往山上推。这样,西西弗所面临的是永无止境的失败。大神要惩罚西西弗的,也就是要折磨他的心灵,使他在“永无止境的失败”中,受苦受难。

可是,西西弗不肯认命。每次,在他推石头上山时,大神都打击他,告诉他不可能成功。西西弗不肯在成功和失败的圈套中被困住,一心想着:推石头上山是我的责任;只要我把石头推上山顶,我的责任就尽到了;至于石头是否会滚下来,那不是我的事。

再进一步,当西西弗努力地推石头上山时,他心中显得非常的平静,因为他安慰自己:明天还有石头可推,明天还不会失业,明天还有希望。

大神为西西弗毫不退缩、气馁的精神所感动,就放他回了天庭。

西西弗的命运可以解释我们一生中所遭遇的许多事情,西西弗的努力也可以是我们努力工作的写照,但是,西西弗能把看似恶劣的命运转换成使命的方式,是否亦可以成为我们的生活模式?

个人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认同自己的存在,已是一件不简单的事;个人能透视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命运,更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更困难的,则是把命运转换成使命,因为,使命的含义要超过神话中的内涵,它不但要替自己的存在谋求出路,它还要在感受到失败的痛苦中,去替人类、替世界创造快乐与幸福。

在你未达目的之前,坚持奋斗,这样,你的努力就不会白费。一个坚持不断练习射击的人,终有一天会击中目标。

李扬是中国著名的配音演员,被戏称为“天生爱叫的唐老鸭”。李扬在初中毕业后参了军,在部队当了一名工程兵,他的工作内容是挖土,打坑道,运灰浆,建房屋。可是李扬明白,自己身上潜在的宝藏还没有开发出来,那就是自己一直钟爱的影视艺术和文学艺术。

在一般人看来,这两种工作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李扬却坚信自己在这方面有潜力,应该努力把它们发掘出来。于是他抓紧时间工作,认真读书看报,博览众多的名著剧本,并且尝试着自己搞些创作。退伍后李扬成了一名普通工人,但是他仍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没有多久,大学恢复招生考试,李扬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机械系,成了一名大学生。从此,他用来发掘自己身上宝藏的机会和工具都一下子多了起来。经几个朋友的介绍,李扬在短短的5年中参加了数部外国影片的译制录音工作。这个业余爱好者凭借着生动的、富有想像力的声音风格,参加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配音工作。

1986年初,他迎来了自己事业中的辉煌时期,风靡世界的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招聘汉语配音演员,风格独特的李扬一下子被迪斯尼公司相中,为可爱滑稽的唐老鸭配音,从此一举成名。李扬说,自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一直没有停止过挖掘自己的长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处——属于自己的宝藏。开启宝藏之门的钥匙就在自己的手中,轻言放弃,这些宝藏就永无见天之日。也许你现在并不如意,但永远不能放弃的是成功的决心和斗志,更为关键的是你能不能正确地意识到什么是自己最擅长的,尽管因为现实的某些原因不得不在现在的位子上待着,但总要设法找到自己的宝藏,并努力去开采它。

成功人士都是不惧怕困境的。面对长期的困境,他们或默默耕耘,或摇旗呐喊。他们凭着一副熬不垮的神经,一腔无所畏惧的勇气,振作精神,发奋苦干,以图早日突破困境的牢笼。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全神贯注于你所期望的目标,你就一定能够如愿以偿。如果你是个缺乏耐性、不能坚持,做什么事都半途而废,要别人替你收拾残局的人,你应当在行动之前细心思索,不可贸然开始工作,免得骑虎难下。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水和石比,绳和木比,硬度显然相差太远,然而只要专注,全力做好一件事,天长日久,石头也会被水滴穿,木头也会被绳锯断。人做事也是这样,只要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就可以把事情做得比较完善,甚至做到完美无缺。

有个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爱不释手。

然而,珍珠上面有一个小黑点。渔夫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

于是,它就用刀子把黑点刮掉。

可是,刮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刮一层,黑点还在,刮到最后,黑点没了,珍珠也不复存在。

人们往往坚持完美而扔掉了一些他们原本可以拥有的东西,但他们是不可能拥有完美的,虽然他们还在永远找不到完美的地方到处搜寻。想追求完美无缺的事物,本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种愿望落空也是经常发生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相比较而存在,即便是最好的,也不等于是最完美的。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面对缺陷和困境,我们时常会觉得有些不习惯,或者感觉有些压力,甚至是恐惧,可是事实告诉你我:这正是你突破的时刻!

一只鲷鱼和一只蝾螺在海中,蝾螺有着坚硬无比的外壳,鲷鱼在一旁赞叹着说:“蝾螺啊!你真是了不起呀!一身坚强的外壳一定没人伤得了你。”

蝾螺也觉得鲷鱼所言甚是,正洋洋得意的时候,突然发现敌人来了,鲷鱼说:“你有坚硬的外壳,我没有,我只能用眼睛看个清楚,确知危险从哪个方向来,然后,决定要怎么逃走。”说着,鲷鱼便“咻”的一声游走了。

此刻呢,蝾螺心里在想,我有这么一身坚固的防卫系统,没人伤得了我啦!我还怕什么呢?便静静地等着。

蝾螺等呀等的,等了好长一段时间,也睡了好一阵子了,心里想:危险应该已经过去了吧!也就乐着,想探出头透透气,冒出头来一看,它立刻扯破了喉咙大叫:“救命呀!救命呀!”

此时,它正在水族箱里,外面是大街,而水族箱上贴着的是:蝾螺××元一斤。

此时,不知你的感想如何,这篇禅学寓言告诉我们:过分封闭自己或自我膨胀的人,都将丧失自我成长的机会,自陷危险之境而不自知!